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材料工程类本科生教育如何将课程学习与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是目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及就业的重要问题。应当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实现该专业学生的教育改革:改长时间集中授课为"分阶段集中授课",课程设置"小型多样化",增强实践环节;改集中实习为多点、多部门或多工种实习;让大三学生提前参与研究课题等。这样才能培育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材料类大学生特点,提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举措,主要包括结合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课外科技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强化专业基础,结合专业实践,加强学生感性认识;教学相长,互相结合,增加教师和学生科研成果;等等五个方面,对于提高材料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野外实习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生物学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探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等方面具显著的功能.本文在分析总结当前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改革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我系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实践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课间实习、野外综合实习、毕业论文实习等各个环节,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MIT实践教学及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本科生实验、实习、论文或高级项目,本科生科研、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和学期设置,及F/ASIP、UPOP、MISTI、UROP等创新实践计划.分析了我国高校本科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针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设置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和综合设计类课程,做实实习环节,提升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覆盖面和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设置以实践环节为主的暑期小学期等改革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考虑高师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特点,探讨高师院校电子信息类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通过改革实践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全程化的实践教学、工程师进课堂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金工实习是高校理工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的过程。本文以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承担的金工实习教学为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构建金工实习教学体系,加强理论课程知识与实践、金工实习与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优化教学方法,利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将金工实习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最大化;优化教学内容和考核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金工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教学实践改革,探讨野外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本文从改变野外实习教学组织形式,转变教学思维,注重实习各环节,改革实习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野外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通过野外实践教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9.
华东师范大学通过一系列举措尝试建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即: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恭科生能力培养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建设专家型师资队伍来保障高水平的本科教学过程;通过建设高水平课程、出版高水平教材,为本科生提供充足的学术养分;通过改革实践教学,为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实践机会;通过改革评价方式,激发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提升创新能力的热情;通过广泛深入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展本科生的学术视野;通过师徒制的科研能力训练方式,让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在行动中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实施上述措施后,本科生参与学术活动的意识明显增强,创新能力获得显著提高,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东北石油大学在石油勘探类拔尖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