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斯亚 《八小时以外》2010,(5):120-120
《城市杯具》不是书名有多好,而是因为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杯具”吸引了我。在我的意识中,这是出版商玩的一个技巧,以流行元素赋予图书新的特点,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情绪状态(即积极情绪、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状态)对禀赋效应的影响,该文以某一高校9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3(情绪类型: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2(禀赋状态:赋予杯子、未赋予杯子)被试间设计,因变量为对杯子的估价,得出以下结论:1、积极情绪状态下,卖方对杯子的估价要显著高于买方的估价,即存在所谓的禀赋效应。中性情绪状态下也存在禀赋效应,但相对较弱。2、消极情绪状态下,买卖双方对杯子估价相同或相近,即禀赋效应消失。  相似文献   

3.
一种喝水的杯子,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悄然风行起来。它下尖上圆,呈"V"字型,被人称为蛋筒式饮水杯。据说,这种杯子的优点是能提高效率。用这种杯子喝水,你必须尽快把水喝掉,否则就得一直把它拿在手上,因为它不像平底杯子,可以喝一口放下再喝。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1,(9):53-53
一种喝水的杯子,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悄然风行起来。它下尖上圆,呈“V”字型,被人称为蛋筒式饮水杯。据说,这种杯子的优点是能提高效率。用这种杯子喝水,你必须尽快把水喝掉,否则就得一直把它拿在手上,因为它不像平底杯子,可以喝一口放下再喝。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11,(25)
一种喝水的杯子,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悄然风行起来。它下尖上圆,呈“V”字型,被人称为蛋筒式饮水杯。据说,这种杯子的优点是能提高效率。用这种杯子喝水,你必须尽快把水喝掉,否则就得一直把它拿在手上,因为它不像平底杯子,可以喝一口放下再喝。  相似文献   

6.
近来互联网上出现了用"杯具"替代"悲剧"的用法。在词汇性质上,"杯具"替代"悲剧"是音译词;语法功能上,"杯具"有两种用法:做名词和形容词。  相似文献   

7.
神奇的杯子     
我想发明一种神奇的杯子。这种杯子不仅外表新颖美观,而且由纳米材料做成,非常结实,掉在地上也不会破。杯子还可以防尘、自我清洁,也可以杀菌,保护我们人类的健康。杯子有自动封闭系统,无论杯子怎么  相似文献   

8.
冬阳     
胥文轩 《新作文》2013,(Z2):42-43
面对着窗外日渐肆虐的寒风,我手里握着热气四溢的杯子,颤抖着哈了一口气,眼前的世界变得雾气缭绕,就像个面罩轻纱的印度姑娘,包括冬日的夕阳。我坐在石凳上观赏这被前人赞为"无限好"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无限遐想,似乎它对这世界还有一丝丝眷恋,不想离开这儿。  相似文献   

9.
一种喝水的杯子,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悄然风行起来.它下尖上圆,呈“V”字型,被人称为蛋筒式饮水杯.据说,这种杯子的优点是能提高效率.用这种杯子喝水,你必须尽快把水喝掉,否则就得一直把它拿在手上,因为它不像平底杯子,可以喝一口放下再喝.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英国发明家克莱伊顿·史里巴赫,发明了一种不寻常的杯子,它能自动搅拌或晃匀装在杯中的饮料。这种杯子的奥秘在于分布在杯子内底部的一层能搅拌咖啡的新型杯子柔软薄膜,薄膜上有一些小孔,液体饮料能渗入小孔。使用者只要用手指挤压一下杯底或杯壁,液体就会从薄膜中挤出,从而使整个杯子中的饮料“起波浪”。有了这样的杯子,人们无论是在行走或坐车时都不会被热饮料烫伤了。因此,这样的新型杯子不仅能装热咖啡和热巧克力茶,还可以装快餐汤。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类,但用它命名的自动月球探测器,能在广阔的灰色月球表面跳跃和滑翔。美国打算在2…  相似文献   

11.
安岭 《教育导刊》2006,(12):38-38
积极心理治疗是德国的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Noss-rat Peseschkian)博士于1969年开始创立的,以心理学的三大新趋向之一——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是一门崭新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科学。其中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积极心理治疗以对事物积极的解释与评价,有利于幼教工作者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比如说,有这样半杯水,你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这个杯子是半空的,一是这个杯子是半满的。如果按照积极心理治疗的诠释,会说这个杯子是半满的,即给一切传统认为消极的事物、现象(比如抑郁、懒惰、神经性呕吐等等)赋予一种…  相似文献   

