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智慧校园管理,提出基于北斗系统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开发。通过分析得到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功能包含智慧宿舍管理、智慧学习管理、智慧定位管理、系统管理及人员管理。系统采用MapReduce框架进行数据分析,充分挖掘学生信息。对系统核心功能模块:基础位置信息获取、校内车辆运行信息跟踪管控等进行设计,将K-means算法融入轨迹分析中,采用开源SQLite、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2019,(2):19-25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热点主题之一。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方法,透析了国外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建设愿景、建设模式、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等七个维度的最新进展和应用热点,并阐述了对我国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5G技术的出现,突破了现有智慧校园建设中诸如带宽不足、速率偏低等瓶颈问题,将全面推进新一代智慧校园的建设进程,并将改变智慧校园的碎片化建设现状,整体提升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使用效能。基于此,文章首先阐释了智慧校园的发展现状,并剖析了5G技术对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的推动作用;之后,文章构建了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模型,并从教、考、评、防、管五个方面对5G环境下的新一代智慧校园应用场景进行了探索;最后,文章以浙江大学的5G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为例,从网、教、考、评、防、管等多个方面探索了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路径。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智慧校园建设将整体提升智慧校园的智慧化水平,推动新一代智慧校园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应用,可为后续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智慧校园指挥中心的建设,对于强化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全局规划、提升部门间的协作效能、加快数据业务的流通与共享、提升智慧校园的管理效益至关重要。但是,现有的智慧校园相关研究聚焦于某项特定技术或功能,而缺少对高校智慧校园核心需求、功能建构、技术机理和应用实践的整合性分析。因此,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入手,从智慧校园建设背后的高校行政管理需求出发,倒推出智慧校园指挥中心的主要功能。之后,文章以功能实现为目的,从信息化建设和空间建设两个方面阐释了智慧校园指挥中心的建设架构。最后,文章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介绍了智慧校园指挥中心在校园要素立体感知、校园数据分析决策、应用场景协同指挥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效。高校智慧校园中心的建设,不仅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智慧管理的深度融合,而且为全国高校的智慧校园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RFID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点,介绍了智慧人员管理、智慧图书馆、智慧交通管理、贵重物品防盗、实验室共享管理等应用模式.应用模式对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慧校园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解决方案,大部分高校都处在初级探索阶段,新兴、热门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等)还处在初级应用层次。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为教与学提供智慧应用、智慧服务、智慧生活、智慧管理,综合服务门户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结合华东交通大学综合服务门户——智慧交大建设实际,阐释智慧交大建设思路,探讨架构模型及应用效果,为建设以服务为导向的智慧校园支撑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6月13日在东南大学召开的"2014智慧校园管理与建设暨高校信息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马悦阐述了华为对智慧校园的理解,他表示,"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智慧校园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了信息化整合。  相似文献   

8.
“智慧校园”总体规划 南京邮电大学长期专注于通信相关学科领域,在智慧校园的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智慧校园”项目的建设,就是旨在促进积极探索物联网智慧技术在高校的应用,一方面推动学校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为作为物联网在高校的示范区,加快推进传感网、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保持、扩大南邮在物联网研究领域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2019,(5):59-64
目前,高校纷纷探索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智慧校园"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此背景下,西安欧亚学院融合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服务和智慧宣传,建设了基于全业务链的智慧校园。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西安欧亚学院智慧校园的整体规划和一期建设内容;随后,文章展示了西安欧亚学院智慧校园的主要功能;最后,文章分析了西安欧亚学院智慧校园的应用效果。研究基于全业务链的高校智慧校园,有助于提升师生的信息化服务体验,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加快智慧校园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的智慧校园建设的逻辑起点是适应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建设的目标是适应信息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学化管理,架构智能化的教学(学习)系统和管理(服务)系统;建设的内容是网络、数据和服务的融合,以及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智慧校园建设的主体部分是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集成架构,其中包括应用集成、信息集成和服务集成的架构,并形成多种多样的应用系统集成架构形式,以提升智慧校园建设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当中,物联网的应用为其实现人性化的管理提供了很大的技术帮助,同时也能够让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从物联网和智慧校园的发展角度出发,具体讨论了如何在智慧校园中应用物联网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杨穆  王玲玲 《教育》2012,(10):38-40
“看新海校园,似北斗居于日月星辰之央;望红墙高楼,像温玉掩于绿树竹海之间。校园建设,以石为本,以绿色为魂;师生塑造,以人为本,以智慧为魂。”——摘自《新海高中赋》。  相似文献   

13.
正智慧校园是应用物联网技术结合数字化校园平台,设计开发智慧学习、智慧生活、智慧管理等应用模块,不仅方便学生及时掌握学习与校园生活信息,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也提高了学院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信息服务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基于数字环境的应用体系,使人们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校园中人、财、物和学、研、管业务过程中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受全球智慧化浪潮的影响,智慧城市的建设应用,智慧校园建设得到广泛重视。文章就智慧校园的概念、理念规划、建设实践等作了论述,并以珠海市田家炳中学的智慧校园建设应用情况为案例进行实践展示,旨在说明建设智慧校园,能够促进校园更加严管科学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5.
智慧校园在教育领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它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获得飞速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探索。通过制定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来指导中小学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评价建设并衡量实践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合理性、科学性。文章结合深圳市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践,对《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进行了解读,论述了其内容框架及特点,以期为中小学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学校的办公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文章介绍了智慧校园建设中,利用企业微信来实现考勤、值勤汇报、物品领用、设备报修、成绩查询、工资查询、食堂报餐等移动办公。通过企业微信助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智慧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让师生真正体会智慧校园的变革和到来。  相似文献   

17.
正6月13日,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在东南大学成功举办"创新成就未来,智慧互联校园"——2014智慧校园管理与建设暨高校信息化发展战略研讨会。该会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东南大学承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教育网络杂志协办,国内外知名高校校长和专家600多人参加。嘉宾们探讨和分享了大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大学ICT架构、如何构建智慧校园等话题。华为公司分享  相似文献   

18.
鉴于海事环境复杂多变,无线通信覆盖贫乏,为了能使遇险落水人员及时报警,主动报告自己的准确位置,本文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通信的功能,结合落水人员的遇险情况,设计了可以自动卫星定位并发出定位信息的报警终端。本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落水触发电路,使得终端落水后自动进行卫星定位,并通过北斗卫星发出求救信号。北斗短报文通信电路采用北斗通信四合一模块,通过嵌入式处理器控制,实现卫星定位和求救信息发送。经测试表明,终端可以实现落水自动卫星定位,并通过北斗卫星发射,定位精度20米,发射成功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支持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北京市也鼓励进行地下管网的更新与改造。北京地区很多高校已经建设了综合管廊,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地下管网。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校时间长,老旧的地下管网设施已经不堪重负,且地下管线以直埋为主,出现问题检修难度大。结合专业知识,规划设计该校综合管廊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为该校今后的智慧校园、绿色校园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一直以来,校园的安全以及管理都备受关注。近年来,南宁市大力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教育管理云平台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安全撑起了一把信息化的"保护伞"。为了更好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南宁市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和中小学校以宽带网络为支撑,充分共享信息和知识资源,逐渐应用了数字校园校园通、网络远程教育等项目,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南宁市各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南宁市各中小学校园的信息化应用高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