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启蒙教育方式,蒙学具有规模化、系统性、规范性的特点,赢得了时人的青睐。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古代蒙学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并且对于蒙学教育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基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启蒙教育方式,蒙学具有规模化、系统性、规范性的特点,赢得了时人的青睐.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古代蒙学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并且对于蒙学教育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基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始于夏、商、周时期,至清代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与完备,当时蒙学教育最为突出的特点体现在教材的完备与多样化方面。文章以此为依据,对清代蒙学教育教材发展状况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蒙学肩负着启蒙教育"、作圣之基"的重任。明代是我国蒙学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对明代蒙学教材、教法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和把握古代蒙学教育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蒙学肩负着启蒙教育"、作圣之基"的重任。明代是我国蒙学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对明代蒙学教材、教法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和把握古代蒙学教育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张静 《兰台世界》2012,(3):24-25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发展阶段,蒙学教育臻于成熟,在继承历史遗产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即是通过对明清时期蒙学教育组织主要存在的社学、义学及私塾三种形式的考察来体现明清蒙学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汉代统治者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重视编写蒙学读物,编撰者多是汉代知名儒者,他们秉持智德并教、德识并举的原则,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识字教育、基本知识教育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融为一体.汉代蒙学识字读本的出版在传承、普及和提高儒家文化和教育上,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后世流传的《千字文》、《弟子规》等中华经典蒙学读本,都继承和发展了汉代蒙学读本的出版形式和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王筠的蒙学教育思想受时代局限,没有完全从传统蒙学教育思想中脱离出来,但他对传统蒙学教育的单调、枯燥、乏味思想所作的改进和努力,对蒙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体现出突破时代的特点,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9.
杨晓光 《兰台世界》2014,(10):93-94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源远流长,承担着启蒙和养正的职责,在文教盛行的宋代,蒙学教育更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就宋代新编童蒙读物进行了研读,以期有助于人们对传统“蒙以养正”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张岩 《出版参考》2017,(12):22-25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中,蒙学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以《三字经》为代表的经典蒙学读物更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千百年来,这些书籍在启蒙益智、传播思想、传递知识等方面发挥重要功效,其蕴含的教育思维、体现出的做书理念,至今仍对教育工作者和童书出版者具有影响,并能够进一步产生启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源远流长,承担着启蒙和养正的职责,在文教盛行的宋代,蒙学教育更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就宋代新编童蒙读物进行了研读,以期有助于人们对传统"蒙以养正"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张祎 《科技与出版》2021,(3):152-156
结合幼儿教育理念,探究明清时期蒙学出版物中手绘插图的设计出版,诠释蒙学出版物中插图对儿童启蒙教育之作用.明清时期,蒙学出版物插图多为手绘,风格简单纯朴,蒙学出版物具有强烈的传统艺术与浓厚的文学色彩相结合的特征,较现在蒙书插图电脑绘制合成来看,手绘制作反而更具有“形神兼备”之处,可见其存在的“耐心”和“爱心”情怀,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祎 《科技与出版》2021,(3):152-156
结合幼儿教育理念,探究明清时期蒙学出版物中手绘插图的设计出版,诠释蒙学出版物中插图对儿童启蒙教育之作用.明清时期,蒙学出版物插图多为手绘,风格简单纯朴,蒙学出版物具有强烈的传统艺术与浓厚的文学色彩相结合的特征,较现在蒙书插图电脑绘制合成来看,手绘制作反而更具有“形神兼备”之处,可见其存在的“耐心”和“爱心”情怀,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纲鉴纂腋三千字文注》是一部历史类蒙学读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漳州乃至闽南蒙学的发展水平。其书由清代名士高士奇作序,曾任古田教谕的叶二涯为之作跋。该书特点是"循史而述,重在讲史",用韵考究,具有地方方言特色,是研究闽南蒙学和地方文献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5.
李远  王惠敏 《图书馆论坛》2001,21(5):113-114
我国有丰富的古代蒙学图书资源。讨论了古代蒙学图书的类型、特点、形式,介绍了古代蒙学图书的整理情况。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蒙学教育也由传统走向现代,逐步向小学教育转型.在外来学制备受推崇的大环境下,清政府试图通过调节实现既有学制与新式学制的对接来实现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蒙学教育也由传统走向现代,逐步向小学教育转型。在外来学制备受推崇的大环境下,清政府试图通过调节实现既有学制与新式学制的对接来实现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子冶 《出版史料》2003,(2):124-128
我国普通教育教材改革的尝试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被称为第一套的由南洋公学师范生陈懋治等编的《蒙学课本》,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它虽称“蒙学”,并不是给没有读过书的儿童用的,很少听到被其他人采用;而且三册书现在仅能见到两课被转录的课文。次年,无锡三等公学堂俞复、丁宝书等编辑的《蒙学读本全书》,因文明书局出版后,适逢开始兴学,流传有相当年份,在教科书出版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但究竟年代久远,人们不容易见到,只能从张静庐辑注的《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蒋维乔文章的五十多个宇中了解大概,难以研究。现在请子冶先生将《蒙学读本全书》卷端的序和编撰旨趣整理发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于歆 《兰台世界》2015,(5):43-44
房秩五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他始终以"开通民智,救亡图存"为宗旨,积极倡导新文化、宣传革命道理。他在批判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同时,提出了蒙学教育的具体措施,主张以完善、活泼的管理手法为祖国培育大量人才。  相似文献   

20.
房秩五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他始终以"开通民智,救亡图存"为宗旨,积极倡导新文化、宣传革命道理。他在批判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同时,提出了蒙学教育的具体措施,主张以完善、活泼的管理手法为祖国培育大量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