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輪王治國思想得之於大乘佛教慈悲思想和貴霜王朝政治實踐的相互結合,其在中土傳統王權觀之外提供了另一種政權合法性來源。自後趙始,轉輪聖王治國思想獲得胡族政權的認同,成爲胡族政權實現"君臨諸夏"的意識形態工具;自北凉始,石窟成爲輪王治國思想最好的表法載體。水泉石窟主尊的"兩佛并立"模式和胡靈太后的佛教政治理想相關聯,北響堂"高陽三窟"的輪王坐姿正是大乘佛教慈悲思想的表法符號,也和北齊文宣帝的佛教治國方案密切相關。遵循"從觀念到禮俗倫理到藝術遺存"的思想史研究路徑,本文試圖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大小乘佛經是同時傳譯的,大乘思想如何在中國中古早期獲得傳播并扎根,最終成爲中國文化的要素,參與建構和定義了中國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我有關儒家普世價値的觀點,其實也是我關於一個特殊的文化繁榮,如何走向世界的一些感受,也可以說走向張先生刚剛提出来的"後主客"關保中的天人合一的這檬一個基本上的理念。儒家傅統是深涵地方色彩而又不断的走在世界精神文明的發展方向中的。儒家源於曲阜,歷經漫畏的努力,成爲了中原主要的思想學派,深刻的影響了政治、經濟、家庭、社會,爲中國建立了禮儀制度,培養了知識精英,遗影響了世風民俗和執政者的行爲,在延被中華民族歷史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磨减的作用,也是中國人的生活世界中不可或  相似文献   

3.
"四教"經典在春秋後期至戰國峙期所面臨的根本危機,與其説是其文本與儀式的存績問题,毋寧説是其傅習與實踐方法的陳舊、淺俗與偏颇。就《诗》《書》而言,主要表現爲純粹的知識化倾向使其在時用性方面受到質疑;而對於禮、樂而言,則是技術性與形式化的倾向使其不僅無法用以维系宗法觀念,反而成爲贵族炫耀财富、助長欲望的工具。面對这些危機,孔子及其部分後學嘗試通過一種"儀式化"的《詩》《書》微引方式来强化《詩》《書》與當下政治、倫理問题之間的互動關係,同時在理論層面對禮、樂進行一系列新的"賦羲"。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四教"之學的體系,并對漢代經學的發展形成若干影響。  相似文献   

4.
學界對於《詩經》的研究持續了兩千餘載,學者們從史學、文學、詩學、經學等諸領域進行把握,可謂精深而周致.音樂學界通過“歌詞”把握音樂的結構意義,亦有相當收獲.由於兩周不具備記錄音樂本體之旋律音調的條件,這焉後人認知這一時期的樂文化造成局限.音樂學界與大學術界研究《詩經》所面對的文獻具有同一性,由於樂轉瞬即逝的“時空特性”,在缺乏有效記錄手段的情狀下對樂本體深入研究困難重重,只有透過文字去揣測樂之存在以及時人對樂之理解.樂是兩周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所謂《詩》《書》《禮》《易》《樂》《春秋》,爲“六經”之一種.  相似文献   

5.
人們習慣於以"中國"的一頭一尾、即周秦之變與清民之變來建構中國歷史的宏大叙事。似乎中間兩千餘年都處於一種恒常或停滯狀態。這是對中國歷史的一種誤解。從中國歷史的自身綫索來看,起碼應當從五大變局,即周秦之變、秦漢之變、唐宋之變、明清之變與清民之變上,才能有一個比較準確的理解。這需要人們突破歷史停滯論,同時突破歷史進步論的束縛。前者是以後者爲歷史哲學支撑的,後者是以前者爲歷史經驗參照的。但兩者作爲現代歷史理念,都遮蔽了中國歷史的自身特點。中國古代歷史自有變化綫索與動力機制,而中國的現代轉變絶對不是一場突變。爲此,需要在五大變局中展示中國歷史的結構變化與功能調整,從而爲展示中國歷史的真實面貌奠定堅實基礎,爲中國的現代内驅機制進一步蓄積動力。這是當代中國需要確立的一種新歷史哲學,關乎中國的自身發展與人類前景。  相似文献   

