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我喜欢新闻写作的事,还得从我爸爸订阅的期刊《军事记者》(原《新闻与成才》杂志)开始。她不仅是我爸爸的良师益友,也是教我步上新闻路上的启蒙老师。因为从我记事起就知道,1991年春天爸爸到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人武部当专职新闻报道员的那年起,就一把把这本期刊带回家中并对它爱不释手。入伍前,我从爸爸保存完好而且纸张有点发黄的数十期《新闻与成才》杂志和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结业证书,可以看得出爸爸是1994-1996年解放军报社的新闻函授学员。有一次我与爸爸闲聊时听他说,那些年仅焦作军分区系统每年就有百余名人武、专武干部参加解放…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记者艾丰同志,最近到南通市为新闻函授学员讲课,我抓住空隙在南公园饭店访问了他。“艾老师,在您给函授学员讲课之前先给我们上一课吧。”  相似文献   

3.
我叫陶传国,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十二期函授学员。回顾自己一年来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的历程,真的感慨万千,可是不管怎样,我都要以非常愉悦的心情向函授中心的老师们汇报:正是因为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我才从一个新闻报道方面的门外汉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之路,一年来我经过努力,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军事记者》、《前进报》等多家报纸杂志刊稿25篇,这是我想都没有想过的成绩。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来就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任何稿件。记得我开始不停地向函授中心投稿而又屡屡不中时,我的心情是非常痛苦和郁闷的,周围的同志也…  相似文献   

4.
我是沈阳军区某炮兵团一名干部,也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第12期学员。过去,我总期盼自己采写的稿件能变成铅字,一连向报刊杂志投稿20多篇稿件却无一命中。正当我对此心灰意冷之时,师报道干事裴永军同志推荐我参加了解放军报社组织的新闻函授学员学习。当我收到新闻函授中心老师寄来的《新闻写作学简明教程》、《新闻写作初学问答》及《吹毛求疵录》等函授学习教材和学员实习采访证时,心里乐滋滋的。我按照新闻函授中心教务处下发的有关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展开函授学习。在业余时间,我按照所学的新闻理论和函授中心教务处老师的点拨,不断…  相似文献   

5.
我是济南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政治部的新闻报道员,也是解放军报函授中心第11届新闻函授学员。3年来,我共在各级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200多篇,  相似文献   

6.
我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十四期的一名函授学员。今天写信主要是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参加新闻函授的体会和取得的进步。 6月份,结合自己工作的体会撰写了一篇《多给后进战士一些起跳的支点》一文被军区《人民军队》报刊用;《某  相似文献   

7.
光阴似箭,转眼间解放军报第十二届新闻函授即将结束。作为本届函授学员,回想起这近一年的学习历程,心绪难平,真舍不得说“再见”。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参加函授前,我曾多次向媒体投稿,均无奏效。参加函授后,在指导老师的热心辅导下,我已在《解放军报》上稿1篇、《军事记者》2篇、其他媒体20余篇,使我再次激发了写稿的热情,信心倍增,干劲更足。“熊建同志:你好!今编发你一稿,拟发11日军报,寄上大样剪贴,存念。祝学习进步!”这是马厚寅老师于3月7日给我写的亲笔信。捧读来信,令我感动不已。马老师为了一名素昧平生的学员来…  相似文献   

8.
失败是成功之母。确实是这样的,自从我走上新闻报道工作岗位后,曾经写过上千篇作品,发表了300多篇稿件,但是在《解放军报》上还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为了提高自己,我满怀信心地参加了解放军报第十四期新闻函授学习。  相似文献   

9.
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焦作函授站成立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焦作函授站于3月28日在焦作市解放区人武部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基层武装部的150名通讯员参加了这期学习。焦作军分区注重通讯员队伍建设,近3年来他们参加军报新闻函授的学员达400多人次,新闻报道工作一直名列军区前茅。为了巩固成绩,稳步发展,他们不仅在提高老通讯员写作水平上下功夫,而且注重培养后备力量,参加这次学习的通讯员60%是刚拿起笔的新手。(佳庆、德心)襄樊军分区组织三批人员参加函授学习3月上旬,宣传干事金光林从襄樊市汇出了南漳县10名人武…  相似文献   

10.
曾云 《军事记者》2005,(5):72-72
本刊讯报道:新疆哈密军分区为加强新闻报道工作,提高报道员的能力素质,鼓励官兵参加新闻函授班。在《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招收第15期学员之际,该部还邀请第14期优秀函授学员谢天恩谈参加新闻函授班的方  相似文献   

11.
我是15期函授学员,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一年就让我尝到了甜头。且收获颇丰:在中央级报刊上稿14篇。其中在2005年11月3目《解放军报》三版刊登了一篇《为老兵制作“军旅光碟”》的稿子.在省市级报刊电台上稿70余篇。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把我从一个“门外汉”拉进新闻的“殿堂”的。于是.在15期函授学习还未结束时.我又迫不及待义无反顾在10月份报名参加了16期的函授学习。  相似文献   

