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其不仅仅是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典范,更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发明和创举.作为西方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乐器,钢琴在传人中国之后,又经过不断的沿承和发展,在现代音乐发展的历程上树立了不朽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2.
钢琴艺术起源于西方,在进入中国短短的两百余年时间里,尤其是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的钢琴作曲家不断吸收西方钢琴音乐的形式与技巧,同中国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不仅是对古代音乐进行延续,更在传统单音体系上发展出复音思维为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使我国钢琴艺术得到了不断丰富、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瑾 《新闻爱好者》2010,(2):128-129
我国钢琴文化的发展 钢琴是典型的“舶来品”,属于外来乐器.它在中国的出现是东西方经济文化发展交流的结果。19世纪上半叶,西欧钢琴音乐已经进入浪漫主义的黄金时代.现代钢琴才随着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的拥入出现在中国。  相似文献   

4.
清朝末年的福建,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中心地区,作为西方文化传播的代表,基督教占有很重要的作用。西方音乐之所以在世界每个国家传播,基督教可以说功不可没。福建的钢琴音乐正是由基督教的创立,才在整个中国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李明静 《现代传播》2006,(4):153-154
钢琴乃西洋“乐器之王”,发源于欧洲,是由欧洲古钢琴发展而来,从其产生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9世纪上半叶,西欧的钢琴音乐进入黄金时期———浪漫主义鼎盛时期,钢琴传入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钢琴音乐传入中国并不是西方人有意将其作为独立的文化形式主体在中国传播的结果,而是在与其他文化形式相结合之后在其媒介与传播符号的关系演变中得到传播和发展的。1840年发生了鸦片战争,战争之后中国接受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国门被迫打开,欧洲列强的文化侵略合法化,其中主要的形式就是大量开设教堂,宣传西欧的宗教文化。当时传入中国的西方宗…  相似文献   

6.
王玮立  毛波 《兰台世界》2014,(12):145-146
清朝末年的福建,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中心地区,作为西方文化传播的代表,基督教占有很重要的作用。西方音乐之所以在世界每个国家传播,基督教可以说功不可没。福建的钢琴音乐正是由基督教的创立,才在整个中国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古钢琴是欧洲14至18世纪的乐器.古钢琴有两种:一种是击弦古钢琴,又被译为科拉维科德;另一种则是拨弦古钢琴,又被译为哈普西科德,它们都是现代钢琴的前身.除外形略有区别外,与现代钢琴相比,古钢琴发出的声音没有延音,音质不够饱满厚实,比较沉闷黯淡.  相似文献   

8.
彭旭华 《兰台世界》2016,(11):159-160
对于中国钢琴音乐而言,20世纪非常重要。在将进100年的时间内,中国钢琴音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繁荣的演进过程。中国钢琴的演变史,也显示出时代对于钢琴音乐的重要影响。时代影响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方向,也滋养了它的成长。时代不同,中国钢琴家也不一样,相同的是,他们都在传统与现实的碰撞中,把握时代脉搏,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钢琴音乐道路。了解钢琴音乐的发展和风格特征的演变历程,能够提高我们对于钢琴发展脉络的认识,也能够为未来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钢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当时欧洲有一种供音乐工作者审度音和研究乐理的乐器,是在一块木板上绷上几根丝弦,弦的下边有弦马,可移动测量声音。大约在欧洲中古时期,陆续出现不同形制、不同结构的钢琴雏形,今天我们统称为“古钢琴”,如Psaltery(萨泰利)、Dulcimer(德西马)、Clavichord(克拉维卡)、Harpsichord(哈普希卡)、Spinet(斯比耐)、Virginal(维吉那,又称闺女琴)等几十种。  相似文献   

10.
张玲玲 《兰台世界》2015,(4):112-113
近代中国钢琴音乐的领军人物江文也,入行音乐时间较晚,他不顾家人反对"弃工从艺",在日本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回国后,江文也在日伪统治时期、蒋介石当局统治时期和解放后,为钢琴音乐与传统中国音乐的结合奉献了一生。  相似文献   