6.
十年前,我們合寫《罪與文學》一書,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本書聚焦於罪意識與文學的靈魂維度的考察,試圖通過追問罪意識和文學的關係思考和檢討中國文學傳統的局限所在.在這樣的思考背景之下,西方猶太——基督教的原罪觀和懺悔意識很自然就被當成攻錯中國儒家原善觀和君子自省意識的"他山之石".正因爲這樣,我們寫了第五章"懺悔意識與中國思想、文學傳統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武王克商後,周公營建洛邑時立始祖與直系先王之廟,致政成王後又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制,西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已寓於其中,因而後世或將宗法制度視爲周公制禮作樂的結果。從周公嫡庶之子受土受封及魯公之後屢見弟繼兄位的情形來看,周初時的宗法尚未臻於嚴密,結構也不完整,從中只能觀察到尊尊之義而不見敬宗之義,則宗法制度固非周公制禮作樂的結果,而是經歷了無數嫡庶相争的殘酷現實後逐漸完善起來用於嚴明君統、宗統之界的約束制度。  相似文献   

8.
五四百年之際,本文以有關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典範性的歷史研究與著述爲主綫,試圖通過對學者視野裏的多元而複雜的五四形象與歷史書寫的重訪,來探究這一場中國式的啓蒙運動的歷史動力、思想資源、基本議題與文化及政治後果,進而在個人主義與國家主義、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反傳統與家族主義等多重視角裏激活中國早期啓蒙運動的潜能與願力,來爲重新理解與闡釋五四提供更爲有效而深入的路徑。  相似文献   

9.
正一2002年,我從外地調入清華大學任敎。當我接手第一批學生的時候,我就從敎學檔案中認識了張少。那年他不到20歲,但他作爲中文系學生,卻已經有過在國外進行鋼琴巡演的經歷。這是讓我感到吃驚的。上了幾堂課,我發現,他的興趣遠不止於音樂;毋寧說,他更關注的是圖像。這段時間我主要講授先秦時期的中國文學。爲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我把講課內容放得比較寬,比如第一課講東亞大陸的  相似文献   

10.
中國古代的年終蜡祭是爲傳統的感恩節,其索享先嗇、司嗇、百種、農官、郵表畷、禽獸、坊與水庸八神而祭之,並及先祖、五祀,遍涉天地萬物與祖先神明,體現了先民博大的宇宙觀與仁至義盡的人文關懷。蜡祭之儀節先蜡而後臘,並以田獵之物爲牲,爾後行飫禮而正齒位,目的在於感謝天地萬物神明之恩助有年,勞農以休息之,使明孝悌德行。古蜡、臘分明,秦以後以臘代蜡,漸失其禮,今之臘祭臘八,僅其孑遺而已。西周之蜡祭可據辛鼎銘文得以揭示,祭名本作"罝",主行獵獻牲,其儀節儀注皆與文獻所載密合,這是我們第一次從金文中辨識出西周的蜡祭。周人以行蜡明德,並以仁德作爲作人之標準,祈願以德傳家,萬年爲人,足見西周社會崇德明禮之風尚。  相似文献   

