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20日是我的生日。在我度过的生日中,大多平淡无奇,荡不起半点涟漪。然而,我绝没有想到,我的第53个生日,居然那么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从那时起,每到自己的生日,我就自然而然地回想起过第53个生日的情景。那一年,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民主德国。8月19日,我们代表团一行6人,离开世界博览中心莱比锡市来到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德累斯顿。次  相似文献   

2.
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雅文 《新闻界》2004,(6):10-11,18
“爱一个人就让他上网吧,那是天堂;恨一个人就让他上网吧,那是地狱。”这句一度流行的网语,决非危言耸听。网络是天堂.在线教育、电子商务、宽带社区等能提供无穷的知识宝藏,令人尽享信息时代的便利;网络是地狱,色情泛滥、黑客猖獗、网上犯罪等.一切现实生活里的阴暗面在网上都有变本加厉的折射。  相似文献   

3.
与时共震     
74岁的时候,库尔特·冯内古特心怀恶意地写下《时震》。在一次自信危机中,宇宙暂时厌倦了无穷无尽的扩展,时空统一体出现故障,每个人、每样东西都退回去10年,不管是否愿意,完全重复10年前的一切:赛马时再押错赌注、再同不该结婚的人结婚、再次感染淋病……一切的一切。冯内古特说:"在这10年重播期,你说不出任何原来10年中没有说过的话,这是绝对的。如果你上一次没能躲过劫难,或者没能救起你心爱的人的性命,那么你仍然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4.
德国《时代周报》以《向德累斯顿学习》为题,呼吁德国联邦政府在对待新纳粹问题上放下党派纷争和偏见,寻找共识烛光,玫瑰,雪地里十指相扣的双手,2012年2月13日,它们成了德国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的符号。并非这里的人们提前过起了情人节——与这座古城承担的历史沉重以及仍然面对的政治纠结相比,情人节这样纯粹的商业噱头庸俗到了无厘头。这一天是德累斯顿大轰炸67周年的纪念日。近6000名头套钢盔、手执警棍的警察,带着高压水枪、催泪喷雾从德国各地  相似文献   

5.
8月20日是我的生日。在我度过的生日中,大多平淡无奇,荡不起半点涟漪。然而,我绝没有想到,我的第53个生日,居然那么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从那时起,每到自己的生日,我就自然而然地回想起过第53个生日的情景。那一年,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民主德国。 8月19日,我们代表团一行6人,离开世界博览中心莱比锡市来到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德累斯顿。次日清晨,正当我完成洗盥,准备去进早餐时,突然传来“笃笃”的敲门声,我们的翻译、民主德国外交部秘书伊伯尔特同志,微笑着走进房内。他手上拿着一束鲜花,没等我向他问候,便用流畅的中国话说:“陆同志,祝您生日愉快!”我心中一怔,继而恍然大悟。真的,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自己居然忘得一干二净!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1月9日播发的《中国仅存的“十八层地狱”将开放》一稿,尽管在“十八层地狱”几个字上加了引号,但仍给人以好象确实存在过“十八层地狱”的印象。在导语之后,第二段和第三段对“十八层地狱”的介绍,就更容易使人感到“确有其事”,至少对那些不大了解或根本不知道“十八层地狱”是怎么一回事的年轻人来说是这样。“地狱”也好,“天堂”也好,都是一种宗  相似文献   

7.
地狱与天堂     
一位一生行善无数的基督徒,他临终前有一位天使特地下凡来接引他上天堂.天使说:"大善人,由于你一生行善,成就很大的功德,因此在你临终前我可以答应你完成一个你最想完成的愿望."大善人说:"神圣的天使,谢谢你这么仁慈.我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信奉主一生,却从来没见过天堂与地狱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在我死之前,您可不可以带我到这两个地方参观参观?"天使说:"没问题,因为你即将上天堂,因此我先带你到地狱去吧."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前的那个冬天,我正在成都府南河畔四川音乐学院那个娇小玲珑的院子里自由自在快乐地学习,徜徉于烂漫多彩的音乐王国的迷幻境地中,心底时时流淌着一种恍若梦中的幸福感。有时我甚至不敢相信,我,怎么就如此轻而易举地上了大学,还上了被称为艺术金字塔塔尖的音乐学院?我入学的时候,甚至连我的被打人十八层地狱的双亲都未获得平反,  相似文献   

9.
名刊要览     
美国《时代》(4月25日) 如果世上没有地狱 基督教通过描述耶稣的殉难和复活,来阐述对人类救赎的观点,即相信上帝的人将得到永生,拒绝相信的人将坠入地狱。但美国牧师罗博·贝尔在其新书中却认为,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相信许多人对大城市都有这样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有一篇文章谈到这种情绪,作者说:"对纽约的爱与恨成了一个不断交替变化着的情绪问题。这种情绪的变化常常发生在同一天。这个地方经常使人恼怒,有时也让人振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取得不可或缺的经验的城市。住在这儿,人们可以放心,一定能持续地面向生活。"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艺术家,把他学艺的经历,对表演艺术的追求,把他从事剧影工作的一生经验的总结,概括地题名为《地狱之门》。这是从但丁《神曲》中引用来的典故。但丁在他的长诗里描写了经历“地狱”、“炼狱”、“天堂”的情景。地狱的入口处写着: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 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一八五九年在伦敦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结尾就引用这位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他向我们指出:  相似文献   

