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心雕龙·物色》一文论述了自然景物对写作的触发:情以物迁;创作主体与自然景物的关系:随物宛转,与心徘徊;表现自然景物的方法和标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自然景物与文章写作关系之根本:江山之"助",以更为开阔的视野描述了创作中普遍存在的心物感应现象,更从根本上指出了自然景物与文章写作的关系及景物描写在文章中应有的地位作用,显然属于更为宏观更具普遍意义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史秀荣 《辅导员》2014,(8):17-18
正对景物的描写可以说基本贯穿小学的中高年级写作训练当中,到了高年级,对写景类的文章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写景物不仅要有观察、描写的方法,更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作者的感受、体会、心得、情感等融入文章当中,因此我们要学会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清代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带着情感去看一切景物,那种滋味一定会让你忍不住落笔成文。景中如果有情,那么文中也一定有情,有情的文章自然便是好文章。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四季之美》。单元目标:本单元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是:1.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2.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通过标题猜测文章体裁和写景文章的特点。2.通过默读、自由朗读、小组轮读、选择美读、展示读达到熟读成诵,读出写作顺序,读出主要内容,读出韵味,读出情感。  相似文献   

4.
正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抓住景物特征,细致观察。观察景物需要调动眼、耳、口、鼻、舌等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全面细致地观察,让人身临其境。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  相似文献   

5.
张琳 《中文自修》2011,(10):27-29
学生说:"老师,平时训练我们舞写惯了议论文,写景抒情的文章我们根本不会写"如果说议论文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来表明观点,那么写景抒情的文章则是通过对景物细致的描写来抒发感情。在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常常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景物描写中隐藏着的真情,那么在写作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对景物进行融入自己主观情绪的描摹、做到景中有情,抒情委婉、真挚。  相似文献   

6.
秋天的色彩     
<正>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不管选择什么内容来写,都必须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即合理安排描写景物的顺序。初学写景的文章,宜运用"移步换景"法,就是在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在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再次,要围绕一个中心精  相似文献   

7.
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写出了真情实感的文章方能称得上是有血有肉的好文章。那什么是真情实感?怎样才  相似文献   

8.
记叙文写作不是专为"叙"而生,还需要"景"的搭配。文章分析了记叙文写作中景物运用的现状以及作用,然后以具体的例子,着重剖析了记叙文写景描写的误区和对策,以寻找记叙文中景物的巧妙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五单元:学写游记游览归来,把所见、所闻、所感记叙下来,便是游记。写游记应注意:一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声音等的特点进行描写,对所写之景了然于心,写出景物的独特之处,才能写出"人人皆有,而人人笔下皆无"的文章。二要言之有序,交代游踪线索。一般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依次展现沿途风光,有条不紊地描绘出观察到的景物。三要根据表达需要,选取最有特色、最有故事色彩的景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记叙文写作不是专为"叙"而生,还需要"景"的搭配.文章分析了记叙文写作中景物运用的现状以及作用,然后以具体的例子,着重剖析了记叙文写景描写的误区和对策,以寻找记叙文中景物的巧妙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单元教学提示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写景散文.教材的"单元教学要点"提出了两点:1.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2.体会描写的作用.(一)根据本单元所提供的几篇范文,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表现出所写景物的特征.例如《春》,抓住了春草旺盛,春花灿烂,春风和暖,春雨细柔的特点,进而描绘了春天生气勃勃而又多姿多彩的景象.要抓住景物特点,首先要学会观察.观察细致是写出特点、写好景物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景物描写,它是文章一道靓丽的屏障,无不让读者赏心悦目,怡神悦态。那么,独好的风景应该如何打造?下面介绍布局描写的几种方法:一、立定一个"点",五官感受显瑰丽描写景物,我们可以"定点"观察,那不仅仅只依靠"眼"的视觉来观看,还可以通过鼻、耳、舌等器官的嗅觉、听觉、味觉、触觉来感受。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研究     
主持人语:本期刊出陶渊明研究论文三篇。王立增《陶渊明诗文中的"观看"及其意义》借鉴西方的"凝视"理论,解释陶渊明诗文外景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两相融合。文章认为陶渊明对外面的风景无心观看,选择并聚焦于"旧居""林园""庭院""田园""白云""飞鸟"等日常生活景物,故能摆脱玄虚困境,在"观看"中混融了主客体意识,对自然产生认同感,并形塑了作为"农夫"的自我形象,从而在思想上转向"新自然说"。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陶诗确实写园林、居所等日常景物较多,但这种看法也不太准确。其实陶诗对大自然的景物同样是"凝视"的。例如《时运》《和郭主簿》《游斜川》,陶诗并不仅仅"凝视"日常田园,也"凝视"阔大的山水景物。  相似文献   

14.
绘景类文章就是描写景物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好这类文章,就要重视景物描写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一、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我们所重视的景物描写不是作者看到什么风景就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思路:一篇优秀的文章离不开景物描写,景物描写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对景物描写的能力,我觉得可以从教材入手,名家名篇就是一个活例子,在写景作文教学中我采用"范文引路"的方法。学生通过读、赏经典写景片段,体会写景的妙处,感受大家的风范,逐步掌握写景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教学目标:1.在重温名家写景片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写景技巧。  相似文献   

16.
<正>要写好景物,先要了解"景物"两字的含义:景,是景色、风景的意思;物,是物品,主要是指动物和植物。景物,连起来解释,是指可供观赏的景  相似文献   

17.
张长祥 《语文天地》2014,(28):56-57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可以通过全面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写,并且在平时的作文中多进行训练,这样,才能做到熟练掌握和运用,扮靓你的文章。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我们学过很多描写景物的文章:朱自清的江南之春,老舍的济南冬天,何其芳的秋天,贾平凹的风雨都写得脍炙人口,美不胜收。景物描写在文章中往往起着画龙点  相似文献   

18.
写景文章所写的景物,都有它区别其他景物的特征。这个区别,有两层意思:一是区别于别一类景物,二是区别于同一类景物。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前一区别大都注意到了,而对后一区别则往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时,我与学生共同探讨文中唯一一处景物描写:"月亮出来了,冷冷的。"学生大都能体会到此处景物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无奈伤心等。我趁势点拨:"恰到好处的景物描写能起到刻画人物  相似文献   

20.
史秀荣 《辅导员》2014,(8):15-17
正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游览过很多景点,可是在写文章的时候总觉得走马观花,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特色。其实呀,要想把游览景点类的文章写好,还的掌握下面这个【看图找特点】好办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只有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才能突出景物的特色,才能让你的文章有特色。那就究竟要怎么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