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忠华 《广西教育》2014,(41):78-78
正"留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手法,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声胜有声的"留白"艺术,更能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留白"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利用"留白"艺术,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与创新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留白"处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一、借助插图"留白",强化语言表达课文插图是文本的有效组成部分之  相似文献   

2.
"留白"是一种教学思想,是一种教学智慧,更是一种追寻教学意境的艺术。教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与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恰到好处的"留白",有助于教师生动地"解惑、授业",做到相机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主动地去探究、思考、发现,主体意识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译林版英语教材Cartoon time板块有很多"留白"的部分,许多故事的结尾都留有悬念,留给了学生想象的余地。如果能够巧妙地借助这些"留白",合理"补白",既能丰富文本内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笔者从借助文字"留白",预热故事内容;依托结局"留白",延伸故事结构;挖掘情感"留白",升华语篇内涵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在Cartoon time板块文本"补白"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伏红娟 《海外英语》2011,(10):34-35
"留白"是艺术作品中的术语,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所谓"留白",是指英语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特意在课堂上留出"空白",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运用各自的知识和技能自主探究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课堂"留白"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灵动部分。英语教师如何把握课堂,如何"留白",如何驾驭"留白",这些问题都是该文阐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留白以供学生自主探究,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完成释疑、建构、获取知识的过程。然而,探究式教学中的留白不能是盲目的。所谓留白,是指教师有目的地设计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空白,需要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一、情境留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就是课题引入环节,教师需要思考利用怎样的引入方式为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留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和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文学作品更是强调"无言恰是尽言"的"留白"艺术.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细读文本,寻找文本的"空白点",利用"补白"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追寻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而更深入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一旦"补白"不当,就会画蛇添足,徒劳无益.  相似文献   

7.
微格教学是针对相对单一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讲习训练,使得学生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教学中发展语文素养。本文以"留白教学"为微格训练点,创造性地整合取舍文本资源,引导学生着眼课文中的"留白",有效"补白",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三、四年级的英语教材主要是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无形之中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留白"。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这些"留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填补"空白",对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杨凯文 《考试周刊》2013,(53):33-34
"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留白艺术"被广泛运用于文学、电影、戏剧、摄影、装饰、书法等领域,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部分。就语文文本而言,要利用好文本中的"留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当前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布置诸多任务,造成学生在学习方面无法找准文章主题,长久以往造成学习倦怠。因此,适度将书画艺术中的"留白"作为一项教学方法,对静态文本作动态阅读,使学生从无中读出有,从有限中读出无限,从浅处读出深来,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于语文来讲,一篇课文就像一件艺术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留下一些"空白点",激发学生去想象、思考,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留白的难度,为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和公平思考的时间,运用留白艺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将"留白"的教学艺术引入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有助于阅读教学效果的大幅提升。通过总结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应用"留白"时存在的问题——教师未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未充分发挥"留白"的作用,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挖掘教材文本中的"留白",促进学生想象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在阅读文本中"留白",击中学生的兴趣点,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想象与思考,最终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游素芝 《教师》2012,(36):67-67
"补白"指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语言精练。但其中,也不乏留下一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留白"之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若教师能适当地对这些文本进行"补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江剑鸿 《教师》2016,(6):89-90
留白是一门艺术,在图画创作中讲究"意到笔不到",以创造出无画或妙境的艺术境界。留白运用到教学中能激活课堂教学,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钻研教材,找准练笔点,架起读写的桥梁,让学生"读"和"写"获得丰收。一、动情点扩写,拨动心灵之弦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不少是抒情的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感人。一旦文本的情与学生的情交融在一起,便会产生巨大的"情感磁场"。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的动情点,进行读写联动,这样由写入情,由情入心,心灵就会受到震撼与感动。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有这样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要以粗线条设计,留出适当空白,使教学过程中能够生成更多的东西,让课堂拥有更多的自由时空.教师要善于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留白",给自己"留白",给知识"留白",实现教与学的交互融合,展现课堂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想象与探索都需要开阔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适当"留白",这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几个重要教学环节中的"留白"操作.  相似文献   

16.
文本留白是指在作品中留下空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进而产生"无形胜有形"之效。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本留白的作品还是比较多的,教师如何妙用文本留白,成就精彩课堂?本文从细细品读文本,寻找文本留白;妙用文本留白,丰富学生情感;妙用文本留白,提高表达能力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中融合读写训练,这是标准的同步教学模式。教师要对教学设计展开创新研究,找到更多的教学融合点,将阅读教学和读写训练巧妙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感知机会。"课文就是一个例子",教师要做到深潜文本,探寻读写链接点;发掘留白,搭建读写基础点;内融鉴赏,抓住读写临摹点;拓宽视野,突破读写临界点。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语言智慧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慢慢的"悟"、细细的"研",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语言智慧,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本美。一、品析关键词,感知文本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语言优美,文字凝练,一些起"画龙点睛"的关键词意义丰富、表现力强。在教学中,我们充分让学生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揣摩、推敲和细品,以此激发学生的语言智慧,从而走进丰富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过度重视形式创新、一味追求"热闹"的现象,观摩课尤甚。其实,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坚守住课堂"静"的境界,适当"留白",营造"静场",这将更有利于学生深入文本、感悟"静境"、品读真实。  相似文献   

20.
文本留白以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手法给了读者遐想的空间,许多文质兼美的文本往往有着空白点,这些空白点是学生深入文本的关键点,它有助于学生在“补白”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如何妙用文本留白,挖掘文本内涵,唤醒蕴藏着学生心中丰富的情感,从而让阅读课堂释放出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