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李晓菲(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本世纪末,东北亚区域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不断增长的经济势头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为了开发东北亚区域,联合国业已出面协调区域内“金三角”地带图们江地区的开发工作。有关...  相似文献   

2.
梁利人 《记者摇篮》2005,(11):17-21
20世纪50年代.美国沿大西洋中部,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在600公里长、100公里宽的地带,建立了由5个大都市和200余个小城市组成的世界最早的经济区域集群,这些以大城市为中心组成的经济区域,成为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经济区域集群,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区域经济的原形。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市“通过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与外围区域(腹地)发生多种联系,通过对外围腹地的吸引作用和辐射作用,成为区域中心”。经济区域化在我国呈现出旺盛的发展态势,是中国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是大势所趋。在拥有长三角、珠三角两个特大的城市区域后,一些中小经济区域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逐渐形成。随着城市化与区域化的不断推进,这些城市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4.
电力信息化切入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本刊关注的重点之一。为什么在本期予以报道,主要原因是有两点,一是电监会近期发布了《关于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电力 市场运营基本规则(试行)》,《电力市场监管办法(试行)》和《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试行)》等文件,目标直指电力市场这个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而核心的核心是规范电价,这也是我国电改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电力市场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新闻有自己的特性,即区域特性,也就是说区域经济新闻与某一特定区域是密不可分的。从它报道的对象无论是一厂一店,还是一村一镇,基本上都是具体的、单一的经济单位或经济现象,相对而言,它具有典型的微观性。区域经济新闻处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下,与时代同步,不可能孤立静止地存在,所以,还是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6.
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对于人口密集、空间紧张的城市来说,建筑物空调需要的冷热源采用区域集中供给(DHC)是城市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文章就城市住宅区区域供冷供热从技术优势、需解决的问题及落实必要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区域)联合编目在网络环境下成为可能,实体图书馆通过网络建立虚拟中央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编目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联机联合编目资源共享的基础,同时也促进各市(州)、县图书馆书目数据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2002年5月16日至18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地记者在济源市举办了区域经济报道研讨会。有12名同志作了专题发言,有41篇论文作了交流。大家从不同角度,对区域经济报道的规律作了探讨。其主要学术成果综述如下。一、必须正确把握区域经济报道和宏观经济报道的关系区域经济报道是相对于宏观经济报道而言的。区域经济报道和宏观经济报道有两方面的不同。其一,宏观经济报道是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和综述,是对构成宏观经济的各个区域经济的共性概括。它的目的是表现经济发展的大势,而不着意展示区域经济中具有个性特征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浙江省区域经济特色、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经济中专业市场对信息的集聚、流动、传播机制和浙江省行业网站建设现状等问题的分析,建议将行业网站的建设与专业市场的发展进一步结合,将市场的信息集聚优势转变为网站传播信息的优势,从而全面提升浙江经济的国内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毛学农 《新闻世界》2010,(8):117-118
区域经济决策是一种着眼全局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性思考,前瞻性是谋划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性,也是提升区域经济报道价值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江淮时报》"关注合肥经济圈"专栏为例,提出对区域经济前瞻性报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霞 《新闻世界》2009,(8):194-195
经济现代化的地域模式与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观念有着密切联系。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深入研究区域文化,对启动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案例来讨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寻求区域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区域科技期刊如何助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方法】根据区域创新体系的固有特性和科技期刊自身特点,笔者认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可培育区域内的科技期刊,同时区域科技期刊聚集发展进而能够进一步支撑区域发展,达到相互助力、协同发展。【结果】结合兵器领域科技期刊和陕西省军工经济特色,发现兵器领域科技期刊助力陕西省军工经济发展具有特色优势,并提出相互融合发展的可行性策略。【结论】科技期刊服务区域经济创新体系有自身独特的新路径,对兵器科技期刊和陕西省区域经济创新一体化融合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魏宝丽  王厉 《兰台世界》2007,(8S):35-36
一、电子文件中心的定位 电子文件中心是信息化领域,也是档案管理领域一个全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构建电子文件中心要充分依托电子政务网,融入区域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从大的格局审视电子文件中心的定位。电子文件中心应致力于实现两大目标:一是实现资源共享(包括政务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4.
杨开新 《新闻知识》2023,(7):88-92+96
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关键要着力增强区域经济报道的辨识度。增强辨识度是提升媒体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基础,区域经济报道的传播效果与辨识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打造中国经济领域内更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主流媒体,新闻单位可从明晰自身定位、提升内容深度和广度、构建话语体系等维度提升区域经济报道的辨识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合作与信息服务业的关系,阐述了区域经济合作中信息服务保证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合作中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生产力的新飞跃,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区域国土面积约两百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5强,人口四亿五千多万,占全国人口的1/3强,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GDP的30%以上,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长期以来,泛珠三角区域的九个省区在产业发展、交通运输、物资交流、  相似文献   

17.
李文革 《大观周刊》2012,(20):88-88
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和区域经济效益因此.探计二者之间的内在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浙江省16家县(市)区域报中的5家进行调研,归纳总结了制约其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如报业集团和当地党委双重领导体制未能良好运作、人才储备问题日益显露、财政依赖使报业失去了活力和竞争力等,并从报业定位、经营管理等方面,探索县(市)区域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晓刚 《记者摇篮》2010,(1):52-52,51
一年多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规划接连出台。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大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沿海板块再次重新部署。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这些地区的发展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如此果断、密集、大手笔地对整个沿海地区进行全面部署,充分说明活力频现的区域经济正成为提振中国经济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20.
王立新 《新闻界》2007,(2):18-18,51
新世纪之初,报业进入了新一轮的竞争。一些报业集团纷纷开始了跨区域办报,以扩张市场。2003年11月11日,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投资共同主办了《新京报》,开创了我国跨地域办报的先河,也开创了中央级媒体与地厅媒体联合创办报纸的先例。之后,北京上海等地也纷纷创办了跨区域的报纸《京华时报》、《东方早报》。一时,跨区域办报成了报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