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的第二段是这样写的 :“细雨如丝 ,一棵棵杨梅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 ,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这一自然段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杨梅树在春雨的滋润下舒枝展叶、生机勃勃的样子。其中“贪婪”、“吮吸”、“伸展”、“欢笑”几个词 ,用得精妙传神 ,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这几个词的涵义 ,这是教学的难点。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师 :你能用三个字概括一下这段写了什么吗?生 :杨梅树。师 :对。下面老师读课文 ,你们扮演杨梅树 ,看看哪棵“杨梅树”最像作者笔下的杨梅树?(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 学习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 ,明确重点师 :读完《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 ,想一想 ,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生 :课文先写杨梅树 ,再写杨梅果。师 :哪些自然段写杨梅树?哪些自然段写杨梅果?重点写什么?生 :第二自然段写杨梅树 ,第三至六自然段写杨梅果 ,重点是写杨梅果。二、渗透学法 ,突出重点1 教给学法师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杨梅果呢?(指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 ,放录像)生 :作者按顺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师 :能找出与这些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吗?生 :第…  相似文献   

3.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写故乡的杨梅树、杨梅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热爱赞美之情。在学习“杨梅树”部分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屏幕上打出一株茂盛的杨梅树)师:孩子们,你们见过杨梅树吗?看,这就是可爱的杨梅树,能说说你对它的印象吗?生:它的叶子碧绿狭长,看起来很茂盛,很美丽。生:我喜欢它的叶子翠绿鲜艳,我觉得它长得很漂亮很可爱。师:是啊,杨梅树确实很可爱,它的叶子狭长,四季常绿。春天到了,细雨如丝,万物复苏,一棵棵杨梅树经过了漫长的严冬终于等到了这醉人的甘霖。它们笑呵呵地大口大口地…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小学语文义务教材第六册第 1 2课《我爱故乡的杨梅》。通过对故乡的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的可爱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 ,但层次清晰 ,语言优美感人。课文可分三部分理解 :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 ,作者开门见山 ,直抒胸臆 ,点明了我对故乡杨梅的热爱之情 ,统领全篇 ;第二部分即第二自然段 ,讲了春雨中杨梅树的美好可爱。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雨中 :杨梅树尽情地吸吮着 ,欢笑着 ,饱含着自己的赞美之情 ;第三部分即第三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作者通过眼看、手摸和口尝具体写出了杨梅果的形状颜…  相似文献   

5.
分段过程中,以原文为基础,删去成段文字,留取若干段文字,进行分段的练习方法,为“取舍法“;反之,固定若干段文字,往上添加成段文字的分段练习方法,为“添加法”。现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例,谈一下具体作法。本文各自然段段意为:①总述我爱故乡的杨梅;②写杨梅树成长的样子美丽可爱;③概括写杨梅树所结果实形、色、味的可爱;④具体写形;⑤具体写色;⑥具体写味。从自然段意,不难看出①与以下诸段属总分式结构,故分为二大结构段。段意为总写我爱故乡的杨梅与分写我爱故乡的杨梅树和果。  相似文献   

6.
一、整体感知。 1.师:课文告诉我们,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他是怎样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 2.自读2~6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讲的是什么?读了这一部分,你觉得王二小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先自读,然后同桌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王二小的确是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好孩子。那么这部分中哪个地方最能体现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 多媒体显示第3自然段文字: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师: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你认为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  相似文献   

7.
师:请同学看屏幕,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微机演示小白兔顶着篮子冒雨往家跑的场面) 生:图上画的是小白兔着急地往家跑。 生:我来补充:图上画的是小白兔顶着篮子,很快地往家跑。 师:你们说的都对。请同学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谁愿意把它读出来? 生:第8自然段写了图上的内容。(生读) 师:下面请同学看屏幕(微机演示第8自然段的内容),自己读这一自然段,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生:我读懂了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写的是小白兔加快步伐往家跑,第二句话写的是小…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任务,还担负着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任务。比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怎么会“吮吸”,怎么会“伸展”和“欢笑”呢?但是如果学生知道作者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树拟作人,并非犯了人与树相混淆的错误,就会更形象地感受到杨梅树是那样美好和可爱。课文是书面语言的海洋,里面的语言形式数不胜数。修辞…  相似文献   

