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意识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小学生由于心智与阅历的缺乏,往往很容易忽略安全问题,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为了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安全意识,教师需要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安全意识,即规范小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加强小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工作、树立小学生对安全意识的敬畏心理、制定适宜于小学生的课程内容、强化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融合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与保护能力以及提高体育运动器材与体育场地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安全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程一直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育技能、培养终身运动意识、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的重要教学形式,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安全意识不强、体育基础知识与能力薄弱等原因,使小学体育专业教学面临更多的教学困难,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尝试利用体育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来,才能真正做好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中,应树立安全意识,因为安全意识重于泰山。做好学生安全事故的预防,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本人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为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也是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再加上体育教学过程中又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充分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能够有效降低小学校园内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此,从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入手,针对如何帮助小学生应对这些安全隐患做简要探讨,从而有效保障我国小学生体育运动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大专院校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大专院校学生安全意识不足等原因,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就需要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注重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大专院校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旨在提升大专院校体育教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王猛 《考试周刊》2013,(94):128-129
学生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血的教训不能不让人深思,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导致事故频发,这恰恰说明学校安全教育存在不足。在中职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救自护的能力。本文主要从体育教学的角度谈谈安全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97):98-99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然而,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广大一线体育教师都要面临的问题。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体育教学经验,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课堂教学的组织、场地的安全保障及异常现象的应急处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课程》明确"运动技能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体育课堂的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安全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极大地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意义,因此体育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体育安全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农村中学,要加强体育理论研究与措施跟进,积极落实相关工作,有效防范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体育课堂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教学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做好体育课堂教学安全工作,不仅可使我们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更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安全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切实做好体育教学安全工作。1.增强安全意识(1)增强教师的安全意识。要做好课堂教学安全工作,教师自身首先要牢固地树立安全意识。我们要  相似文献   

10.
对小学体育学科而言,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安全防护工作,小学体育课程主要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影响,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安全方面进行严格把控,做好相应的措施。本文将针对小学体育教学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的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才仁 《学周刊C版》2020,(1):162-162
对小学体育学科而言,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安全防护工作,小学体育课程主要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影响,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安全方面进行严格把控,做好相应的措施.本文将针对小学体育教学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的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就是让教学发挥其渗透德育的功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现阶段学生都有以自我为中心,贪玩、安全意识差,懒惰、怕苦怕累,不愿学习的缺点。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德育渗透功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德育渗透的功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后,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小学学校在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备上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学校和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的安全防护工作。小学体育作为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主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但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和安全意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安全方面做好应对措施,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本文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与之相关的规避和应对策略,为进一步完善小学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永银 《亚太教育》2020,(4):119-119
安全意识的培养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初中体育教学安全教育问题作出阐述,然后结合笔者的实际经验,针对现存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几点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意识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学校体育极端安全事故频发,给学校体育任务的完成带来许多困难。调查显示,部分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淡薄,学生体质下降,体育教学需要的场所、器械等设施不规范或者疏于管理与维护,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体卫结合不够是导致体育极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降低和避免学校体育极端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分析学校体育极端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以下防范措施:思想上加强安全与防范意识;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学生体能;学校医务部门采取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旨在加强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安全保障,提出向学生灌输安全意识与安全知识、做好场地器材的检查工作、探寻可替代的运动项目、做好运动伤病的处理预案等工作方法,对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构建高职院校体育安全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利于体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有利于学生安全防范习惯与安全素养的养成。在分析体系实施难点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过程的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多以学生身体活动为主.如稍有考虑不周,就易发生损伤类事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体育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发生伤害事故,不仅给小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会使学校体育教学活动陷入一定的困境。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以便提高学校、教师和小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学校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产生,以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吴孝鋆 《家教世界》2013,(9X):186-187
中职体育教学对于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意志和品德,树立生命意识和安全意识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体育学科的独特功能为渗透安全教育创造了条件。本文着重就体育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的具体策略作了浅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