12.
自从迷上了爬格子,我常常面对自己日渐丰满的见报剪贴本,暗自庆幸自己沾了《解放军报》函授中心的光。其实,当时我并没有函授中心的学籍,只是与《新闻与成才》中的“函授学员之页”专栏交上朋友罢了。那还是在刚入伍不久,一次偶然机会,我看到了《解放军报》上刊登了有关招收第五期新闻函授学员的通知,我心里一阵激动,真恨不得立即就报名参加函授学习。但当我小心翼翼地剪下报名表,端端正正地填写了表格后,被几十元钱的报名费难住了。我的家住在沂蒙山区的一个穷山村里,依靠家里寄钱来交学费不大可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我…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宋功山报道:8月中旬,新疆军区某部组织5名新闻专职人员深入所属单位,对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学习的第15期学员进行培训。年初,这个部队制定出鼓励措施,积极支持官兵们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学习,256名官兵报名参加了第15期新闻函授。为了让学员们进一步掌握新闻写作知识,这个部队组织专职新闻人员进行巡回培训。同时,他们还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邀请驻地报社、电台的编辑、记者来部队辅导,给官兵们传经送宝。培训中,针对学员文化基础好,但新闻知识缺乏的实际,他们结合部队自身特点和需要,采取理论讲解与实践采写相结合的方法,有针…  相似文献   

14.
我是第十、十三两期的解放军报新闻函授学员,曾因此与《军事记者》结下了缘。但由于当时一直在基层带兵,事情较多,尽管在业余时间把所有的教材都认真地学了一遍,但对邮来的《军事记者》大部分没有顾得上细看。直到最近空闲时间多了,我才静下心来,翻开那些尘封已久的杂志。细细品味,似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虽说时间过去了几年,但其内容的知识性并不过时,有很多还正是我近来写稿感到困惑、想了解的东西。这几年,尽管通过函授我学到了不少新闻写作方面的知识,也写过不少稿件,在报纸杂志上也偶有小文发表,身边的战友也夸我的文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曾磊鑫、韦金明报道:日前,驻藏某旅召开2003年新闻工作总结表彰会,该旅政委宋景原和旅长夏怀军亲手为士官报道员晏良缀上金灿灿的二等功奖章。这已经是他在2003年获得的第四项荣誉。晏良2002年开始学习新闻写作,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12期的“优秀学员”。两年多来,他认真研读《军事记者》、《新闻写作简明教程》、《吹毛求疵》等函授教材,虚心向辅导老师请教,积极采写稿件,使自己从一名仅有初中文化的“打工仔”,迅速成长为一名“兵记者”,学写新闻第一年便发表稿件110余篇,荣立三等功一次。2003年,晏良戒骄戒躁,勤奋学习,扎实写…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报道:12月中旬,海南军区某海防团退伍士官、报道员谢大强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商旅报》聘为记者。谢大强1995年12月入伍,自1997年开始在紧张的工作训练之余学习新闻写作。为提高自己的新闻采写综合能力,他先后参加了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中央党校举办的函授学习,刻苦攻读理论书籍,并虚心向编辑记者请教,逐步成为新闻报道的行家里手。他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战士报》发表新闻、文学作品560多篇(幅),3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海南省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谢大强于去年12月初退伍后,正值《商旅报》招聘…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新闻函授中心在河南招生办班的时候,我被聘为课外指导老师,因而结识了许多学员。有的学员原来的基础不错,一经点拨,很快就入了门,上了路;而另外一些学员,基础较差,虽然一样的教材,一样的老师,结果却很不一样。前几天,有位学员来访,并且带来了一些稿件让我“指导”。以往,不管他的稿件水平高低,我都给予热情的鼓励,指出其长处,分析其不足,希望他继续努  相似文献   

18.
5月下旬,山东省陵县人武部为全县人武系统参加军报第九届新闻函授学习的12名人武和专武干部及民兵报道员举行了颁奖仪式,给每人颁发了300元的奖金。为鼓励广大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通讯员积极报名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这个县人武部在今年初专门从以劳养武收益中拿出5000多元钱,为优秀新闻函授学员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并明确规定:凡是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学习的同志,在学习期间成绩突出的除给予报销一半学费外,还要给予学员奖励300元。这一奖励措施实施后,调动了全县人武系统报道人员报名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的积极…  相似文献   

19.
函授中心全体老师:你们好。我是去年底刚从新疆奎屯市驻军退伍的一名战士。在服役期间,有幸参加了团政治处统一组织的《解放军报》第十一届新闻函授学习。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和你们的精心指导,我从一个对新闻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渐渐成为在军内外报刊见稿40余篇的基层报道骨干。退伍回家后,已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我,常常夜深人静之时仍挑灯奋笔整理白天的见闻和灵感。因几篇有深度的稿子发表,我被家乡的一家报社聘为特约通讯员。近日,当收到为我转寄的第12期《军事记者》和第9期《函授学员通讯》时,一股暖流充满了整个心房,真…  相似文献   

20.
新闻窗     
新闻函授硕果丰△河南焦作军分区自年初成立新闻函授中心焦作辅导站以来,127名学员认真学习新闻采写,今年上半年,在全国性报刊刊稿件达120篇。(唐庆佳)△某团对参加新闻函授的63名官兵进行统一辅导,并利用闭路电视、广播等为他们提供发表作品的阵地,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仅7月份,他们就被军内外报刊电台采用稿件103篇。(张正军)△86655部队函授学员、列兵邢喜峰的作品《沂蒙山妈妈》在天津东丽区“军民情”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刘广)△成都军区某汽车团专业军士余中华,参加第七届新闻函授不足五个月,就在报刊上见稿40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