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创新与发展,宋元海洋文学表现出三个鲜明的时代特征:1、它以丰富多彩的海洋题材和文学体裁,突出了自先秦以来的海洋文学的创新和发展。2、它以时代独特的对外开放的社会背景,突出了海洋文学所具有的超迈开放的海洋意识。3、它以宽视野、多角度的审美追求,突出了海洋经略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确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不仅要利用这一契机发展好区域经济,更应该重视文化对区域内各城市发展的影响,利用独具本土特色的海洋文化塑造、传播广西北部湾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各方关注,使城市的发展获得持续、强大的助力。基于广西北部湾城市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通过对广西北部湾城市已有城市形象传播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并借鉴其他城市形象传播的成功经验,可以探讨构建和传播海洋文化特色下的广西北部湾城市形象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从当代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发展问题出发,探析发展伦理思想在破解“文化与发展断裂”这一发展难题中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进而以发展伦理为视角,研究当代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的发展价值,揭示当代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包容发展中的作用,构建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巧实力,探寻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巧实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对北部湾经济区海洋运输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三次平滑指数方法对北部湾港口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海洋运输业的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由区域竞争向区域合作转变;由分散、小型向集中、大型的业态过渡;向大型、深水、集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部湾文化是独特的海洋生产生活方式与海洋生态环境下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与传统海洋经济形式、海洋商业贸易和现代广西北部湾港口的形成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渔业、盐业、商贸、信仰等各种民俗形态上。在海洋强国战略下,广西北部湾地区应制定相应措施,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海洋民俗文化,加快美丽广西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海洋强国,其核心和灵魂就是海洋文化建设。加强海洋文化建设将为铸造海洋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广西北部湾是中国目前尚未污染的绿色海湾,是中国珍贵的海洋资源。从生态哲学视角下探索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对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国家海洋事业的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19,(4):38-42
广西北部湾作家群的著名诗人庞白创作了许多海洋诗,他善于写大海及与之相关的事物,这些事物不仅作为景观或其中的元素呈现于诗中,还往往被人格化并赋予神秘的力量;他笔下的北部湾因此而绮丽多变、充满诗性,海滨城市北海浪漫多雨,洋溢着热带和亚热带风情;他的海洋诗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塑造了中国式的硬汉形象。这种个性鲜明的海洋诗,带给人们独特的审美体验,填补了当下中国文学海洋诗歌的空缺,具有不可否认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延伸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的新维度,文章将从影像化的视角切入分析,重新整合细分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元素,探究影像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分析已有的影像化作品,进而发掘适合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影像化的路径,最终希望能够促进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文化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广西经济正从内陆发展模式向以北部湾区域为轴心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广西北部湾当前受内部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和能源结构相对落后的限制,以及外部环保压力,必须采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新思维。其具体路径包括:立足服务广西乃至整个大西南的战略高度来构建一整套海洋经济发展制度体系;优化传统海洋产业,提升高端海洋第三产业的比值,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在海洋低碳核心技术上实现关键性突破。  相似文献   

10.
广西文化版图主要由四个版块组成.以北部湾为代表的桂南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的本质是海洋文化.北部湾海洋文化的精粹主要有两种:海上丝绸之路和珍珠文化.海洋文化与山区文化最大的区别就是包容性和浪漫性.北海以其包容的文化性格,为移民作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宜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1.
戎霞 《高教论坛》2013,(5):55-58
北部湾经济区的文化产业是建立在融聚了海洋文化、岭南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区域文化特色基础上的朝阳产业,产业优势鲜明,人才需求热切。人才是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评价指标,其中,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镇。探讨北部湾经济区高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对于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海洋资源开发急需建立新的海洋科技人才培育基地。钦州学院抓住机遇,主动做出专业结构调整,建设广西第一个海洋科学专业。钦州学院办好现有的海洋科学专业、形成专业特色、拓展专业方向须以北部湾海洋资源为依托,加快海洋科学专业建设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Ontology的北部湾海洋信息知识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tology在许多领域的知识库都得到研究和应用,但在海洋信息领域还是空白.研究分析了北部湾海洋信息的特点;构建了一个海洋领域本体,实现了知识的表示和复用,并结合Ontology给出了知识库的架构,采用Jena技术实现知识的推理,提高了知识共享和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的北海文学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1)北海文学以诗歌为主流文体,北海自然风景成为诗人最重要的创作题材,北海文学可以被描述为一名心思单纯的自然的歌者.第二个阶段(1991-2003)的北海文学结束了各自为阵、散兵游勇的状态,建立了自己的文学团体,吸纳了众多卷入"北海狂潮"的文学移民,形成了一个松散而庞大的文学创作团队.第三个阶段(2003-2008)北海文学力图超越局限于北海一城的本土意识,升腾出"北部湾文学"的海洋文学意识,主流文体是小说.  相似文献   

15.
以比较的视角从中西经典海洋文学为出发点,对中西海洋文学的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1.寄托人生感悟;2.海洋神话;3.人类征服自然;4.海盗。认为,中西海洋文学在主题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在征服自然和海盗两个主题方面,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相比,主题深度和广度远不及西方文学或有根本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海湾是陆海唇齿相依地带,其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面临全球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严峻挑战,增强全民北部湾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北部湾海洋环境保护立法、加强基础研究、建立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北部湾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洋文学的研究正逐渐走向深入,但是与之相应的海洋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践却尚未起步。语言文学携带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任,起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人格构造精神的重要作用。在国家海洋战略下重新发掘与利用我国海洋文学作品的审美资源,分享西方海洋文学作品的丰厚传统,并将两者加以结合,重视和研究海洋文学课程体系的系统建设与全面实践,为我国海洋文化观的建构提供强大的话语和审美资源。  相似文献   

18.
唐宋以前,北部湾和渤海湾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下,海洋开发生机勃勃,两湾成为王朝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门户。元明以后,因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王朝对两湾的政策有所不同,致使南北海洋开发的走向出现差异。传统海洋开发在官民互动中不断前行,通过对两湾开发历程的比较研究,呈现出王朝政策下海洋开发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英国海洋文学中的殖民地意象可以得到全新的阐释,文学文本中它表现出多元性:探险的目的地、财富的映射物、殖民征服、宗教教化等等。文学家不觉中成为政治的传声筒,为殖民主义摇旗呐喊,助推英帝国的殖民扩张政策与海上霸权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广西北部湾海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化.而北部湾的过度开发,给广西沿海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近岸海域水质的污染影响与破坏海洋生物资源生存环境,海洋过度捕捞、海水养殖扩大,影响与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的欠缺,阻碍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广西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一是地方政府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和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治污与减排措施;增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改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二是钦州学院为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和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