12.
第十四届初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题(江苏赛区)中,笔者认为有几题参考答案考虑不周全,现讨论如下:题1(原第一题)有六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其中一个盛满热水,如果利用杯子的吸热作用把热水的温度降低,可以把热水注入其余五个杯子中,让杯子吸收热水的热量。怎样注入热水可以获得最佳冷却效果呢?[方法1]把热水平均注入五个杯子,每个杯子分配1/5杯热水。[方法2]先把热水整杯注入第二个杯子,等到杯子不再吸热时再注入第三个杯子,如此类推,最后注入第六个杯子。  相似文献   

13.
俯视图     
《家教世界》2011,(9):13-13
下面的例图是A、B、C、D四套杯具中某一套杯具的俯视图,它到底是哪套杯具的俯视图呢?请你指出来。  相似文献   

14.
题有六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其中一个盛满热水,如果利用杯子的吸热作用使热水的温度降低,可以把热水注入其余的五个冷杯子中,让杯子吸收热水的热量.怎样注入热水可以获得最佳冷却效果呢?  相似文献   

15.
王瑛 《辅导员》2009,(19):15-17
一个意思,不仅可以用这一种句式来表达,也可以选用另一种句式来表达。如“他把杯子拿走了”也可以说成“杯子被他拿走了”。“他是个好学生”也可以说成“他不是个坏学生”。由于不同句式的语气、感情不同,表达作用也就不一样。因此,说话、写作时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精心选择和变换最合适、最有表现力的一种句式来表达。  相似文献   

16.
第四只杯子     
班会课上,我给学生出示了三只杯子,然后请学生们观察。第一只杯子杯口朝上,但杯口有一块玻璃盖着;第二只杯子杯口朝上,但杯底有一个小洞;第三只杯子完好无损,杯口朝上,但杯子壁上沾有一些脏东西。“现在,我要往杯子里加水。请大家想想会出现什么情况?”我抛出了问题。下面顿时议论纷纷。高博文说:“第一只杯子根本不可能倒进水,因为它的口是被遮住的。”王一程不甘示弱:“第二只杯子会出现边倒边漏的情况,最后也没有多少水存在。”“那第三只杯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追问道。“第三只杯子里面应该有水,但却是脏的,因为杯壁上有一些脏东西,…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些好玩、新颖的杯具,可不是网络上盛传的“悲剧”哦。有了这些有创意的杯具,喝水的时候心情也会好不少,“悲剧”就变成了生活中的小小“喜剧”。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某超市购进一批高档杯子,样式新颖,色调匀称,超市的经理相信它们能成为抢手货.然而,一个月过去了,顾客却无人购买,有的顾客是先一阵惊喜而后摇头走开.经理百思不得其解,就去求教一位心理学家.心理学家仔细看过杯子,叫经理派人把这批杯子的盖子全部取走,杯子仍放在货架上原价出售.没几天,这批杯子被抢购一空.原来是杯盖有缺陷,去掉杯盖,就成了完美的杯子.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数的整除”中指出,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凡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实际上,把全体自然数分为偶数与奇数两大类,是根据一个数除以2的余数情况来分的,因此,偶数通常用(2k)这个式子来表示,奇数通常可用(2k+1)这个式子来表示。(这里的k是整数)奇数和偶数有很多有用的性质,运用这些性质,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问题。例1有9只杯口向上的杯子放在桌面上,每次将其中4只杯子同时翻转,使其杯口向下。问:能不能经过有限次翻转后,使9只杯子全部杯口向下?为什么?分析与解:对每只杯子来说,要…  相似文献   

20.
正在后现代文学批评家的眼里,一篇篇文章都是可以被读者"再创造"的,它的意义可以被读者无限诠释、赋予甚至被改写。因此,后现代文学批评家将这一篇篇文章称之为"文本"。对于中学生而言,要赋予这一篇篇文本以意义,在考场阅读理解中迅速抓住文本核心,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细读文本"。一、直面文本,获得原初体验很多同学,阅读书籍尤其是课外书籍,总喜欢大致、粗略地获得内容简介。在课内阅读语文课本对文本进行分析时,也总是喜欢参考语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