12.
记得《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也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纽约如此,整个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国家。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发达的经济、科技和所谓的"自由价值观"和"美国梦",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13.
田沁鑫当然不光想在剧中剖析表现当下都市人的心理状态,更想通过此剧,进一步对审美标准混乱的都市类话剧创作进行摸索,试图建立新人物形象、新精神气质"哄抬房价、日进斗金的人以后会下地狱,剥削他人、获利致富的人以后会下地狱——本分做事,老实赚钱的人,现在就在地狱。"12月22日,在话剧《大家都有病》的演出现场,这句台词获得了最长时间的一次掌声。  相似文献   

14.
魏燕 《新闻窗》2012,(4):119-120
有一个故事说:美国一个石油大亨死后到天堂参加会议,当他走进会议大厅后发现已座无虚席,没他的座位了。于是灵机一动,他大喊一声,“地狱发现大量石油!”然后假装冲出大厅,会议厅里的人争先恐后跟着跑。  相似文献   

15.
《欢迎来到猴子馆》是冯内古特于196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2017年7月由中信出版集团引入,问世50年来首次出版中文版.这部小说集可谓读懂冯内古特的切口,文章从超现实世界的预见与讽刺、战争控诉与暴力反思、人性的观照与诠释、别具风貌的黑色幽默四个角度来窥探该小说集的出版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村是先锋派作家群里成就突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周渔的喊叫》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收集了《周渔的喊叫》(中篇)、《强暴》(中篇)、《水土不服》(中篇)等作品。他的小说用简单细碎的语言连缀成忧伤的笔调,剖析了现代人对感情的认知方式。在他的小说里,爱情与死亡是两大主题。理想的爱情是美好的,像天堂;但在现实的碰撞中,它慢慢瓦解消散,甚至走向死亡,像地狱。谢有顺在分析北村小说时说他“出示的都是某种爱情的虚幻性和局限性,以及它的绝望本质”。确实,在北村的小  相似文献   

17.
“扫黄”功德无量。我永远这么认为,理由简单明瞭:人类不应堕落,不应向动物回归,特别是在我们这个还谈不上文明化的国度里。然而,前不久的一次旅行见闻,使我对一个常识性问题产生了新的疑问:何者谓黄? 在赴京的8次特快列车上,我随手向邻座借来一本《当今农民》杂志990年2月号。中国是农业国,对国运的关怀自然导向我对农民问题的兴趣,真想知道当今的农民想什么,要什么,于是,便急不可耐地翻看起来。岂料赫然在目者共三篇文字,全是纪实笔调的文学作品。第一篇《当代舞女》,以第一人称采访各色舞女,披露其心态和劣迹,笔调是否定的。第二篇记不确叫什么,好像有“地狱”字样,写的是一些什么人堕落过程乃至  相似文献   

18.
火海     
朋友说,偶尔与某文人有鱼雁回还,随口提过自己的家事。后来,该文人出书,朋友惊奇地发现文人一字不易地引了这一段,连他的真实名字都没有略去--这么若无其事伤害人。朋友说那一刻的心情如同置身火海,他苦笑道:我巴望该书早朽,因为我不想我的私生活遗臭万年。也有一片火海,我刻骨不能忘,是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大公向画师良秀的女儿求欢不遂,恰好良秀又说画不好地狱的烈火罪人,大公遂吩咐安排火场,一声号令:"点火!"他要当着父亲的面,烧死他的女儿。火焰升起,良秀茫然向车子奔去,眼睁圆,嘴吓歪。但又在刹那间,良秀忘却  相似文献   

19.
在狱中,张稼峰三番五次被关禁闭,最长的一次,被连续关禁闭一年零九个月。他只能靠反复回忆以前所看过的几百部译制片,来打发难熬的时光。有一天,院子里传来给劳改犯放的露天电影的声音。这绝对是邱岳峰的声音!他仿佛在地狱里听到了来自天国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云、已踩在脚下。在万米高空中,双莎航空公司的波音747飞机已从北京向西飞去。穿过波斯湾,跨越地中海,向北直上,便到了欧洲最大的航空枢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在法兰克福机场,我和翻译、陪同会合,转机到汉堡。在以后的20多天的时间里,又飞到德累斯顿、斯图加特、海德堡、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波恩等十几个出版中心城市,对二十多家出版社、书店、造纸厂、印刷厂和杂志社进行了实地业务考察,与德国的出版家、企业家、学者、教授、艺术家以及新闻出版局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负责人进行了广泛的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