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陕西红拳的关中地域文化特色进行研究。主要从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拳拳种地域特征、传统继承等诸多方面,突出陕西红拳独特厚重、丰富多元的文化基因,为拓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化生态学原理,立足于原生态红拳不能割裂的“核心物”和“环境要素”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西部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从原生态红拳与现代社会生存需求视角进行调查和探究。研究认为原生态红拳和现代红拳生存方式不同,现代社会表现方式存在“生存与发展”“守旧与革新”“原生态和生存需求”矛盾,研究具体分析现代社会原生态红拳不同层次的生存需求,提出全面贯彻国家相关政策,解决原生态红拳与生存需求矛盾的思考。研究对解决当代社会红拳拳种生存与存在矛盾、拳种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其他传统拳种的现代社会生存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忠毅 《精武》2008,(9):18-18
红拳是流传于西北,兴盛于陕西的古老拳种,注重实战,击技性强,节奏鲜明,结构严谨、朴实、大方是红拳的特点。自清朝中后期以来.陕西红拳主要分成四个流派,即三原的鹞子高三、临潼的黑虎邢三、宝鸡的司宝龙和通背李四。这四位武林前辈,人称“陕西四杰”.他们对陕西红拳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今的陕西红拳不仅以实战性强而享誉武林.更以其历史悠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逐渐被人们重视和喜爱。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法规的日渐完善以及国家、地区传统武术竞赛的日渐增多,古老的红拳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勃勃生机。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针对西部地区红拳传承与发展问题及现状,提出建议:重点保护文化遗产的核心传承人;制定检验标准和细化检验制度;系统梳理红拳的理论、技术体系;完善竞赛制度;顺畅对接、重视新时期红拳传承后继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红拳,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红拳作为“查、华、炮、红”四大流派之一,影响不可谓不广,但要认识真正的红拳,认识红拳的真正魅力,必须要亲往红拳最流行的陕西走一走。  相似文献   

6.
一、举办2020年首届红拳短兵对抗赛为了完整地继承国家级非遗红拳体系的各项内容,由红拳青少年推广交流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红拳高校科研保护推广中心主办,高新区第二十一小学、宣唐书院承办的"2020年首届红拳短兵对抗赛"于2020年11月21~22日在高新区第二十一小学体育馆正式开幕,受邀参加当天开幕式的有:国际武联执委、亚武联副主席、中国武术国家队总领队、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田苏辉,海南省武术协会主席、短兵对抗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怀良,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孙怀玉,武术九段、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陈亚斌,西安高新区二H小学执行校长刘莹女士,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会长邵智勇、副会长兼秘书长田琨,西安外事学院武术系主任廖骅,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党选民、马建昌、孙顺喜、郭茂华、屈建生、铁克信、李全海,红拳青少年推广交流中心主任杨明华、副主任许柯,西安外国语大学红拳高校科研保护推广中心主任卢佳,咸阳红拳青少年推广中心主任申桂永、监事会主席杨朝华等,以及各地红拳传人40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开幕式。  相似文献   

7.
浅谈红拳拳系及其风格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红拳拳系进行了深入解读,并阐述了红拳自成体系的风格和个性鲜明的特点,以使人们能够对红拳进行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陕西红拳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表明:随着"武林大会"的大力宣传和首届"WMA"竞赛成绩的公布,陕西红拳展示了其独有的魅力和实战技击能力;但红拳也面临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濒危状况.建议:建立健全竞赛制度,优化陕西红拳的文化生态,在制度保障下使其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5月份,写了《文化红拳》的稿子,在《中华武术》刊登之后,在陕西红拳圈子里引起较大反响。回到西安,很多红拳的前辈、老师、朋友纷纷和我谈起读了文章的感受,向我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历史资料,希望我能把“文化红拳”这个系列继续写下去。特别是红拳文化研究会的发起人邵智勇先生多次邀我去商谈红拳的发展思路,向我讲解自己多年来关于红拳的心得体会,慷慨赠与了80年代“挖整”时留下的一些珍贵资料,让我感念不已。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了将红拳引入陕西高校武术选修课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期红拳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传承。  相似文献   

11.
技击术是太极拳的精华,没有技击含义的太极拳就不能称之为“拳”,练太极拳只有体用兼备,才可达到武术之上乘。太极推手是练习太极拳技击的一种基本方法,“沾连黏随”作为太极推手技法特点的表现形式贯穿于太极推手的始终,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技法来进一步揭示太极推手之精妙。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动作复杂多变,技法万千,有别于其它体育项目而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给大学生在掌握动作和学习方法上带来一定困难,文章通过对武术技术教学改革的分析,以学生为本,就高校大学生学武术之前,先学“四会”——会看、会听、会练、会复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运动动机对运动行为和表现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女大学生的习武动机对学生掌握武术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女生的习武动机,是摆在高校武术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激发女大学生习武动机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高校武术课的课程建设、武术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对普通高校网球课教法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任林峰 《福建体育科技》2002,21(2):57-58,61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 ,根据网球教学的特点 ,经过研究 ,探索普通高校网球课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规律 ,促进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网球的基本技术和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羽毛球多球训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运动训练学原理对羽毛球的多球训练进行分析,得出羽毛球多球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而且也能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同时,羽毛球多球训练中,其球数、组合、运动时间与间歇时间不同,训练的目的性也不同。最后从生物化学角度简单分析了多球训练对运动在速度及速度耐力方面训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高校乒乓球基础技法训练能够让学生全面认识乒乓球项目,促进乒乓球运动项目的推广和发展。本文对高校乒乓球基础技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基本技法训练的重要意义,同时具体分析了其技法训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定向运动比赛中基本技能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定向运动是1项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通过定向运动的比赛对定向运动的基本技能的运用性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基本技能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为形成1套科学的定向运动训练体系和提高大学生定向运动的技术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