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试论教师教育的公益性——政府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师教育具有公益性,这种公益性是以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公益性为前提的,从法理上、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从行业背景等方面可以进一步分析教师教育的公益性;教师教育的公益性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市场不完全性决定了政府应当对教师教育的生源进行调节,并以国家计划投资的方式配置教师教育的资源,意味着政府必须承担教师教育的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教师教育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公共教育政策在理论上应该体现公益性,即满足大众的公共教育利益要求为出发点,揭示出在公共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同的人性假设以及各方利益冲突问题,导致公共教育政策并不一定必然体现公益性!提出实现教育政策实然公益性的可能路径选择:市场介入和社会民众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在独立主体"私益"的实现基础上,最终实现公共教育政策的实然公益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公益性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应该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中国的现实国情与高等教育的功能体系决定必须把公益性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确保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大学自身必须彰显本色和强化责任,同时也亟待社会的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4.
公益性视野下的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公益性的视角对英美教育的市场化改革进行了剖析,认为英美的教育市场化改革损害了社会公益性。本文从教育市场化改革损害价值型公益、加剧了教育不平等、破坏社会共同的价值基础和社会的凝聚力、扭曲教育的公益性目标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教育市场化改革对社会公益性的否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们对教育公益性的解读不同,政府在不同程度的公益性教育中的职能也应是不同的。在公益性程度较高的教育中,政府不仅应当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还要保证义务教育质量的均衡性;在公益性程度较低的教育中,政府应在宏观管理方向发挥其职能。  相似文献   

6.
由于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们对教育公益性的解读不同,政府在不同程度的公益性教育中的职能也应是不同的。在公益性程度较高的教育中,政府不仅应当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还要保证义务教育质量的均衡性;在公益性程度较低的教育中,政府应在宏观管理方向发挥其职能。  相似文献   

7.
尤莉  郭思琪 《天中学刊》2009,24(5):78-80
公益性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属性,追求公共教育利益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基本价值诉求.然而,模糊的教育公益性特征与内涵导致了不同利益群体对其的理解偏差,从而加剧了不同社会经济体制下对教育公共政策的实施偏差.因此,应正确理解现代教育的公益性属性,确立现代教育制度的公益性取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教育提供相关的公益性与教育结果相关的公益性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从教育公益性内涵理解着手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果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开展免费教育,使其成为一项"纯公益性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益性的内涵包括两方面,即教育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举办教育坚持公益性。对于社会效用较大且受教育者是弱势群体的教育层次和类型,须坚持教育供给上的公益性。民族中等职业教育的效用外溢性和受教育者的弱势地位决定其公益性属性。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模式是民族中等职业教育公益性独创性的实现形式,在管理模式、经费投入、资源分配、就业等方面公益性特征突出。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公益性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举办教育坚持公益性。对于社会效用较大且受教育者是弱势群体的教育层次和类型,须坚持教育供给上的公益性。民族中等职业教育的效用外溢性和受教育者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它的公益性属性。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模式是民族中等职业教育公益性独创性的实现形式,在管理模式、经费投入、资源分配、就业等方面公益性特征突出。  相似文献   

11.
高考政策属于国家的公共政策。作为高校招生考试,高考应该坚持高等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优先性,但因为高考政策同时涉及为高校输送新生的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而且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比高等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影响更为广泛、更为久远,所以高考政策应在为高校选拔新生的同时,坚持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优先。但现实却是,有些高考政策使基础教育领域的国家利益优先性体现不充分。这就要求高考政策进行必要的、及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政策价值是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政策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尚缺乏对教育政策价值观的思考。从主体需要来说,我国未来的教育政策要重视其直接利益相应人的利益;要适当扩大教育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主体的范围;要重视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弱势利益和未得利益,做到共同利益与政治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强势利益与弱势利益、既得利益与未得利益兼顾。从客体属性来说,我国未来的教育政策要重视其公共性,做到政治性与公共性的统一;要提升教育政策的合理性,做到合法性与合理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加强教育政策的协调功能,做到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并重。从效应关系来看,我国未来的教育政策要提升其内在价值,做到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要重视教育政策应然价值,做到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的统一;要重视教育政策的隐性价值,做到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益性原则略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追求公共利益曾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目标。不过 ,教育的公益性并不取决于办学形式 ,私立教育也具有公益性 ;教育的公益性也不反对追求教育的功利价值和效率价值 ,教育的公共利益其中也包含物质利益 ;教育的公益性与市场经济机制及原则也不相冲突 ,相反现代教育的公益性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4.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一个日益受到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守护者,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需承担相应的责任。政府公共责任的充分承担,将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5.
覃壮才 《教育学报》2005,1(2):57-64
为更好地发挥公立高等学校的作用,需要进一步配置法人权利结构,引进法人治理概念,完善公立高等学校法人中各权利主体在公立高等学校法人中的权利配置和权利运行机制。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基本模型包括:确立高校法人的公共利益目标;配置好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的权利机制,即举办权利和经营权利之间的权利机制;完善法人外部治理结构的权利机制,即政府管理权、公众监督权、投资权利和利益相关权利;强化对高校法人内部权利主体的权利制衡。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产业化不能和商品化划等号,它并不排斥教育的公益性,它是产业性和公益性的统一,因此,它仍具有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社会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但教育的发展总受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因此现阶段高等教育办学的具体目标和宗旨是为我国各行各业,各部门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高等教育实现产业化是实现这一具体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所以,教育产业化与教育最终目标是辩正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要遵守普遍的职业道德,更要以公共利益为依归,遵守更高的道德标准。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可以从公共利益、教育初衷、职业道德、生态文明等多个维度加以考察。通过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有利于引导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服务社会公众、增进社会福祉、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公益是财产征用的依据,却很少有人对其探讨。若从财产权保障的角度分析财产征用中“公益”的涵义,它具有不确定性。财产征用只有在满足公益条件时才可适用。针对我国在财产征用时的公益标准应作更深入的分析,这对于确保政府征用行为合理性、保障公民财产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A key question is whether or not beneficiaries should pay the entire cost of their higher education. It is clear that the benefits of higher education are broad. They extend to the public domain and are not limited to individual interests. Therefore,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is always to what extent and in what form public funds should be used to support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such support be given by means of institutional aid or through student loans? This article examines som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from the Japanese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20.
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教育民营化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是教育民营化的主要制度安排之一。教育领域中的市场机制应该是一种准市场制度环境,其特征是追求公共教育供给者的多样化,在教育领域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和自由选择机制,并保持政府对教育准市场的有力规制。教育的准市场制度环境下,保障教育的公益性需要做出特殊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