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日益被职业院校和企业广泛认可.温州现代物流学院物流专业在原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专业建设思路,选取优质对口企业,率先在仓储配送方向中开展"工"与"学"的交替,拓宽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对学徒培养的双元主体、双元身份以及双元指导等方面进行良好的改进与实践,并对机制创新、教学标准、教学团队以及监控体系等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和探索,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培养勇于创新、乐于创业的专业人才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鉴于当下高校创业教育遇到的瓶颈问题,从二元创新能力平衡的角度切入,提出了基于校企联盟的双元创新耦合策略,通过引入具有地域禀赋特征的企业家资源,采用情景双元和结构双元的策略,设计阶梯式实践计划并不断优化创新流程控制,在推行因"情"制宜的实验设计的同时构建"全景式嵌入"的校企联盟合作平台。通过构建共享共建、共同治理、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使大学生双元创新能力耦合的实施策略具备长效性。  相似文献   

3.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政府牵头制订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管理及考核模式,由企业和职业学校双元主体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本文分析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运行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本质及优势;通过中德职业教育模式的对比,提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借鉴的途径,充分发挥区域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优势,促进双元制特色迁移,建立区域跨企业培训中心及进行有效的三教改革。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学院五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了"店校一体""行业联盟委托""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学服创赛一体化"四种合作模式,形成了"校企互融,学训交替,分段递进"的双元育人特色。  相似文献   

5.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中最具特色的核心部分,为德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促进了德国的经济腾飞,成为享誉世界的职业教育模式。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认真研究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精髓.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高校联盟是高校合作的高级阶段,是教育领域应用协同进行创新活动的外部表现形式。高校联盟的发展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联盟的规模和形式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提出将联盟战略引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中,通过"双手模式"的构建,一手抓联盟高校的合作主题,一手抓联盟组织的管理过程,以协同为途径,聚集创新元素,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7.
德国的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如何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创新本土化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本文分析了我国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提出我们应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保障企业利益,设计本土化的双元制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要研究和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依托与企业共建的"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从培养方案、培养机制和培养理念等方面出发,进行了校本实践。探索出"创设名企情境化教学切入现代学徒培养、骨干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双元主导现代学徒培养、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双实现现代学徒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元化培养的缘起与发展,认为社会发展需求、高校社会责任、专业学位属性决定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程双元化培养的路径选择。通过目标导向、过程监控、结果保障,将双元化贯穿于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毕业与就业的各个环节,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全程双元化培养体系,并以南京财经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元化培养实践为例,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开放式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双元制是起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在德国企业培训高级技术工人上广泛应用,成效显著。通过分析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基本特征,并提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办学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应对策略,以期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说明]我校农学专业从1991年开始实行双元制职教模式的试点工作。几年来,我校培养的农学专业毕业生被用人单位竞相聘用,原因就是借鉴了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培养出了深受社会青睐的"多面手"和"复合型"农业科技人员通过对双元制办学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识到课时安排和课程设置是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实现培训目标的保证、下面,就把我们借鉴双元制模式进行农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情况作一简单介绍。一、加大实践比例,突出技能培训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培训H林是造就具有跳熟操作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地应文化素质的技术L人。在课时安排上,非…  相似文献   

12.
池德汝 《成人教育》2015,35(3):91-92
双元制教育是德国广泛应用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发挥了巨大作用.文章从学习模式、法律保障、管理机构、考核模式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创新创业及社会创新的大背景下,无人机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无人机技术教育已经进入高校、中高职、中小学的教育中。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高校中,无人机技术教育存在一些脱节现象,严重滞后于社会的需求,所以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得无人机技术在高校这个平台上健康发展,为社会需要培养更多的无人机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这类高校既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又传承了职业教育办学传统,“双元制”模式在其办学中得到延续和发展。“双元制”模式具有直接面向区域服务企业等特征,对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正面临转型,培养大批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其重要任务。文章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为例,在分析“双元制”及其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对由其引申的办学定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及政府、行会、企业等多方发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进行了梳理和思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联盟组合视角,构建由社会地位与网络地位、开发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联盟治理组成的研究框架,深入探讨联盟组合中组织地位对焦点企业双元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联盟治理的调节作用。以陕西、四川、重庆、广东地区330份企业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发现:第一,社会地位、网络地位均与焦点企业开发式创新、探索式创新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二,联盟治理在社会地位与焦点企业开发式创新之间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而联盟治理在社会地位与焦点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却不显著;第三,联盟治理在网络地位与焦点企业开发式创新、探索式创新之间均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企业双元创新的实现路径,而且为企业认识和利用联盟组合的结构特征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军队院校"本科教育+首次任职教育"融合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介绍了在导航工程(无人机技术与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导航工程专业是本科教育专业,无人机技术与保障是首次任职岗位。鉴于本科专业和任职岗位对培养对象提出了明确的能力素质需求,因此培养方案以能力塑造为核心,采用"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策略。本文旨在为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剖析了德国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及双元制办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控制。结合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际,提出了如何借鉴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培养模式,有效地为上海农业企业、三农基层单位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主要创新点:1.探索出双元制模式的本土化路径在30多年引进德国双元制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实践不放弃,应势而变,探索出"复制—转换—迁移—创新"的本土化路径。早期主要是原样"复制"德国模式,然后根据学校实际"转换",如改造德国瓦工专业的结构和内容成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2002年以后将转换成功的方式"迁移"应用于专业群建设,形成了建筑设备、楼宇智能化等建筑类专业群;"创新"即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国内外典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创新研究,分别对CBE、MES、双元制、五阶段职教模式、传统"三段式"模式等的特点、功能及其局限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比较,提出了高职教学模式的创新点,以及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德国双元制模式是享誉世界的一种职教模式,这种双元制职教模式对德国劳动者的高素质、产品高质量,以及德国国民经济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技术农民为目标,以实践为核心,以企业为重点的职业培训模式。其中,一元是学校,一元是企业,双元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