11.
湖湘之學自胡安國以來,可繼承之傳統有二:一爲經史之學,一爲性理之學。經史之學方面,可注意之焦點有二:一在重祝經史之學之當代性;另一,則是於歷史成敗之探討中,着重分析决定歷史發展走向之歷史人物及其影響。至於性理之學方面,則可分述爲二:就哲學系統之建構言,安國之以"不起不滅"爲心之體,"方起方滅"爲心之用,"心"爲無所不有,謂"物物致察而能一貫"有三境,以及合"操存"與"省察"爲一;凡此諸項觀點,確實具有於程颢、程頤之外,另闢一徑之空間。其後胡宏於"生成"義,説"性"之遍在,而仍於"終極"義,釋"性"爲"有限"之論法;乃至主張一切"存有"之内部,皆内涵一特殊之具有形上意義之"存有因素",此一特珠而遍在之因素,與"氣"之形構條件結合,形塑爲"性"、"心"展現於氣化整體之成因,從而有"性無善惡"、"心無死生"之表述,皆是一種企圖於宇宙構成論與存有學方面,向前推進之努力。其發展,并非無成功之可能。而在義理學方面,由胡安國"心"之體、用説,落實爲合"操存"與"省察"爲一;此一路向,發展至胡宏,有"智"、"仁"合一之論,乃至"聖人執天之機,惇叙五典,庸秩五禮"之説,亦是一大推進。所難者,在於其所建立之"心""理"合一之論,由"識仁"始,即須有一"能觀"之位置;此點對於一般儒者而言,不易理解,亦不易掌握。以張栻之爲胡宏高弟而不免爲朱子所動摇,僅殘餘一種"體用論"之諍議;即是顯示此項困難。張栻之後,湖湘弟子有從陳傅良、戴溪游者,而如胡大時,且猶疑於朱子、陸九淵之間;以是於性理之義,其學無得而再傳,亦是實情。故就朱子而言,得吕祖謙、張栻之助,乃其成學之歷程中,屬於積極之因素;然張栻因朱子而受注意,湖湘理學之傳,却亦因朱子、張栻之講論而逐漸模糊化。理學之成系,以歷史發展之結果論,實亦仍止有程朱、陸王之形成對峙,真正具有"導引"之力。故就"理學"之嚴格義言,湖湘之學乃發源於胡安國,拓展於胡宏;其功不專在胡宏。而張栻之不足以繼承其脉,乃湖湘之學雖仍重視性理,却無法形成明確之"學派特質",僅能憑借"議題關注點"之特殊走向,發展成爲地域性學風之原因。唯若就"儒學"之寬泛義而言,則湖湘之經、史,乃至其重視"性理"之觀點,歷元迄明,其風習不少衰,不僅支脉分衍各有傳承,其於南宋所形塑之若干特色,即於其後兼受陽明學之衝擊而複雜化,亦仍有所延續。特須另有大儒,出於其間,將之涵融而出新,乃能見出力量。明末王夫之之崛起於衡陽,於理學另創新局,彼受世變之激勵,由經而史,以之深透於性理,彼之所論,不僅具有一種變朱子之"静態形而上學"爲"動態論"之勢能,彼基於"歷史哲學"之觀點而提出之獨創之"理勢論",乃至於"事變"中見"人物",於"群體"與"個體"之關係中,辨析"事理"與"事理中之義理"之眼光,皆非已有之理學、心學之舊軌,所可概括。此點顯示:南宋以後,湖湘於儒學之積蘊,乃至彼所受多方文化因素之影響,實有其屬於一地之獨特性,值得重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經由中西哲學的宏觀對比,指出華人文化傳統所重視的在“生生之德”,是“天地人交與參贊而成的總體”,而强調人與世界的相互迎向下,而着重在真存實感的根源性感通,而其内聖外王的架構,亦須得置於此來理解。這一生生之德的傳統,它强調的是“我與你”,這樣的主體互動感通、和合爲一。相對而言,西方文化主流傳統所重視的是經由一“主體的對象化活動”對於客觀對象的確認,人之做爲理性的動物,經由“我與你”這樣的存在樣式,而開啓其主智的傳統:再者,作者指出西方神秘主義傳統和中國的生息感通的傳統雖亦有其可會通處,但因爲理性的樣式不同,其中亦自有其異同。又西方近代哲學自笛卡兒(R.Descartes)標識出“我思故我在”以來,便轉而形成一外顯的理智主義傳統,這可以説是西方現代性的起源。經由對比性的思考,我們可以衡定中國哲學中的人文主義和西方哲學中的人本主義之異同。最後,作者指出“覺知”是從“意識之前”到“意識所及”的過程,“覺知”不只涉及於方法論,而且是存有論的問題;吾人經由“覺知”,穿破表象、進到實象,即此實象即是本體。如此之覺知,是一根源性的、實存的、感通的契入,這便是生生之德、存在的道德真實感的“仁”。...  相似文献   

13.
劉志琴 《中国文化》2007,(3):93-113
一、中國文化近代化的起黠   明清交替,是中國歷史的又一次改朝换代,與歷代鼎革不同的是,發生在16、17世紀之交的中國大變動,餘響不絶,進入20世紀後更成爲國人關注的熱點,這不僅因爲推翻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最初是以反清復明的種族革命爲號召,以宗奉明代認同華夏子孫,更重要的是發生在明末的政治、經濟變動與社會思潮,對現代中國的政治運動與思想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  相似文献   