11.
张波洋 《大观周刊》2012,(39):140-140
波兰的肖邦与匈牙利的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大师,他们把钢琴音乐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分别从二者钢琴音乐的创作思想、创作风格、音乐作品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对二者的钢琴音乐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路阳 《大观周刊》2012,(48):327-327
印象主义是在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双重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德彪西是印象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以独特的音乐思维及音乐语言激发了人们对音乐的无限遐想,他那些富有创意、新颖的钢琴作品开了钢琴音乐的一代新风。小型化的音乐主题、色彩丰富奇特的和声、千变万化的织体以及营造出的朦胧、飘逸、如梦幻般的音响效果,唤起了人们主观的瞬间感受,体现了浓郁的印象主义音乐特征和德彪西本人固有的个性。其钢琴作品的音乐艺术风格特征表现在:音响效果朦胧,音色绚丽多彩、层次感清晰,音乐个性鲜明而独特。  相似文献   

13.
徐佳莹 《大观周刊》2012,(47):387-387
钢琴要求学生掌握钢琴基础理论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钢琴弹奏技艺,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和对声音的听辩能力。学习音乐知识,不断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科学强化各种技巧训练,并能够把自己感悟.理解的音乐形象得心应手地表现出来。同时有一定的伴奏能力和示范演奏能力。能够胜任音乐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谢皓珀 《大观周刊》2011,(28):240-240
提高师范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质量,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钢琴学科课程体系,注重教学形式的拓展和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文就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做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5.
康熙是清代康乾盛世时期的一代明君,在他的统治下,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范围日渐广泛,其中古钢琴的传入、传播与发展与康熙息息相关。他不仅具有极高的音乐修为,而且谦虚好学,年迈时竞还能弹奏诸如“普庵咒”的乐曲。  相似文献   

16.
康熙是清代康乾盛世时期的一代明君,在他的统治下,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范围日渐广泛,其中古钢琴的传入、传播与发展与康熙息息相关。他不仅具有极高的音乐修为,而且谦虚好学,年迈时竟还能弹奏诸如"普庵咒"的乐曲。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艺复兴不可能离开中国经济崛起的大背景,女子十二乐坊的神话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中国经济神话的另一层延展。多年以来,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是没有文化、没有艺术、没有音乐的,中国上下五千年、一万年的历史在那些所谓西方文明人的眼里也不过是与猴子或猿人站在一个台阶上,与西方的钢琴、小提琴等比起来,中国的古筝、扬琴等不过就是画眉、八哥等上帝的另一个创造。  相似文献   

18.
在李翠贞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期间,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其高超的弹奏技巧,更是被很多音乐名家推崇备至,李翠贞先生可以说是中国绝无仅有的钢琴巨匠,她把太多的美好时光留给了学生,留给了钢琴事业。  相似文献   

19.
魏特 《全国新书目》2008,(18):16-17
康熙年间,那些"老老外"们来华,他们以其特殊的身份,走进了神秘的紫禁城,他们教皇帝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用西药为皇帝治病……他们时时进入康熙皇帝内廷,和皇帝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在日常的书信、日记、给自己国家皇帝的奏折中记下了康熙皇帝的种种大事小事。《老老外眼中的康熙大帝》为我们全面了解真实鲜活的康熙大帝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宁波市新华书店张弦先生:去年“减负”后,家长们对孩子的艺术素质培养更为重视了,一批适合孩子们学习的音乐、美术图书深受青昧,成为图书消费新热点。 学生和学校图书馆都在购买音乐类书籍。象上海音乐版的《青少年音乐丛书》、《儿童钢琴初步教程》;湖南文艺版的《跟我学丛书》、《哈农钢琴练指法》;人民音乐版的《车尔尼钢琴练习曲》都是近期畅销品种。《拜厄钢琴基本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