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上,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思想品德教育综合测试题,目的是想通过一个游戏,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需求,了解学生的心态、道德现状和对身边人所持的观点,掌握第一手德育材料,为今后的思想品德教育确立新的目标。题目是这样的:若“井”字的中间是你,那么,你把身边的人放在什么位置最理想?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做人的工作,其沟通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现实中的人,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现实中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沟通活动若想成功,就需要准确把握人的思想现状与需求.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提供了科学的立论依据:立足现实的人,定位沟通的基点;立足人的主体性,确立沟通的动力源;关注人的需要,把握沟通的切入点;引导人性和谐,建构沟通的精神内核;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明确沟通的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与管理两者具有相当范围的包容性。“教育离不开管理,管理中寓有教育”,但教育与管理毕竟不是一回事,因此,我想从另一个侧面,即从两者的区别中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今天的实际工作也许不无意义。一、教育与管理的原则区别现代社会中,杰出的管理人物远远多于伟大的教育家,原因何在呢?不是因为教育不如管理重要,也不是从事教育的人比从事管理的人少,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教育不同于管理。做一个教育者要比当一个管理者困难得多! 1.教育与管理目标上的区别。管理有明确的具体目标。它追求的是投入产出的最理想的比率,即以尽可能少的投入争取最大可能的产出。凡管理者均奉此为信条,作为其成败的标志。管理目标上的急功近  相似文献   

4.
论人的课程     
教育是人自己的教育,学校提供教育的课程,也应当是人的课程。人的课程具有将人从自然人引向更高大、更高尚的人过渡的崇高使命。因此,课程改革并不只是文本本身的变革,更需要普遍看重的是思想的变革,若没有最能显示人性的思辨工作,其生命力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工作不仅要讲究科学性,而且还要讲究艺术性。它要求教育工作用灵魂塑造灵魂,以情感升华情感,以睿智启发睿智。“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教育的情境千变万化;教育的内容千头万绪。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运用教育艺术,创造地、巧妙地去开展教育工作。也就是说,要求教师要有爱的艺术、理解的艺术、尊重的艺术、赏识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暗示泛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给人启示。心理学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对暗示有接受能力。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暗示,在无对抗条件下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可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效用。脉脉传情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对教师的目光是很敏感的,所以教师要学会用眼睛说话。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教师若当场点名批评,学生可能会产生顶撞行为和逆反心理,使教师和学生都很难堪。若教师能用  相似文献   

7.
陈杰 《教育》2008,(8):26-27
平民教育的实质是通过帮助弱势群体子女上得起学,并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推动教育这个公共产品为最广大的民众所享用。进入新世纪,平民教育特别强调教育重心向农村倾斜、向穷人倾斜,让贫穷上不起学的人、想获取知识而求学无门的人获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在邓小平的教育理论中,人性基础是其根基.现实的人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出发点.邓小平将对人的发展的促进和完善作用视为教育的最基本的功能;邓小平十分重视教师及教育工作的需要,包括物质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要;邓小平将人的全面发展视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他不但积极倡导这一思想,而且在具体培养措施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如果要问主体教育二十多年来最了不起的成就是什么,我想就是一句话:人的发现。王道俊先生所说的“以学生为基点”,刘可钦老师所说的“眼里有学生”,我想大约都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0.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激励手段,是一种全社会都应该推广的教育。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要想搞好赏识教育,必须善于发现优点。同时,赏识教育要有耐心,要有个度,要正确客观。  相似文献   

11.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激励手段,是一种全社会都应该推广的教育.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要想搞好赏识教育,必须善于发现优点.同时,赏识教育要有耐心,要有个度,要正确客观.  相似文献   

12.
父母都希望孩子生活得比自己更幸福,事业比自己更成功。为此,对孩子的教育可谓是不遗余力。家长的种种努力和辛苦是否就能保证孩子将来一定成龙成凤,生活幸福呢?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没有错,但是。若想让孩子将来成为有作为的人。若想让孩子将来成龙成凤,还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品质。诚信是个人品格的基石,其他优秀的道德品质多数都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占为了孩子将来的成功、幸福。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别忘了为孩子铺垫下诚信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儿童刚经过启蒙教育,开始拥有一定的自己思维,有一种想表现自我、展示自己心灵感受的强烈欲望;并有着想与他人共  相似文献   

14.
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精心选定了一本专业书,本想一口气读完,可是从学校带到家里,从案头拿到床头,几个月过去了,甚至一年时间也未能读完;一种教学现场或一个教育案例很有典型意义,一时触发了我们的情思,想写一篇教育论文或教育随笔,可是直到灵感飞逝也未能落笔成文。若有这种情况,也并不完全是我们的错,不能简单  相似文献   

15.
纵观古今,教育观念虽多有不同,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教育的成人要旨有着一致认同,其认同一如古往今来的父母家长对教育的一致重视;古今教育的差别在于,是否在观念上申论且在实践中履行这一要旨。很显然,现代教育没有做到这一点,其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与教育的本然是脱节的,以至于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但不再理所当然,甚或已成为不可能。为此,现代教育的危机最显然地体现为这样一种令人诧异的现象:以成人为要旨的教育无法在当下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中得到实现,即教育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不再眷顾成人这一教育要旨。我们知道,古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作为君子的“大人”,与之相对的则是小人;但是,无论大人小人,我们不难明白古代教育的意趣在于人。反观我们现代教育,念兹在兹的是人才和人物,关注的是人的功能,而不论其是否为人,最终使人物化。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调查作文的教育中,目前虽有课标倡导、教材引导,但因为相关的教育支持体系还很不完善,很多教师对如何实施调查作文依然不甚明了,若想摆脱小学调查作文形同虚设的尴尬处境,最关键的是要从多方面对调查作文的类型、概念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以帮助小学语文教师走出认识与实践的误区,使调查作文达到其所承载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七八岁的孩子天真、烂漫,我原本以为他们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灿烂的阳光、美丽的心情是他们永远的朋友。可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阵地的建立却改变了我的想法,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应学校的要求,我首先给孩子们讲了设置这个阵地的作用——说自己内心最想说的话,快乐的、不快乐的,倾诉的对象可以是同学、老  相似文献   

18.
陈冲 《河北教育》2003,(10):14-15
一日,与几位教授朋友闲坐。我问:上大学不限年龄了,我有意读硕士,诸君以为如何?一番议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你考不上。由“考不上”,又有两点共识。一、如果你想带硕士,至少还可以试一试;想考硕士,试都不用试!二、如果你考硕士,最拉分的是外语;如果你考大本,最拉分的将是语文。我接着问:诸位认为这正常呢,还是不正常?有教授反问:什么意思?曰:如果是正常的,那就是学校教育本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民占世界五分之一,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数千万方里的土地,现在受人侵略,无法抵抗,人家的飞机大炮,如人无人之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华北紧急,全国动摇了。你们是有血气有思想的青年,试想一想,中国为什么到如此田地?我以为根本的原因是“误教”与“无教”。何谓“误教”与“无教”呢?中国现在受教育的人很少,而所受的教育,又多是不切实用的。所以有“教育误人”、“教育杀人”的这种说法,这就是“误教”的意思。四万万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没有受过教育,这就叫做“无教”。  相似文献   

20.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评价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公民教育,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在美国,学校被看作是“公民教育的中心机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是西方民主社会的所谓典范。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当数政治社会化理论,其主要目标就是宣扬西方核心意识形态,培养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其主要内容包括:1.爱国主义教育美国号称是世界上最民主的社会,自认为其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的。长期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