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一些教师有进行“教科研”的需要,但是很长时间里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没有表现的舞台,渐渐地没有了教学的激情和热情。校长,应该积极创设这样的土壤,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服务,提供引领。校长要参与“教科研”的活动。校长是“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支持者、组织者。校长在管理中,要多下一线去“观课”,积极参与“议课”。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评价,而是一种引领和激励。校长的办学思想和行动,影响着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的激发。有一个学校的校长,一学期来听了80余次课,在听课的过程中,与教师一起探讨、一起议课,了解教学一线的实际动…  相似文献   

2.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的要求,也是一个现代社会人生存的主要能力之一。究竟什么是学习,西蒙的观点是:“学习就是系统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对本身能力的增强或者改进,使得系统在下一次执行同样任务或类似任务时,会比现在做得更好或效率更高。”由此,我认为,教科研就是基于教育教学的一种学习,一种追求自我提高的学习,一种在学习中增长自己能力的活动,包括一些教学中的实践和创新,以及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对教育教学工作者而言,没有学习的愿望,就没有教科研。那么,校长如何引领教师的教科研活动呢?校长要参与教科研的活动。校长必须是教科…  相似文献   

3.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教科研实践中,因校长对教科研的重视不够和引领不力导致学校教科研工作出现诸多问题,教科研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进而影响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及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农村学校校长可从树理念、增投入、建机制、强师训、重转化等方面强化对教师教科研的引领。  相似文献   

4.
《校长参考》从杂志的名称上来看,我们可知是为校长工作提供参考和方法指导的。《校长参考》从全局的角度把握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引领教育工作者搞好育人工程。《校长参考》不仅是校长的参谋,也是教师的助手,特别是教师管理和教科研等栏目。教师管理,为校长提供管理的方案,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科研,为校长指导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出谋划策,也为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提供参考。通过对《校长参考》这本杂志的不断阅读与思考,我认为其具有三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当前,“校长如何引导教师搞科研”是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近读刘卫锋老师发表的《“教研”不能演变成负担》(《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1日第7版)文章,笔者深有感触。“教科研”演变成教师负担,问题出在了哪?问题出在校长对教师教科研“逼”得生硬。那么校长如何将教科研深化到教师的心灵,使之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呢?笔者认为校长要加强教师教科研的“五项修炼”。  相似文献   

6.
1.树理念,正确定位教科研。 学校领导必须真正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树立科研兴校(教)理念,彻底澄清和消除教科研无用论、教科研神秘论及教科研“短期效益”论等错误认识,以“应用性研究”为主,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确定为教科研的起点,着眼应用,立足实践,关键在创新,提高学校教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学校领导要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科研兴教”“教科研能力是教师生存的必需素质”“课堂是教科研的主阵地”等观念,  相似文献   

7.
一“、课程领导”是学校领导的重要一环所谓校长的“课程领导”是校长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其指引和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活动行为的总称。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强弱、领导艺术的高低,决定着课程理念的转化程度和转化效率。1.观念更新——校长课程领导的“第一要务”。校长更新观念,含义有二:一是校长自身的观念更新;二是校长引领师生群体的观念更新。实现观念更新,校长要借助两条途径:一是学习理论,二是反思实践。校长要带领教师认真研读新“纲要”,践行新“课标”,明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管理、课…  相似文献   

8.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教科研实践中,因校长对教科研的重视不够和引领不力导致学校教科研工作出现诸多问题,教科研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进而影响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及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农村学校校长可从树理念、增投入、建机制、强师训、重转化等方面强化对教师教科研的引领。  相似文献   

9.
刘宏伟 《职教论坛》2001,(12):24-24
当一个优秀的校长,不仅要务虚,更要务实。不仅要抓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更要抓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却在于教师,尤其在于校长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到国瑾职专任校长两个月后的一天,教务主任送来了一份“听课记录检查情况表”。在“听课次数”一栏里,我发现多数教师平均每星期听不到一次课。我上下前后寻找自己的名字,没有。我问主任:“表上为啥没有我的名字?”,主任笑着说:“校长抓学校大事,工作太忙,不听也罢,学校向来不要求校长听课。可是,”主任严肃起来,“很多教师达不到听课次数,是没有理由的,应该在会上敲一敲。”。…  相似文献   

