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机制其实只是对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是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要素、各层次彼此依存,有机结合和自动调节,以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为目的,所形成的内在关联和运行方式。本文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动因和课程改革的创新性,并构建了学校发展机制、课程管理机制、教师评价机制三个层次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贺洁 《现代语文》2013,(8):7-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提高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方面,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课程的内涵有所突破和创新。新课程不限于以课程标准、教科书等为载体的"文本课程",而更是被师生切实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的"体验课程"。课程不是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及质量监控一直是我们探究的课题,2016年末在江苏省教育厅教师海外培训项目的资助下,徐州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专题研修班赴英国曼彻斯特进行了为期15天的专题研修,深入了解国外课程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做法,对中英两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深刻认识到基础教育的关注点应聚焦"自主、多元、创新、有恒",开阔视野,师夷长技,以实现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正在彻底改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观,而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前导作用。农村学校必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推进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探索、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冲突与和谐——当代国际基础教育课程理念发展研究》一书系统研究了课程在人类社会、民族国家和人类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理念发展、冲突和创新情况,揭示了课程理念在冲突中走向和谐的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是一部具有独特研究视角的课程论著。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科学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师范教育在教育理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上必须深化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张英 《成才之路》2009,(23):12-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  相似文献   

10.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我国从此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次新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对课程提出的新的需要而进行的。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及管理等都做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高职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的实践意义,并从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建设、课程组织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系统策略。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是在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过程中而出现的一种课程模式。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三峡文化在当下的地位和影响日益凸显,已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依托三峡文化来构设校本课程,不独是弘扬三峡文化,实现大学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功能的需要,同时也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推动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类型、规格、培养方式方面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存在一些课程门类与课时偏少、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为了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创新能力、个性发展的培养,必须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和人文教育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选择美国的迈阿密-戴德社区学院、中密执根社区学院、德拉维尔社区学院和杰斐逊社区学院等四间社区学院有代表性的副学士学位专业各一个,分析其课程设置,然后进行比较研究,就其设置特点进行概括。美国社区学院的副学士学位课程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独具特色,转学性课程强调综合素质,宽厚基础,应用性课程强调职业性和应用性。都不同程度地强调开设选修课。  相似文献   

15.
基于学制改革、就业导向办学理念的冲击、培养目标复合化以及生源素质下降等背景,二年制高职课程必须进行深入变革.变革中要处理好技能针对性与岗位适应性、就业功能与升学功能、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三对关系,同时以实践课程架构理论课程、以职业课程改造学术课程,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变革,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课程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体育与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对课程的决策权力进一步加大,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课程开发提出了较高要求。少数民族体育的多元化特征和多元价值功能决定其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价值和较大的课程开发潜力,利用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对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课程体系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核心。高职创新课程体系应追求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发展,体现科学、技能和人文的融合,具有开放性与个性张扬等特征。创新课程体系应追求一种“融合”课程模式,即学科课程与技能课程的融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融合;实践课程与体验课程的融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校本课程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应从分析岗位群入手,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结构。其课程体系结构由基础素质性课程、专业能力性课程和专业发展性课程等构成,而且需要对应的课程群来支持,还需要教师、计划、环境、考评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核心课程”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引入的重要课程概念,“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是对“核心课程”概念深化理解基础上的改造和发展,体现了对当今小学教育教师素质的时代要求,构建由人文素养课程模块、教育素养课程模块和能力与学科融合课程模块组成的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ajor issues and character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a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recent years in three non-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 China, Japan and The Netherlands. By mak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ricula provided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curricula with international subjects, perspectives or approach offered in both English and the local language, the author examines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 of internationalized curricula in the three countries, describ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t aspects of how the three countries internationalized their university curricula and m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social, economic an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