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助跑易犯错误:1.助跑步点不稳定,最后几步出现凑步子的现象。产生原因:助跑的开始姿势、起点和起跳点都没有精确的确定,没有使助跑形成固定的模式。纠正方法:丈量好助跑距离,反复检查和调整助跑步点,并要求按一定固定模式和节奏助跑。2.助跑不积极,有减速现象,甚至停顿,导致原地跳起。产生原因:精神不够集中;对横杆有恐惧感,不敢助跑和起逃;助跑步点不够准确,破坏了跑的节奏。纠正方法:助跑起动时精神要集中,前两步要积极后蹬,并充满信心;横杆可先用橡皮带代替,消除怕杆心理;丈量好步点和稳定的助跑(步数、步幅、加速时机等);画出最后几…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在学习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时会产生一些错误动作,而这些错误动作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纠正,将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及教师的上课质量。 一、助跑方面 1、助跑最后几步减速,有拉大步、捣小步现象,节奏紊乱 产生原因:助跑步点不准,怕杆,不敢跑,起跑时精神不集中,助跑节奏掌握不好。 纠正方法:调整弧线半径和助跑距离,开始助跑时节奏稍慢  相似文献   

3.
<正> 支撑跳跃动作种类繁多,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容易发生的典型技术错误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助跑节奏乱原因: 1.不懂得助跑的方法。 2.有恐惧心理。 3.步点不准。纠正方法: 1.示范、讲解助跑和量步点的方法。 2.教师用击掌打节拍指导学生练习。 3.降低器械高度,缩短助跑距离,中慢速练习,然后逐渐过渡到正常要求。二、上板速度慢原因: 1.单跳双落步的前摆腿前摆动作不积极。 2.单跳双落的单跳动作向上太高,以至腾空时间过长。 3.两臂积极前摆不够,与下肢  相似文献   

4.
<正> 运动实践告诉我们,受过专门训练、具有较高水平的运动员,他们的助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对缺乏比赛经验的中学生来说,助跑踏板却很不稳定,助跑踏跳的误差较大。更有甚者,不少学生为赶步点,或是拉大步,或是捣小步,结果助步的速度下降,踏跳动作不充分,严重影响了成绩。所以提高学生的助跑能力与踏跳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方法可以通过跨栏跑,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同时加强加速跑的训练,使学生体会肌肉用力的节奏感,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步幅与步频。发展学生的目测力还可以采用以下基本练习: 1.站在离开起跳板或起跳线50厘米的地方,以迅速的动作把脚踏上起跳板上,反复练习。 2.以比较短的助跑距离在规定  相似文献   

5.
一、易犯错误:助跑先快后慢产生原因:助跑步频和步幅不稳定。纠正方法:1.跳高架前画上助跑弧线进行反复先慢后快的助跑节奏练习。2.在弯道区进行重复性先慢后快的助跑节奏练习。二、易犯错误:最后几步形成侧身跑及背对横杆起跳过杆产生原因:没有很好地做到起跳脚外侧着地和摆动脚内侧着地助跑方式来完成助跑起跳技术动作。纠正方法:在全程助跑中,当身体进入弧线助跑区时,身体要始终沿着弧线助跑并向内倾斜。同时,用起跳  相似文献   

6.
一、助跑时重心在后“坐着跑,上板前的最后几步“倒步”,上板时用全脚掌踏板。产生原因: 1、学生对助跑距离和助跑要领掌握不好。 2、学生对完成动作有恐惧心理。 3、助跑步点不准。 4、上板起跳要领不清。  相似文献   

7.
影响踏跳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起动方式、助跑加速的方法、和助跑的节奏三个因素。我们对其训练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1、起动的方式与训练助跑起动有两种方式,即走动式助跑和半蹲式助跑。走动式助跑的特点是加速自然,助跑的节奏感较强,且自我感觉放松。半蹲式助跑的特点是加速有力,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快的速度,且步长变化不大,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正> 扣球是排球运动中攻击性最强的一项技术,是排球比赛中得分和争夺发球权的主要手段。由于这项技术结构较为复杂,学生在教学的初始阶段,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现就正面扣球的常见错误,产生原因,纠正方法谈点实践体会。 1.起跳步手脚配合不协调。主要原因是学生协调能力较差。纠正方法:组织学生反复练习起跳步,强调正确的手脚配合。有意识地在课中安排一些发展协调性的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 2.助跑节奏乱、步序颠倒与起跳脱节。即助跑节奏不是由慢到快,助跑步幅不是由小到大,助跑与起跳不是紧密衔接。主要原因是起跳步不熟练,怕扣不到球而急于上步。纠正方法:首先让学生多进行起跳  相似文献   

