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生家长必读高考可不只是我们学生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功课哦,在高考一天天临近的时候,家长也必须做做"功课",用最积极的心态和最恰当的方式,配合考生顺利迎考!面对高考,许多考生家长内心也越来越焦虑紧张。他们为孩子考什么样的大学而思前想后;为孩子的功课复习着急上火;为孩子身体能否承受重荷担忧操劳:为孩子能否考好而忧心忡忡。所有这些,导致了许多家长或多或少的行为"变形",进而造成对考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压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然而,最让考生和家长牵肠挂肚的还是高考志愿填报。今年,我们注意到,考生志愿填报的时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均实行了考后填报志愿。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高考后在没有看到准确考分的时候,如何进行科学的估分,已经成为困扰考生填报志愿的一只“拦路虎”。本刊近来也接到不少考生、家长的反映,他们用打电话,致信函、甚至亲自登门等方式纷纷向本刊编辑部咨询如何在考后进行估分填报志愿等相关问题。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地约请国内一些重点中学、一些多年指导考生填报志愿的班主任、阅卷老师撰写指导章或对他们进行采访,请他们从考生临场发挥、高考评卷、不同考  相似文献   

3.
今年高考,笔者又作为老师参加了“送考”。不仅学校重视“高考”,家长更是格外重视,一人考试,全家出动的情况非常多。去年,报纸还刊登了考生家长在考场外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的消息。今年6月4日《新闻晨报》上的一则消息又引起了我的关注。消息说,6月3日,436名洋学生在复旦大学参加了专门针对外国学生的“洋高考”,与去年第一次在上海举行的“洋高考”相比,今年的送考大军明显减少,考场门口只有约20名家长。送考家长之一的日本人中井先生表示,如果不是恰好出差来上海,他也不会来送考。一名独自从青岛赶来上海参加考试的德国考生说,出发前,在…  相似文献   

4.
今年高考,笔者又作为老师参加了"送考".不仅学校重视"高考",家长更是格外重视,一人考试,全家出动的情况非常多.去年,报纸还刊登了考生家长在考场外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的消息.  相似文献   

5.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我们发现试题难度与命题形式,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因此,考生可以通过对往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掌握试题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一、认真学习《说明》《考纲》,全面把握高考动向《考试说明》和《考纲》是每位考生必须熟悉的最权威最准确的高考信息,通过研究应明确"考什么"、"考多难"、  相似文献   

6.
高三学期已经过半,考生正经历着模拟考试。模考虽不是实战高考,但它却具有现实意义。那么,高三考生与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模拟考试,本期“专家有话说”栏目分别从考生与家长的角度,来探讨这一话题。模考成绩不好未必是一件坏事1.模拟考试最大的意义在于找出自己复习的漏洞,以便及时补救。模拟考试在形式和题量上接近高考,又充分考虑到新教材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前一段复  相似文献   

7.
《南昌教育》2005,(7):31-31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过去,人们对高考的关注好像与年俱增。有人说高考考的不仅是孩子,也是“考”家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洪捷教授的女儿刚刚参加完高考,他作为一位研究教育的学者,又以考生家长的身份“参加”了一次高考,他颇有感慨:  相似文献   

8.
"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这是在指导志愿填报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在高考压力下,要求考生独自设计出一个满意的高考志愿组合似乎是不现实的。大多数考生在高中阶段的确是"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为考好试",他们视野中的大学极少,了解的专业有限,自我认知和定位也有些脱离现实社会,家长也因此觉得孩子们是"俊傻分不清状况"。自然而然,志愿填报这样对人生影响重大的事情会经常牢牢把握在考爸考妈们手里。可是大学去哪儿读,专业如何选?家长们不仅要做好志愿填报的前期准备,还要和孩子通力合作才能让成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你问我答     
《中国高校招生》2003,(6):45-45
高考在即,如何预防“非典”? 问:我是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能告诉我在此期间应当如何面对高考,又应如何预防“非典”吗? 一位非常焦虑的山西考生王庆春答:近来,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对“非典”是否影响高考而产生焦虑的心情。我们应当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下,每一位考生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会得到最有效的保障。在“非典”疫情未能得到最有效的控制前,甚至高考的系列安排都可能会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是我们每位考生和家长都应放心的。  相似文献   

10.
又是一年高考时,关于志愿填报各类型的招生咨询会纷至沓来,让考生和家长应接不暇。笔者所工作的院校每年也会参加很多类似的招生咨询会。在会上,经常有考生和家长向我们提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考了XX分,上你们学校有希望吗?”  相似文献   

11.
六月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高考不是考生一个人的事,而要全家人共同面对。、作为考生的后备力量,照顾好孩子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家长怎样才能做好“后勤服务”呢?本试从生活和饮食两方面,给考生家长们支上几招。  相似文献   

12.
有调查表明:考生的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家庭.他们担心考不好会愧对父母年复一年的倾情付出.愧对父母日复一日的悉心照顾。愧对整个家族寄予的殷切希望.担心父母脸上无光.在同事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顾虑一旦落榜给家庭经济增加额外负担……考生的一系列担心.使得全社会的目光都聚焦到家长身上.在高考即将到来之际.人们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考录取现场是啥模样?高考录取怎样进行?……对每一位高考考生和关注高考的读者来说,高考录取现场无疑有些“神秘”,高招录取究竟怎么样进行更是他们最想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14.
李亚男 《家长》2016,(4):12-13
对高考考生而言,高考无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验之一。紧张、压力、期望……不只是考生,种种情绪一样让家长们坐卧不宁。曾经的考生们有什么话想说?从他们的高考经历中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你知道孩子走出考场时最希望听到什么话吗?你知道哪些行为会给他们带  相似文献   

15.
《师道》2000,(8):72-72
高考即将来临,但日前广州市某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却突然“生病”住院,拒绝参加高考,原因是她怕考不好没脸见“江东父老”。原来,随着高考临近,除了父母外,叔叔、舅舅、姨妈等也来轮番“关心”。今天你送鸡汤,明天他送补品,无形之中加重了考生的压力。市内一些心理卫生专家昨日指出,克服“考前焦虑症”是考生个人的问题,也是考生家长们要共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8,(75):8-9
每年六月的高考牵动着全国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故此,有人称之为"黑色六月"。现在的高考不仅仅是考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对考生基本技能、探究能力和化学科学素养的全面考查。  相似文献   

17.
面对高考语文有两个问题是最值得重视的:一是考什么;二是怎么考。这两个问题关系到高考的命题思路和考查考生的题型设计。考生只有对这些知识理解了,才能走出复习备考的盲区,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自觉为自觉。因为“3+X”的高考真真切切是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它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考被称为“天下第一考”。每一位老师、家长,无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考出一个好成绩。然而每年高考,总有大量考生考的不够理想。这固然有知识方面没有掌握好的原因,但临场发挥不好者也大有人在。本文试谈的就是除学科知识、能力之外的其它影响考生竞技状态的因素。影响考生竞技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要的是考生所拥有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因素。但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19.
高考前,由于孩子学习任务很重,时间紧张,许多家长就扮演起考生助手的角色,帮助考生搜集各高校的招生信息。俗话说"考场内考学生,考  相似文献   

20.
<正>再过几天,高考就要鸣铃开考了,全国各地数百万考生将为各自的光荣与梦想展开激烈竞争。虽说高考很紧张,很苦也很累,但只要成功挺过了这一大关,那么他们的人生就会大不一样。因此,我们希望全国所有考生都能顺利应考,好好发挥,如愿以偿,朝理想进发。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实现他们的理想,在全力确保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大前提下,我国这些年来不断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其中尤以上海市和浙江省的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