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与孩子交流,或表扬、或批评、或指导、或期待,用语要亲切、清楚、干净利索,这样家长的话语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并接受。但有的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语言不太"利索",往往在对话结束时带有一个伤害孩子的"话尾巴",这会让孩子难过难堪。不信你听——  相似文献   

2.
孩子越长越大,遇到与孩子同龄的家长,通常彼此张口的第一句话便是问:你家孩子现在在上什么"班"?是啊,在这个社会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从幼儿园开始,没被家长拎着赶着上过十几种班的,简直就是寥寥无几. 虽然社会、学校、家长都异口同声地说要实施"素质教育",一再呼吁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实际上谁也不甘落后.  相似文献   

3.
有些孩子因为要完成老师和家长的作业,而不得不经常"开夜车",对于这样的做法,有的家长不仅不制止,反而还会在一些场合,家长们把这作为孩子学习是否刻苦的一个标准来比较.甚至有一些家长逼迫孩子"开夜车",孩子反抗时家长就拿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的正确.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讲,是没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4.
几岁的孩子就对父母(包括祖父、祖母)产生反感的,不是多数.即使有,那种反感也不属于"生理反应"或"心理反应",大多属于浅层次的反感.如家长对孩子"管"得太多或太琐碎,太简单或太粗暴,限制了孩子的游戏自由.  相似文献   

5.
"玩"是孩子的天性,"学"是学生的本职。家长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尽情地"玩"数学,使孩子感觉到数学确实好"玩",让孩子在。玩"中增长知识,张扬个性。讲一讲"数学故事"。数学故事包括数学童话、数学趣闻、数学史实等。比如,家长可以在数学教材、报刊杂志中收集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或数学领域的重大发  相似文献   

6.
责任和幸福     
案例中的小王同学是一个让家长"无奈"、让老师"头痛"的典型"差生",但老师始终没有放弃他,而是积极地与家长沟通,和孩子交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制定学习计划,最后孩子终于"脱胎换骨",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成绩.教师也在此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为人师的责任和荣耀.  相似文献   

7.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有多少个家长就有多少种想法,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如何将家长们"拧"在一起?我努力通过沟通和交流影响家长,使家校认识统一.……  相似文献   

8.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各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  相似文献   

9.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各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  相似文献   

10.
章高祥 《江西教育》2022,(13):57-58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孩子教育不能靠"大棒""小棍",也不能靠"怒发冲冠""恐吓".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告诉家长们:"不同的孩子,心里都有一把锁,你要读懂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沟通"?沟通,也就是交流,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碰撞.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要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也要使家长"亲孩子之师,信孩子之师之道",成功地发挥家园教育的合力,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因此,教师也要注重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无论采取什么沟通方式,都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孩子的责任感、拓展他们的经验,幼儿园会布置一些"亲子小任务"让孩子回家完成,形式有手工操作、材料收集或交流后的书面记录等。面对"亲子小任务",不少家长认为"太难了,孩子做不来,家长吃不消"、"孩子越帮越忙"、"我从不管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独立"……幼儿园的亲子小任务似乎成了家长的负担,这并不是幼儿园教育的初衰。那么,让我们一起试试"完成任务五步走",在愉快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进步!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之友》2013,(Z1):21-22
如今的生活中,教师和家长都比较忙,很难及时地面对面沟通。如果班主任创建家长QQ群,倡导班级内学生家长加入这个网络"圈子",家长就可以很方便地与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家长之间也能相互"支招",教师与家长都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情况。通过家长QQ群,教师或结合班级事务,或结合学科特点,向家长提出在家辅导学生的建议,指导家长认真分析、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家长则可以从教师那里及时了解到孩子各方面的状况,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家长QQ群,家长即使不到学校,也能够与班主任、任课教师面对面畅谈。召开一个"网络家长  相似文献   

14.
学校与家长沟通主要通过家长会、电话联系、家访等形成.单纯进行这种"事后型"的传统家校沟通方式显然令家校双方感到力不从心.班主任要管理数十名学生,时间、精力都有限,很难做到适时与几十名家长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家长想要真正接触到孩子在校园里的成长"脉搏",只能在晚上给老师打电话,但是家长也考虑到老师不是只教自己一个孩子,而且也有自己的生活,所以认为电话打多了也不合适,双方常处在一种信息严重不通畅的矛盾境地.这学期,我校在全校推广使用了"家校沟通反馈表",这一举措给班主任工作搭设了很好的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15.
开展引导孩子关心他人的讨论,让家长们充分发表意见,广泛交流"高招",实在是当务之急. 引导孩子去关心他人,很关键的一点,是家长要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去影响带动孩子.  相似文献   

16.
初为人师的我与孩子交流并不困难,因为我仍可算作一个"大孩子",但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却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7.
<庄子·知北游>中有一句话,"初生牛犊不怕虎",意即孩子或青年人做事很少顾虑、敢作敢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孩子,一到陌生人面前就胆怯、害臊,不敢接触新事物,或者畏畏缩缩不敢加入到小朋友的游戏中去. 显而易见,这样的孩子,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也让许多家长朋友感到忧虑.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改变这种状态,成为大胆的"小牛犊"呢?笔者结合多年教育工作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质量立校 一所学校之所以能赢得社会信任,获得家长的认可,使家长放心让自己的子女在这所学校就读,首先看中的是学校的质量,其内涵包括管理质量、教学质量、服务质量等多方面.诸育并举,德育为先.在家长的头脑里,孩子的思想品德是第一位的,成绩不好是其次,最多是"次品",然而思想品德不好却是"危险品".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如果学校没有严格到位的管理质量,学生整天松松垮垮,不求上进,或上网打游戏,或游手好闲,打架斗殴,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将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静待花开"成了一个热词,常常用在家庭教育方面.但是很多家长误解了这个词的内涵,一般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就是"无为",家长啥也不用干,等着就行,到时候孩子自然会开花的,最终导致把对孩子的放手教育变成了放任甚至放弃;第二个误区就是执念,孩子一定会开花的,结果孩子偏偏长成了小草、大树,没能开花,与家长的期望背道...  相似文献   

20.
不少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于老实,因为过于老实的孩子容易吃亏受骗,但又希望他们拥有老实孩子的那种高洁品行,那么应该如何教育呢?这时,有些家长往往干脆就教育孩子做个纯粹的老实人,不让孩于沾染一丝"社会浊气";也有一些家长有意识教导孩子学成人的"成熟",宁愿孩子"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