9.
<正>一、技术因素影响从跳远技术环节来看,助跑起动方式、助跑加速方式和助跑的距离将会影响运动员踏板的成功率和精确率。助跑的开始姿势有走动式和半蹲式2种,开始姿势的固定有利于运动员踏板的准确性,走动式助跑加速自然,节奏感强,且自我感觉放松,是跳远运动员首选的起动方法。助跑加速方式对运动员踏板成功率的影响不容忽视,加速的方式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自身特点来选择。全程加速方式步频和步长的增长相对稳定,踏板的准确性较高,这种方式适合于有一定水平的运动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助跑技术 1、确定助跑距离和弧线跑半径的方法。助跑距离的长短及弧线半径的大小,主要根据学生的速度及弹跳能力而定。速度能力好者,或初学背越式跳高者,助跑距离可短些,并可用同半径弧跑进。弹跳力强而速度相对小,助跑距离可适当放长,并可用不同半径的助跑弧线,越接近起跳,半径就越小。现将此法举例如下:设助跑步数为12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跳远的助跑效果,笔者认为主要应从确定助跑距离、提高助跑速度、提高助跑准确性三方面着手。 一、如何确定助跑距离 助跑距离过长,运动员在踏跳前很远的地方过早达到最高速;如果助跑距离过短,运动员又难以在起跳前达到最高速。而起跳前速度提高0.1米/秒,跳远成绩就可提高1%-2%.助跑距离需要多长多短,取决于运动员的水平。以我校两名运动员秦国华和王晓玥为例:她们的助跑步数分别为18步和16步。她俩的百米成绩分别为12"9和13"6。两队员身材不高(分别为1.60米和1.61米),但助跑节奏快。现将她们助跑的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助跑 (一)现象:助跑时步点不准,最后几步减速,踏不准起跳点,有拉大步或捣小步的现象。 (二)产生原因:助跑节奏紊乱,不能发挥正常跑速,助跑与起跳结合不好,惧怕杆,不敢跑,起跑时精神不集中,助跑节奏掌握不好,开始助跑时节奏太快,过早出现过杆动作意识。  相似文献   

13.
跳远起跳最佳效果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起跳的腾起水平速度(在一定腾起角度状态下),而起跳腾起的水平速度来于助跑的质量,其中主要表现在起跳前几步助跑的速度、节奏和助跑技术。通过教学实验,反映出无板助跑起跳练习对起跳前几步助跑的速度感、节奏感的效果比有板起跳练习的效果要好,这对形成起跳的最佳效果无疑是有积极的影响。从而可以加大起跳腾空阶段身体重心通过的水平距离,它对提高跳远运动成绩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挺身式跳远教学中常见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助跑阶段 (一)助跑步点不准 1.产生原因 (1)开始助跑的姿势不固定。 (2)助跑加速不均匀,节奏和步长不稳定。 2.纠正方法 (1)固定助跑的启动方式,正确使用助跑标志。 (2)反复检查和调整助跑步点,在快跑中固定助跑的动作幅度、步频和节奏。  相似文献   

15.
<正>一、案例在跳远课中有以下的现象:现象一:有的学生随着跳板的距离越来越近,助跑的速度不是越跑越快,而是越跑越慢。他们考虑的是踏跳的准确性,但由于助跑技术的原因影响了助跑的速度。现象二:有的学生,尤其是女生,不是跳进沙坑,而是跑进沙坑。因为她们跳的距离不远,2米的跳板(沙坑距起跳板的距离)对她们有一种恐惧感,她们不敢跳,所以出现了跑进沙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正>助跑:1.比比赛的助跑距离多出24步的助跑练习;2.上坡或下坡的助跑练习(选择较小的斜坡度);3.顺风助跑练习;4.不同频率的助跑练习(要求加速上板);5.尽可能大的步长或尽可能快的步频的104步的助跑练习;2.上坡或下坡的助跑练习(选择较小的斜坡度);3.顺风助跑练习;4.不同频率的助跑练习(要求加速上板);5.尽可能大的步长或尽可能快的步频的1040米的行进间跑;6.跨栏跑练习,以发展跑的节奏(跨越低栏);7.在助跑道上的快频率跑结合加速攻板(不做起跳的准备);8.在助跑时加快步频,在最后6步稍微减小步长;9.训练中采用不同的助跑节奏进行练习;10.在助跑中由教练设置检查标记来控制助跑的练习。着地技术:以脚后跟先着地,滚动至全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跳远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跳远助跑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跳远成绩水平.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研究分析得知影响跳远助跑技术的关键因素有:前程助跑技术、助跑距离、最后几步的助跑技术、助跑速度几个方面,通过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分析,得出合理的助跑技术,以期时提高助跑技术和跳远成绩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一、助跑步点不准 (一)产生原因 1.助跑起动动作不固定。 2.助跑节奏和步长不稳定。 3.最后一步起跳脚着板技术不正确。 4.气候、场地、身体状况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跳远教学、训练、比赛中,助跑踏板不准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心理标志点”的方法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助跑踏跳板的准确率,改进和完善助跑技术,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节奏感,消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0.
跳远助跑中的心理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运助跑是跳远教学与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如果助跑稳定、踏板准确,就会增强青少年选手的自信心,并能为强有力的起跳作好准备,从而跳出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青少年选手助跑技术不稳定,速度控制能力差,时空节奏感不强,所以在助跑中出现问题较多。常见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