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和评价系统理论,对感谢信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揭示这类便条实现人际意义的语言手段。分别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评价系统三个方面对感谢信进行深入的分析,试从这三个方面探讨这些人际手段在感谢信语篇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以"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近年来部分获奖者演讲稿为语料。用Gotagger词性赋码软件和语料检索软件Antconc对所收集的语料根据研究目的进行相应的处理。根据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元功能和评价系统对话语人际意义分析的模式,分析演讲者是如何通过人际元功能中的情态以及评价系统的核心系统——态度子系统来实现人际意义的。从而能够了解演讲者是如何通过演讲内容中情态和评价资源来与评委和观众进行交际,达到说服评委与观众的效果,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实现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评价理论起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它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三大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元功能的发展.评价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把对语言人际功能的研究扩展到词汇层面.传统的教学法忽视了媒体语言的特征和功能,没能很好地实现英语报刊教学的初衷.通过在评价理论指导下的语料分析试图证明评价理论能够揭示媒体语言的人际功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韩礼德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划分了三大语言元功能,分别是语篇功能、人际功能以及概念功能。评价系统则是在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对人际功能的纵横延伸,揭示了多种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包含介入、态度、级差等子系统。本文以英语辩论赛中的冲突话语作为研究语料,探讨其评价资源的分布特征,并为英语口语教学获得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和评价理论在对科技语篇、广告语篇和演讲语篇等各种不同语篇进行人际意义分析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揭示了不同语篇在人际意义实现方式和评价资源分布方面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维护人际和谐是翻译的主要目的之一。文章基于"同情"翻译观、言语行为理论、话语修辞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系统、人际和谐管理模式,以及和谐翻译观等,结合公示语译例,多维度解读翻译中和谐人际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评价系统理论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的新拓展,关注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度等。本文选取奥巴马2012年竞选美国总统连任获胜演说作为语料,尝试运用评价系统理论的态度系统来分析演说中的评价资源,探讨奥巴马是如何在其演说中运用评价手段和方式,表明说话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达到其人际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任何言语本身都充满了人际意义,本论文将以美国历任总统在中国高校所做的演讲为研究对象,以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下的人际功能和评价理论为基础,尝试从实证的角度,以人称、情态和评价为理论切入点,研究政治演讲的人际意义的建构实现方式,并力图探索政治演讲这一体裁的语言特点,以及演讲者如何通过各种人际意义实现的各种手段达到其演讲目的。  相似文献   

9.
叶婧晶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43-44,47
评价系统是Martin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提出的涉及人际意义的理论。其中态度系统和介入系统能很好地运用于分析政治演讲。通过分析奥巴马发表拉登之死演讲中的态度和介入资源的使用情况,试图揭示其交际目的和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薇 《考试周刊》2010,(21):39-41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关于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纯理功能的理论,其中奥运会主题曲歌词的分析能很好地体现人际意义功能。本文主要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角度分析历届奥运会主题曲的歌词,从语气、情态和评价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这一体裁的语言特点.以及说话者是如何通过词汇语法的选择来实现人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功能之一,而语篇实现人际功能的手段主要包括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等四个方面,我们试从这四个方面分析一则公益广告来探讨这些人际手段在公益广告语篇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姜璇  赖婧 《华章》2013,(27)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语言学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其中,语言三大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主要是通过三个语义系统来体现,即语气、情态和评价。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并不是隐形的,本文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探讨在人际功能的三个语义系统中,译者是如何完成人际意义得跨文化建构,并最终实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基础中发展起来的,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属于阐释性研究。它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部分组成,关注的是语篇中的评价资源,包括语篇中可协商的各种态度及这些态度评价的来源。评价理论为我们阐释语篇的人际意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对《葛底斯堡演说》语篇进行分析,旨在发掘其评价资源及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人际功能在语言中主要是通过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评价系统加以体现。涉外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商务英语谈判既是一个以经济利益之争为核心的商务活动,同时也是企业一种承载重要社会功能的对外交流活动。人际功能运用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有效策略包括正确运用婉转和商榷性语气、积极和肯定的情态以及正面及欣赏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15.
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出发,分析唐代诗人杜甫《蜀相》一诗的五种英译文,从中可以看出语气、评价均具有人际意义,并对比了五种译文中人际意义的传达是否到位,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6.
向平  曹世清 《教学研究》2006,(6):518-521
评价理论是在话语基调理论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关于人际意义论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是对话语人际意义研究的新突破.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框架,以英语学习者口头叙事为语料,从主体间立场的角度对英语学习者口头叙事作评价分析,以探讨评价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评价理论获得了国内外的大量关注,它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新发展。评价理论为我们分析演讲语篇的人际意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评价理论角度对奥巴马在曼德拉悼念仪式上的讲话进行分析,旨在挖掘文中丰富的评价资源是如何引起在场者的共鸣,从而达到实现人际意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理论为基础,对布莱尔在欧洲议会上所发表的演讲进行人际意义分析,揭示政治演讲中实现人际意义的语言手段.分析表明在政治演讲中,陈述语气、祈使语气、情态动词、情态附加语、情态隐喻、评价和人称系统等是实现人际意义的主要语言手段,使用这些语言手段能在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达到演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评价理论是在话语基调理论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关于人际意义论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是对话语人际意义研究的新突破。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框架,以英语学习者口头叙事为语料,从主体间立场的角度对英语学习者口头叙事作评价分析,以探讨评价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钟声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10):123-127
文章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为基础,从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四个方面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讲进行人际意义的分析,旨在说明语言的选择和人际意义的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就职演讲这种特殊演讲题材下语言选择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