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或者说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当兴趣的对象指向某一职业时,就称之为职业兴趣。加拿大学者将人的职业兴趣分为十种类型,霍兰德则将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划分为六种类型。职业兴趣的品质包括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和效能性。在职业兴趣的培养中。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培养广泛的兴趣;②要有稳定的中心兴趣;③培养现实的职业兴趣;④结合社会、心理、生理等因素,培养职业兴趣。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讨论: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职业选择时更注重未来的发展,同时希望有可靠的劳保,对于声望地位则最不注重;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年薪和职业兴趣类型者中,多数人的职业价值观相似;在辅导员队伍中,社会型者居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自信作为一种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各种社会行为均有重要影响。采用大学生自信问卷和大学生职业兴趣问卷对大学生的自信、职业兴趣及二者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沿海地区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最为自信,他们最感兴趣的职业类型为社会型。大学生自信与其职业兴趣关系密切,可通过自信这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来拓展学生的职业兴趣。  相似文献   

4.
职业生活对于个人、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在兴趣、个性和能力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个体特征,这种差异决定了职业与个人之间必然存在人职搭配的合理性问题。本研究以霍氏六角形职业心理理论为基础,以《霍氏职业心理测验量表》为研究工具,针对不同群体的贵州省大学生职业心理的现状、差异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贵州省大学生职业心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三、职业生涯设计诚然,人们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对职业生涯进程有更多的了解,甚至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但以上描述,终究明辨了个体职业生涯的大体进程。与此同时,人们又发现这样两个事实:第一,虽然通过观察可以勾勒出人们对职业生涯进程的一般状况,但是落实到每个具体的个人身上,其职业生涯及其进程又是充满独特色彩、各不相同的。第二,社会、经济尚欠发达时代,除少数人因特定条件而关注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以外,更多的人常常只能为谋生而求职,谈不上出于自己的兴趣或愿望。对于寻找富有自我成长前景的工作则更…  相似文献   

6.
《中国职工教育》2010,(7):27-27
指社会对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即职业道德的最本质规范。职业道德复;本原则从根本上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7.
职业兴趣是个人兴趣在职业上的体现,是人们对某种专业或工作所抱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兴趣的类型依次为:艺术型、社会型、研究型、经营型、现实型和常规型;职业兴趣的性别差异为,男生倾向于现实型和研究型,女生倾向于艺术型和常规型;职业兴趣的学科差异为,理工类学生更倾向于现实型和研究型,文史类学生倾向于艺术型和常规型。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应紧密结合就业形势,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在大学生现有职业兴趣特点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便于学生未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让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学生科学就业,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影响学生职业兴趣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学生性别、专业、家庭背景以及社会舆论都会影响学生的职业兴趣。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职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相关职业实践活动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人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校期间积极主动地形成科学和稳定的职业兴趣,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9.
李瑛 《中学教育》2009,(7):61-64
德国女孩节:女孩的前程项目(Girls’Day—Future Prospects for Girls),是一项旨在引导5—10年级女孩的职业兴趣,并鼓励她们在科技、贸易等传统男性职业领域实习或就业的全国性活动。这一职业兴趣培养的新模式对解决当前我国普通教育中学生职业兴趣缺乏问题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1.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愿读。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只有当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兴趣,在他们的脑海中把阅读和快乐联系在一起时,他们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人们为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个性倾向,它是制造活动的精神源泉,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系统中一个最现实而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是推动学习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勤奋、刻苦固然重要,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2.
对职业而言,怎样找工作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看清方向和趋势,并为之做好准备。职业方向的选择是起点的选择,职业规划不是寻找捷径,而是冷静地思考自己的起点和目标,进而合理地选择道路。鉴于此,很有必要进行职业方向的探索,促进职业能力的提高,可以从兴趣与职业兴趣,性格与职业性格,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等方面探索职业方向,通过对职业环境的探索对照,逐步明确自己的天赋、能力、职业兴趣,找到专业方向,并锁定行业方向,最终确定人生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一种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且有积极情感色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们进行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人成才的起点。因此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呢?一、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学英语的首要心理因素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有直接联系。心理学把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称为动机,把激起动机活动的外部因素称为诱因。没有内外力量的驱使,学生就不会产生学习需要。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学英…  相似文献   

14.
浅谈职业兴趣的内涵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职业选择需要考虑三个前提条件:即职业兴趣的确定、职业素质的具备和就业环境的准备.而笔者认为三个条件中职业兴趣的作用最为显著.许多研究指出,单独具备职业素质和就业环境并不能决定人职业生涯的成功,任何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关键必须对自己的事业有强烈的兴趣.本文从职业兴趣的内涵入手,尝试阐述职业兴趣的定义、分类、影响其形成的因素,进而探讨职业兴趣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气质的职业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的职业和职位越来越多,大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来选择职业。但社会职业的变化,也促使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对自己、对职业有更具体的认识。每个人的气质特征与其职业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气质对个人的职业活动起着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同的职业对个人的气质特征也具有选择性,因此,了解自己的气质特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它标志着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人们的兴趣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持久的兴趣,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兴趣引导呢? 首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学生的兴趣差异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有的学生对理论学习有较大兴趣,有的学生对生产实习有较浓兴趣;有的学  相似文献   

17.
德国"女孩节:女孩的前程项目",是一项旨在引导女孩职业兴趣并鼓励她们选择在科技等领域实习或就业的全国性活动.针对当前我国普通教育中职业兴趣培养缺失等问题,德国女孩节的活动模式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肢体残疾人职业兴趣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为依据,采用肢体残疾人职业兴趣量表对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肢体残疾人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肢体残疾人职业兴趣各类型的顺序为:常规型C〉现实型R〉研究型I〉企业型E〉社会型S〉艺术型A;不同性别在现实型和研究型上有显著差异,男性倾向于研究型,女性倾向于现实型;不同年龄段总体没有显著差异,而17-29岁与30-39岁、17-29岁与40-49岁在艺术型上有显著差异,30-39岁与50-59岁之间社会型上有显著差异;不同文化水平的肢体残疾人在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且随文化水平的升高得分呈现增高趋势;肢体残疾人职业兴趣各个维度的相关大小不符合Holland的圆形顺序假设理论。  相似文献   

19.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是一种有效的职业指导方法,它有着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测评方法,内容涵盖了职业兴趣、人格、职业意图和工作史等方面的知识。本文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发展、主要假设、职业兴趣类型和现实应用等内容进行简要阐述,旨在为职业生涯咨询与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职业兴趣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职业兴趣理论的引进、职业兴趣测验的修订、中国职业兴趣测验的编制和职业兴趣的应用研究等四个方面对我国的职业兴趣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