9.
14·《松鼠》片断实录师:(出示“松鼠”挂图)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生:松鼠。师你怎么知道是松鼠?为什么不说它是一只老鼠?生:老鼠的尾巴又细又长,不像这样毛绒绒的;老鼠的面容没有这么好看;老鼠的身体没有这么大,四肢也没有这么强健。师:可见,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圈出描写松鼠特点的词语。师:(找一位眉清目秀的学生L台)现在,我要大家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同学的面容,可用哪个词?生:清秀!师:“清秀”经常用来写人,杨老师也是人,能用“清秀”形容吗?为什么?生:(笑)不能。…  相似文献   

10.
李敏  黄亢美 《广西教育》2006,(7A):49-51
第一课时 (让学生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 师:这篇短文作者写得最多的是什么? 生:对话。 师:(板书:对话)作者在这篇短文里,除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其它都写人物的对话,事情在对话中进行,对话完了,事情就结束了。可见,写好对话是相当重要的。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样写人物对话的呢?  相似文献   

11.
蒋莉莉 《湖南教育》2006,(12):29-29
案例一:情景创设只为包装? 《槐乡五月》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请大家再仔细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  相似文献   

12.
李源 《江西教育》2002,(21):29-29
《惊弓之鸟》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教学伊始教者就直奔文章的中心段———更羸说的那段话,即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其教学片段为:(出示多媒体课件:蓝蓝的天空,飞着一只孤独的大雁,边飞边鸣)师: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生:用箭射。生:用枪打。生:用弹弓弹。……师:你们很聪明,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却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就把大雁射下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请同学们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师…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学习“文”是如何表现“图”的;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教学教程师:上节课老师指导大家预习了《马踏飞燕》这一课,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了不少问题,老师将它们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出示小黑板)问题一:马为什么会踏到飞燕上?问题二:马是什么样子?问题三:怎样使马保持平衡?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课文哪一段回答以上哪一个问题?生:第三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一个问题,第二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二个问题,第四自然段回答的是第三个问题。师:对。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看图听…  相似文献   

14.
[教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看录像(内容:天安门、长城、故宫、人民大会堂等),边看边思考:这是北京什么地方?那里的景物怎么样?2.指导运用如下句式说话:‘哦看到了的。”初步知道北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从读生字词,自由读课文,用数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北京很美?三、指导学法,理解课文1.齐滨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用“。…··是……”句式,练说一句话。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用自豪、赞美的…  相似文献   

15.
凌燕萍 《海南教育》2014,(20):87-88
[引言]课堂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润泽学生生命,使其获得幸福感的地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对话的质量,让幸福感在对话中得以呵护和发展,是我们应该秉持的教学理念。回首自己的课堂,曾有许多精彩的回忆,但也有一些课堂的对话课后促使我深刻地反思。[案例]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展示了原野怎样的景象?生1:这一段是围绕"原野热闹非凡"这一句话来写的。  相似文献   

16.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快速读课文 ,看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生 :共有九个自然段。师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是什么?(指名读 ,略)生 :一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森林里有只大老虎。生 :第一句话里还写了这只大老虎在寻找食物。师 :“寻找”是什么意思?生 :“寻找”是东找找 ,西找找。生 :“寻找”是到处看 ,说明老虎饿了。生 :第二句是写在森林里还有一只狐狸。师 :书上是怎么写的。请你读一读。(生读 ,略)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 :有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师 :“窜”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读想说议     
[教例]:小学语文第六册《荷花》二、三自然段。 (前面,初步学习了第一自然段,黑板上已板书“我去看”。) 一、读 师:请轻声读2、3自然段,用“__勾画写叶的句子,用“波浪线’沟画写花的句子。[板书:叶、花) 师:荷叶怎么样?你觉得荷叶美吗?从哪儿感受到美? (读小黑板上的句子:①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②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通过比较,你还感觉到荷叶什么?从哪儿感觉到“茂盛”?为什么能感觉到茂盛?(生议;板书:挨挨挤挤) 师:荷花又怎么样?你们觉得荷花的什么美?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18.
吃杨梅     
今天我放学回家,一跨进家门,看见饭桌上的筛子里装着圆圆的、红得发紫的东西。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从厨房里走出来说:“你没见过这个吗?是杨梅,五年前你爸爸在菜地边栽了2棵杨梅树,今年已经有收获了。”  相似文献   

19.
教学片段一:师: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仔细听,边听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生读后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不少同学写景物不生动,平平淡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景物的特点。那么,如何才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写活呢?一、拟人写特点。运用拟人写景物的特点,会更加形象、生动。《我爱故乡的杨梅》:"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