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莎  黄馨 《大观周刊》2012,(29):64-64
民主化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最终润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是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实现社会的民主与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目标。社会民主与社会和谐共生共存,不可分割,发展民主是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3.
1996年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卡莱 (Jamesw Carey)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了其备受争议的“新闻三原则” ,他强调新闻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 ,成型于特定的历史时刻 ,绝不可与其他相关但不同的社会实践相混淆 ;新闻在哪里及如何生产是重要的问题 ;新闻是民主的另一个名称 ,或者说 ,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 ,就没有新闻得以实践的内在理由———新闻得以实践的理由只能来自它的社会后果 ,即成就民主的社会秩序。① 纽约大学的罗森教授 (JayRosen)作为会议的评议员 ,高度赞赏卡莱的观点 ,认为他强调的新闻与民主的勾连不仅抓住了当代新闻业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保护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民的利益,对于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关系到基层农村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档案“农村经济合同”,不仅是加强农业、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民主管理、监督、民主决策中的真实记录,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政权及农民权益的重要凭证;也是构建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稳压、调节的依据。因为,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没有农民的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高飞 《大观周刊》2012,(9):74-74,91
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的传统理念,而今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的主题,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理想;和谐,不仅代表着安康、富足,更意味社会安宁有序、社会正义和公民权利得到保障;和谐是法的价值追求目标;民主法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谐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和谐社会语义的提出为中国法治主义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高金萍 《新闻记者》2007,(11):49-5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凯利(James.W.Carey)曾经说,"新闻是民主的别称——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在相当一部分人眼中,新闻是民主社会发展的结果,认为"政治民主是(近代)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权利保证";新闻媒体代表的是"第四种权力",承担着警戒和守望社会的职责,发挥着信息功能  相似文献   

7.
信息自由、信息权利与公共图书馆制度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信息自由是人类的基本价值目标。信息权利是信息自由得以实现的基础保障。公共图书 馆制度是民主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信息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俞可平的第一本访谈录《民主是个好东西》在2006年10月出版后,引发了国内知识界对民主问题的大讨论。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中,俞可平又陆续就中国的民主法治、政治改革、政府创新、公民社会和发展模式等问题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便有了现在的第二本访谈录。作者在书中表达了以下几点看法。关于民主与法治。从根本上说,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互为条件,不可分离,它们共同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础。民主的根本意义是主权在民,或人民当家作主。宪法和法律对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民主。因此,法治的真谛在于民主。说有民主就无法治,要法治就不能要民主,这是  相似文献   

9.
张天琴 《大观周刊》2011,(14):189-189
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不仅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重要保障。因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措施,探讨加强和完善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也就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公民参与始终是国家政治系统运行和政治民主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公民对政治系统的这种参与和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仅限于通过一定形式的选举活动来实现,学者大多都将关注点定位在自由选举制度这一代议制民主中最关键的制度安排上,而选举之后公民影响公共政策的参与行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实际上,无论就民主价值的实现和公民权利的行使而言,还是从政策及政策过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上说,公民政策参与都是必要的和意义深远的.与此同时,公共政策过程和公民参与行为都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运行,纷繁复杂.其中近几年公民通过媒体影响我国公众政策的制定,已经成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个亮点,其意义不仅体现了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民主化进程的推进,而且彰显了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对言论权利的享有.  相似文献   

11.
韩玮 《大观周刊》2011,(21):26-27
民主与秩序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民主既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国家的治理手段,民主的政府意味着人民参与国家的治理。合理的民主化能刺激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良好秩序的形成和国家的有效治理,同时盲目的民主化却极易带来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建设目标落空。我国一贯坚持走渐进式的政治改革道路,就是民主的推进要求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素质相协调。实现民主和秩序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罗雪挥  马莉  房一盟 《中国新闻周刊》2009,(33):24-27,28,29
俞可平在他那篇流布甚广的文章《民主是个好东西》里说,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也就是说,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两会”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典型代表和充分体现,而互联网则可以成为中国协商民主进一步发展的试验田。“协商(deliberation)”一直被西方视为“民主”的象征,是民主的“途径”和“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界重新开始关注“协商”与“民主”,尤其是近年来,一部分学者开辟了“协商民主”研究的新思路,引起了我国不少学者的关注。通过新的“协商民主”理论,我国的民主实践与西方有了对话的语境和渠道,这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民主与西方对话困难的问题,而且为我国自身的民主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情爱这东西怪得很,它总是纠缠着一些文学家,也总是纠缠着读者。这里所说的情爱描写,是指情爱行为的描写,如拥抱、接吻、爱抚及其他性行为。实在地说,生活中哪一个正常人没有情爱呢?没有情爱就没有人类的繁衍,当然也就谈不上人类文明。马克思主义经典大师在他们深沉而严肃的论述中,就曾正面地谈论过这个问题。可见,情爱不仅在生活中是必然的,即便在理论上也绝  相似文献   

15.
张艳红 《大观周刊》2010,(41):35-35
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主要是科技领域的竞争,科技领域的竞争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家更需要创新型人才。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一、创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三、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四、大胆挖掘教材空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卞昭 《兰台世界》2012,(25):91-92
人类是经过对黑暗封建专制制度长期抗争,逐渐找到长治久安的民主宪政道路的。在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为中国民主宪政建设作出了重大历史功绩。一、孙中山是中国民主宪政理论的倡导者和奠基人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少数改良主义思想家就开始宣传宪政思想,提出了宪政主张,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又发动了大规模的宪政运动,但都是主张君主立宪,是改良主义  相似文献   

17.
建国已近40年了,我们还没有一部新闻法,如果说过去几十年我们靠“人治”,新闻法的建立没多大必要的话,那么在我国走上依法治国的形势下,新闻法的制定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而且愈来愈显得迫切。它不仅是健全民主政治和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当前新闻改革的实际来看,也是非常需要的。就拿我们企业报来说,它  相似文献   

18.
唐风 《出版参考》2010,(7):33-33
所有的德行,包括为官之德、为师之德、行医之德、行艺之德……都必须以责任为前提,或以责任为载体。人类的理想、目标、道德、纪律,都只能通过履行责任体现出来。可以说,没有责任,就没有一切。  相似文献   

19.
论新媒介与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是人类传播史上一次深刻的革命.新媒介将凭借其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成为人类社会民主的守望者,还是在政府和资本的操控下逐渐成为民主的掘墓人?本文对新媒介与民主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诗来形容眼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时评,可谓最贴切不过了,时评一下子成了香饽饽,不仅各类晚报、都市报开辟了时评专版,就连不少日报也开设了专版,(没有专版,至少也有个时评专栏)。应该说,时评的兴旺是我国民主进程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它为公众语语权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评的兴旺和发展也是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国政治民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