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图书由正文和辅文组成.图书辅文是图书正文的辅助文字,是图书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图书区别于其他出版物的重要特征.一般来说,正文指图书主体部分的文字、图片、表格等,而相对于正文的目录、序、跋、凡例、注释、附录、参考文献、索引等统称为辅文[1].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图书辅文的编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图书辅文的编校·田海明·任何一本书都由正文和辅文组成,辅文是指书籍中正文的附属文字,多数置于正文前后,脚注和夹注之类则随于正文。其作用在于辅佐正文的内容表述,帮助读者加深对正文的理解。辅文按功能可分为:识别性辅文(书名、作者姓名、出版者名、出版...  相似文献   

3.
注释,对一本图书来说,和前言、后记、按语、索引等一样,是正文以外的辅文部分。它对读者正确理解正文内容,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书稿正文内涵的挖掘和开拓。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像对待正文内容一样,严肃审读它的观点是否正确,材料是否真实可靠,语言文字是否合乎语法、逻辑,是否简明扼要。尤其对一些名家名作的注释更要精雕细刻。  相似文献   

4.
图书编辑加工中的一个死角——辅文加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封面和正文以外的文字部分,统称为辅文。正文包括图、表、附录和参考文献等,辅文包括书名页、版权页、内容提要、序、目录页、索引、跋和勘误表等等。在大声疾呼提高图书质量的今天,我们对书籍的正文和封面已经比较重视,但对于辅文,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辅文(如版权、通告、勘误表)似乎被遗忘了;有些辅文未能充分反映我国业已发布的有关编辑出版工作规范化的一系列国家标准和文件精神,而且往往出现许多错误。本文结合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以及笔者掌握的其他资料,就某些辅文规范化等问题谈些看法,以期引起注意和思考,希望通过我们共同努力,尽快将图书的整体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1.关于主书名页正面  相似文献   

5.
出版业有把图书中正文以外的部分,如前言、后记、序跋文字、参考书目、对照表等部分统称为“辅文”。这一名称是相对与正文而言的。《出版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版)的“辅文”条目是这样说的:“书籍中正文的附属文字。多数置于正文前后,夹注和夹诠之类则随附于正文。包括题字、目次、凡例、前言、序言、出版  相似文献   

6.
谈谈书籍辅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本书都由正文和辅文组成。正文是主体,辅文处于从属地位。两者的关系虽然是主从关系,但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辅文,就无所谓正文,也就没有书。书籍的辅文指一本书中帮助读者理解和利用正文内容的材料,以及印在书上向读者(包括购买者、利用者、书店、图书馆、资料室、科研和情报单位等)提供的有关本书的各种信息。辅文的种类很多,按位置来划分,有文前的(前言),有文后的(后记),有文上的(书眉标题),有文中的(夹注),有文下的(脚注),有文旁的(旁题)。按功能可分三大类,即识别性辅文、说明和参考性辅文、检索性辅文。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图书作为文化商品,既应注重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也不容忽视外在设计、制作的规范与美观。遗憾的是,一些编辑在编校环节重内容轻形式、重正文轻辅文,导致图书封面、书名页等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本文依据出版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归纳图书书名页上的隐性差错,解读图书书名页列载内容及其设计、编校规范,期望对提升图书编校质量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1000种图书辅文的调查及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发现,与翻译图书辅文齐备相对照,中文原创图书辅文缺失现象十分严重,不少图书辅文在写作中存在不规范现象,甚至出现欺骗和误导读者的内容.原因主要在于责任编辑不重视图书辅文和辅文编写能力不够.出版社加强对图书辅文的管理,责任编辑严格把关并提高辅文编写能力,图书辅文编写中的种种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图书辅文内容不同,功能各异。文章试图从补充、参考、诠释、说明、推荐、宣传等方面探求辅文对一部图书的不同作用,并提出发挥和提高辅文的功能与作用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好稿子是改出来的。一部图书的质量,固然跟"先天的"作者撰写水平有关,但与"后天的"编辑加工也不无关系。书稿的正文需要花大力气加工修饰,看似不关痛痒的辅文实际上也十分重要,甚至比正文加工还重要。  相似文献   

11.
关于索引,国内往往只重视其以单册形式出版的专书或专刊“索引”,而对附于图书正文之后的“书末索引”却很少论及。图书的编著者也不重视,出版部门在计算稿酬时,或减半或不给。在信息社会,读者对图书不断产生新的要求,书末索引作为检索图书内容的一条有效途径,其地位正在提高。对其作用本文浅见如下。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专著内容的编辑加工举例渠洁瑜科技专著的内容包括正文与辅文两个部分。现举例说明辅文中的前言与正文中一些具体内容的编辑加工。一、前言部分例1,科研报告改写为专著的编辑加工科技专著多由经过评审的科研报告改写而成。在准备出书时,部分作者由于着重正文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谈谈书籍辅文的编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由正文和辅文组成.辅文是正文的辅助材料,是书籍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书籍区别于其他出版物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一本书的构成,一般少不了前言、序言和绪论,笔者在审编书稿时经常遇到作者对三者搞不太清的情况,近日发现有些已出版的图书亦有混淆不清者,所以有必要对此作一说明,以引起同行注意。前言和序言是一本书的说明和参考性辅文,刊印在图书的正文之前(目录前),两者含义...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中外图书对索引的重视程度和差距,分析了我国翻译书索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可以使正文和索引翻译保持一致、避免返工的翻译方法——索引控制翻译法.  相似文献   

16.
张琪玉 《中国索引》2003,1(4):44-44
前不久,台湾有几个媒体曾发表过几篇“要不要编制书后索引”的讨论文章。其中,陈颖青先生提出一种新思路:将索引脱离原书放在网上让读者需要时自行下载。并且,他还就此进行了实践:将他主编的《蒙娜丽莎五百年》一书的注释、索引等放到网上。我们学会葛永庆先生认为此法不可取,不能用此法来取代附于书后的图书内容索引(专著索引)(见葛永庆《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图书索引编制》一文,载《中国索引》2003年第3期)。用索引上网的方式来取代附于书后的图书内容索引,我也觉得不妥。专著索引还是应该随书刊印,以方便使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外文版科技类图书的索引条目一般非常系统而全面,如能按原著制作中文版的索引,将会提高翻译版图书的使用效率。利用计算机编制中文索引,其关键在于条目与正文统一,严格按程序操作,准确标注中文页码。  相似文献   

18.
谈引文索引     
引文索引的基本原则是将所有附有参考书目的文献引进所列出的引文中。图书和报刊论文一般都提供与正文有关的引文。文献正文就是在这些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写成的,这就是说,在原来的文献和引用它的文献之间存在一种逆向关系。因此,引文索引是一个被引论文的系列,其  相似文献   

19.
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带来读者阅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对读者使用图书内容索引带来了一定影响。文章通过对不同阅读方式概念与结构的解析,指出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工具、阅读效果四个方面上的各有凸显与侧重是区别不同阅读方式的关键因素,并由此对图书内容索引的作用与价值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合理设置图书内容索引位置、培养读者“以索引检得”的信息素养、优化图书内容索引使用体验、创新图书内容索引布局方式四种策略,推动图书内容索引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概述索引与图书内容索引的含义及其关系,以及我国书后索引编制工作徘徊不前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图书内容索引在知识交流、科学研究、提高功效等方面的独特功用,在我国推行图书内容索引的时机已经成熟之际,为加快这一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