10.
说到课堂教学,人们对它习以为常的一个基本认识是:要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有一位青年教师上“公开课”,在学生的热烈讨论和争辩中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起,可是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没有派上用场,仍有几项具体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要知道,来自各校听课的老师们手头都有一份公开课“简案”。原本想借公开教学活动来展示教师风采和学校形象,可是竟连起码的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这令校长既伤脑筋,又很失望。课后,校长语重心长地对执教者说:“……要善于控制局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里,教师“主导作用”的含义恐怕是:教师…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较强者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教”而且要“学”,练习课作为引领学生从“学”到“用”的桥梁,教师往往重“思”轻“情”.可是,没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没有情感的真实表达,语文练习课就形同千篇一律的习题课.其实,练习课和阅读教学一样,需要情感的真实表达,才能达到让学生真正运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对外窗口,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校长是一面旗帜,是教师奋发前进的指路明灯;校长是灵魂,是引领教师成长的精神力量,校长不是普通教师,其“五官”自然要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校长的“五官”长得是否“优秀”和到位,将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声誉,关系到一所学校的聚集力和战斗力,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蒙石荣  罗潇 《今日教育》2023,(10):16-21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的出台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育人“蓝图”。如何从“蓝图”转化为实践推进的“施工图”,来自一线的教科研工作者、学校办学者和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因此,本刊编辑部特别邀请了部分区县教科研机构的校长、原副所长,学校校长和学科名师来畅谈他们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认知以及所在区域、学校的行动。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汇》2013,(16):F0004-F0004
名校育名师,名师办名校。该校通过积极实施青蓝工程,建立学习型组织,实行导师制结对培养,以课题引领教科研,构建读书、培训反思、演讲、磨课、示课、写作等平台,并充分利用“教师工作室”、网上结对、魔灯网络教研等形式开展学习与交流,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毋庸讳言,展示课对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引领教学研究方向有着积极作用,在这一点上,展示课本身没有可供质疑的。但近一年来,对展示课的批评却不绝于耳,其焦点是对准展示课的“作秀”,似乎“作秀”就是“作假”,是展示课最大的罪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校长究竟要不要带课?这个话题在教育界一直颇有争议。我的观点是:校长要带课。因为,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位好教师。是教师,怎能离开三尺讲台?其次,校长应是"教师中的首席",不带课,其引领作用又体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课眼”侧重体现在“生长点”上,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在“课眼”的引领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进行思维.物理教学中的“课眼”可以是一个概念,可以是一条规律,也可能是一种方法.教师提炼出“课眼”进行教学是给学生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并能最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在课眼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师交给他们的任务,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1月4—5日,浙江省第十一届“百课万人”(职业教育)创新教学观摩活动在杭州成功举办。来自山东、福建、贵州等省内外500多位职教教科研人员以及职校校长和教师参加了教学观摩会。  相似文献   

19.
吕立杰 《教书育人》2005,(11):26-27
在一些学校,所谓的“校本教研”搞得人人疲惫,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感受到的都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原有的教师研究文化没有改变,却又增加了一种外在的行为评价尺度。问题出在哪?校本教研是先有“选题”还是先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清华职业校长培训中心成功举办首届120人规模的职业校长研修班以来,“职业校长”一时成为热点话题,形成直指观念深处的振荡力,引发观念的交锋。《“职业校长”提法引来纷争一片》、《职业校长引领教育与经济对接》、《“职业校长”引发观念交锋》、《校长能否速成?政府主导的体制内培训引发争议》、《校长也要职业化》等颇具视觉冲击力的深度报道屡见报端。“交锋”、“纷争”、“争议”的本身恰恰印证着“职业校长”正在成为一种推进教育变革的思想力量,甚至有的培训部门已悄然借用“职业校长”、“教育经理人”的旗号。更让人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