14.
<正>謹以此文敬賀李澤厚先生華誕八秩晉五道與器,乃中國古典思想之重要範疇。道器關係倘觀之以現代知識背景,涉及一系列對立項:本質與現象,理性與感性,精神與物質,抽象與具體,普遍與特殊,一般規律與個别事物。安置於此硬性對待座架,兩端之高低重輕判分甚明,理念高於現實,本質高於現象,一般規律高於個别事物,重普遍而輕特殊,重抽象而輕具體。中國古典思想亦有重道輕器傾向,然以"一個人生"而非"兩個世界"爲基本圖式,以天人偕行、物  相似文献   

15.
《大學》"絜矩之道"作爲治國平天下的基本法則,與孔子及《中庸》所論"恕道"内涵相合,因此受到歷代學者的重視。本文指出,"絜矩之道"或"恕道"根源於孔門對"直道"的理解,并與禮的"施報"觀念相通。而在《孟子·離婁上》中,則演化爲一套以道揆、法守等觀念爲中心的系統的政治儒學。對這一問題的討論,不僅有助於領略孔門政治學説的精義,同時也可以理解其學術演變的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6.
數千年的古老文明造就了中國社會完密的階層,精細的分工,嚴整的制度,繁縟的禮儀,深邃的思想,其社會關係之完善,於先秦時期即已頗具系統。顯然,中國之有社會學是毫無疑問的。昔嚴復、梁啓超皆以中國傳統之社會學肇端於荀子之群學,然而荀子之思想並非其所自創,必有更古老的來源本文通過考辨商周甲骨文、金文"羣"字,從羣字造字本義及字義的發展、中國古人主張人獸之分及相關概念的借用等角度,構建了前荀子時代的群聚與群分思想,最後通過梳理荀子群學思想的特點,分析其群學理論的思想來源及理論基礎,指出其源出周人思想的事實,從而建立了中國社會學思想的完整文脉。  相似文献   

17.
正禮之起也,源於祀,源於俗,源於人之欲,抑源於物之易?論者莫衷一是者久矣。許愼謂"禮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說文》)取諸形符之"示",是深得造字之本。禮必體履以見,康成云:"禮者,體也,履也。統之於心曰禮,踐而行之曰履。"(《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疏引)其見之於體履者,若荀卿云:"禮者,以財物爲用,以貴賤爲文,以多少爲異,以隆殺爲要。文理繁,情用省,是禮之隆也。文理  相似文献   

18.
黄彰健一生勤治經、史,著述豐富。他從1973年起參與臺灣學界"周公是否稱王"之争,相繼發表四篇重要論文,集中討論"周公受命問題",並貫串於他後半生的經學史研究。黄彰健從《尚書·金縢》篇中發掘"周公受命"之義,並會通《尚書》周初各誥,提出周公受三王之命攝政稱王的新説,試圖裁斷兩千年來的經學懸案,可惜立説過於新奇、失之穿鑿,難以令人信服。不過,他通過重新解讀《金滕》《君奭》等經文,證明《大誥》《康誥》各篇"王若曰""王曰"之王確指周公,並檢核《尚書》周初各誥次序、鈎稽周公從攝政到歸政的事迹,爲探討周初重大史事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意見。  相似文献   

19.
趙敏俐 《中国文化》2023,(1):140-157
“禮”的傳承源遠流長,“三禮”中所描述的“禮”,不僅僅是周代之禮,更是自虞夏殷商始、甚至更爲久遠的中華古禮的總結與繼承,是自三代以來的中國早期禮學文明的歷史書寫。這使“三禮”的内容特别豐厚,是我們認識中華民族文化的淵藪。“三禮”所記載的主體雖然是周禮,但它也不是周代禮制的純客觀記載,而是在周禮基礎上的再創造,帶有很强的理想化色彩。“三禮”中包含了先秦思想家對於“禮”的深刻思考,立足於現實又要超越現實的執著的理想追求精神。“三禮”的書寫,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也體現了中國人的文化智慧。“三禮”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禮義文明建構,到今天仍然是取之不盡的文化財富: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新亞書院六十周年,也是新亞哲學系創立人唐君毅先生誕辰百歲周年。我從中大退休有年,今應邀爲哲學系研討會講話,甚感榮幸。對於哲學,我是門外漢,却是愛好之人。今次會議以"中國哲學之新方向"爲主題,我注意到中國哲學之新方向,英文是"New Directions",用多數,也即是説應該有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我現在試從"大學之道"來講中國哲學之方向。一大學之道與中國的經學時代首先,我們講大學之道。大學之道是講大學之理念、大學之目的。《大學》一書中,開卷即説:"大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