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2009年7月5日《新安晚报》第十三版刊有《“大叔控”的成长》一文,其中写道:“她成功地逼退了上司的老婆,登堂人室,成就了自己的伟大爱情。”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人是我的良师益友,在成长的路上,她一直在默默地关心着我,陪我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愁。(这段换成“在成长的路上,有一个人一直在默默地关心着我,陪我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愁。这个人就是我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好不好?)
  在我遇到麻烦的时候,她总会在第一时间冲出来帮我解决;在我心情低落时,她总会温柔悉心地开导我;在我犯错的时候,她总会语重心长地教育我……这个她就是我的妈妈!  相似文献   

3.
女儿已经上三年级了,她的成长过程也是我思想成熟的过程。从她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教给她如何正确看待周围的人、事以及自己,人应该怎样设计和度过一生,希望她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心智得到同步成长。  相似文献   

4.
抚顺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23年,她是辽宁省首批重点高中,是抚顺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校园占地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有标准的足球场和田径场地,各学科的专用实验室设备先进,新建的综合楼有可容纳二百多名学生阅览室,有文理分科的两个教师资料室,有先进的多媒体语言室,还建有音像资料室、电视控制室、电视拍摄编辑制作室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管理网络。 学校有30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有教师108人,其中有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75人。  相似文献   

5.
对于什么是幸福,每个人有不同的体验。徐泼老师用对专业成长的追求,给出了她对幸福的诠释。徐老师是一位有信念的教师。在她的教学生涯中,追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境界。不只满足于知识、方法、策略的传授,更追求成为学生精神力量的典范。以实现她的学术能力与人格力量共同发展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正光阴似箭,10年前我在中央教科所工作时为《教育研究》创刊25周年组织举办纪念活动的情景还恍如昨天,倏地即迎来她的35周年庆了。如同人的生命成长,杂志已步入中年,更加成熟,正值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我是《教育研究》的老读者、作者,一段时期还有幸参与过一些管理工作。与所有的中国教育人一样,我衷心祝贺她的生日,期待她有更加强盛、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人越懒惰,那么他(她)就离成功越来越远;一位教师越懒惰,那么他(她)离优秀也会越来越远。从事教师职业已经三年有余,在成长的道路上困惑也不少。扪心自问,这几年我有没有成长?有了职业计划后做了哪些事?我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什么?说起来万分汗颜,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三尺讲台有她的身影,深夜挑灯的也是她,为你成绩感到喜忧的也有她,她就是那关爱我们成长的园丁.我们的老师。九月是开学的季节,同时也是这些最可爱的人的节日。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学校的设施早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宏暮一直坚持为教育行业提供最好的电脑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茜茜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女孩,会给任何一个初识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社会性发展上,茜茜又是一个略显吃力的孩子。我们和她一起努力,见证了她的成长和进步。虽然在当时看来,成长总是缓慢的,但现在看来,我们更愿意说:成长是安静的。一、调查——把自己放在对象的位置上通过跟茜茜家长的沟通,我  相似文献   

10.
赛珍珠被喻为"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而她不同时期的中国题材作品也有意识地塑造了众多沟通中西文化的"人桥"形象.她笔下既有矗立于古老时代的桥,也有成长于现代文明时代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桥即人,人即桥.桥与人的形象相互映衬,有力地突出了她一贯坚持的跨文化沟通的思想.赛珍珠寄望于那些文化先行者,寄望于大众启蒙.她的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途径的种种设想既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进程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也显示出她认识问题的前瞻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11.
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与程惠萍老师交往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两样东西在人生成长道路上所产生的力量。程老师一直行走在探索语文教学真谛的路上,因为她心中永远充满着希望;她不断成长着,因为她不断在汲取接纳!从初次相逢于广州到现在,与程老师的相识算算也有十几年了。十年磨一剑,十年时间,她在蜕变,她在成长。  相似文献   

12.
<正>优秀的人可能经常在想一个问题:促进人的成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是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影响人的成长的因素非常之多——有时代的因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因素、个人素质及努力的因素、家庭成员的因素、周边人的因素……因此,我几乎不看名人传记,也不太去探索决定这些名人成长的关键因素。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机遇及方式,每个成功的人的成长方式都不尽相同,世界上可能不存在可以复制用于他人成长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平凡而朴实的农村妇女对大作家莫言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就是莫言的母亲。在莫言的成长过程中,她给予莫言很多生活上的启示,其中有三句话让莫言终身难忘,令人回味悠长。第一句话是在莫言幼年时说的。当时,村子里很多人嘲笑莫言的相貌,学校里有几个霸蛮的同学经常欺负  相似文献   

14.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认知的失调造就了主人公范妮这个人物形象,她的蜕变有自己主动的有意识,也有被动的无意识.同时,新的认知的建构和完善彻底改变了范妮,使她成长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主人.维持无效信念所造成的社会趋同是一个社会的产物,而不是某一个人或一些人的错误.这种社会对人的反作用总是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左右着一个人的思想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5.
赵琳 《西藏教育》2014,(5):16-17
<正>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巨大。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王本华据调查,任教内地西藏班和内地班的老师们有个共同的看法:西藏内地班的学生与内地学生比较而言,在课外书籍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能力及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客 《今日教育》2012,(12):44-45
最近,一位家长在博客中倾诉,“女儿上学一个月,摧毁了她六年的教育观”,她花六年时间力图把女儿培芥成“她自己”。告诉她每一个人都是“一独一无二”的.成长是“三分教七分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是相互尊重”等道理,结果孩子进入小学一个疗,家长与孩子的观念就被完全颠覆。从这篇博客中,编者挑出了两个关键词,“规则”与“个性发展”。在学校的教育中。规则的细化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吗?其实未必,在崇尚自由、个性发展的北美学校,对班。级的制度.学生行为的规定划分得更细.比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室里有指导学生在合适的时间如厕和如何进行早读的。规定;而这些规则并攀会艋抑学生的创造力,反而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问题的关键是规则该如何定。  相似文献   

17.
《钟形罩》是美国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记叙了女主人公埃丝特从高材生一步步陷入精神崩溃的故事。她的成长经历具有代表性,她的成长困境反映出一类人的困境。从原型批评的视角来分析埃丝特的成长,解释她成长经历的代表性以及这种成长经历在整个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中出现的反复性,希望我们能以正常的眼光对待这一类青少年的成长,并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成长标签:叛逆、长大、轨迹她不想做"叛逆"的孩子,她不知道,她的"判逆"其实只是一种成长,她也不知道,虽然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一样,但最后每个人都会长大,都能到达自己想达到的地方。锁日记的心思她出生在春天,所以叫春树,爸妈希望她像春天的花树一样成长。春树就这样长到了十四岁。春天黄昏,春树回到家时,听见妈妈在厨房里打电话,像是打给在外地的爸爸:"房间不让随便进,日记都锁着,还偷偷写小说哦,也不给我看!"  相似文献   

19.
"寻阳"文化在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中一路伴随着师生成长,孕育了独特的洵阳人,她为学校不断注入生命与活力,寓意着学校的教育研究不断自我更新,不断成长发展,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新的自我,致力于关注人的培养与发展。我校以满足师生的需求为本,推出了一系列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20.
教师成长,似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毋庸置疑,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助力教师的发展是上承学校管理、下启学生成长的关键性举措。
  之前,我们都是站在学校的角度,探寻如何从学校管理、制度出发,推动教师的成长。然而,成长毕竟是由内而生的过程,一个人何以进步、何以发展,始终与他(她)自身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