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炎冰 《钓鱼》2005,(22):11-12
浜,小河。但只有江南才把小河叫作“浜“,如京剧《沙家浜》。自常州以东,南讫太湖,北至长江,水网密布,沟渠纵横,凡河都称“浜“。上海人把浜分得更细死浜、活浜、东浜、西浜、大浜、小浜、长浜、短浜、断头浜、野浜、放养浜等等。或以方向,或以宽窄引伸为地方名:以水的通畅与阻断、养鱼与不养鱼区分其性质。江南有河道养鱼传统,放养浜是指粗放养殖,放一些鱼苗,有饲料就喂一点,没饲料就任其自然生长的河道。水面承包后,作为家庭副业,村前村后的小河用竹制鱼栅隔开,这一段是张家的,那一段是李家的,长的一两千米,短的几百米。由于承包期长,又是行船和水源所依,捕捞:下尽而有遗留的大鱼就成了都市钓鱼人的乐土。  相似文献   

2.
宿含雨 《钓鱼》2014,(20):22-23
野钓用碎屑状的麦麸、菜籽饼、豆粕打窝,避免不了闹小鱼,改用碎米、玉米糁、小米和干的颗粒饲料,小鱼就少了。窝料越细,小鱼闹得越凶。商品饵诱钓结合,不打窝了,但粉饵溶散了、雾化了招来小鱼封锁,甚至钩都无法沉底。养殖水面在被承包前小鱼种类多、品种杂,主角是罗汉、棒花鱼、黄鱼和鳑鲏。水面承包后以上几种鱼少了,湖泊、放养浜闹小鱼主要是白鲦。  相似文献   

3.
宿含雨 《钓鱼》2012,(2):24-25
风呼啸,最低气温降至-4℃,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已无人用手竿钓鱼了,原因是鱼在深水,竿短水浅够不着。很多时候,从上午守到傍晚,没见浮标有丝毫动静。精养池塘、用鱼栅隔成养殖水面的放养浜鱼密度高,可是天寒水冷,鱼聚在哪里不知道,钓点偏过两尺也会钓得没有脾气。  相似文献   

4.
东乡县钓鱼协会,有会员160人,分设19个钓鱼小组,垂钓活动很频繁。但是,近年来,由于农村自然水域开发承包水面逐年扩大,可随意垂钓的水面不断缩小。少数未开发承包的山塘、溪流、小港,由于农田施用化肥、农药过量的影响以及一些不法分子滥炸、电捕鱼,鱼资源特别少。垂钓者自费到养鱼塘去钓,鱼价高,资金承受  相似文献   

5.
冬钓蚌底鲫     
赵进 《钓鱼》2009,(4):28-28
浙江的宁绍平原河网发达纵横交错,湖泊众多,星罗棋布,农人多承包来养殖淡水珍珠。农人的主业是珍珠养殖,河中有时兼养一些鲤、鲢、草鱼等鱼类,但数量不多。有的则干脆不养家鱼,让河中野鱼自然繁衍,随时抓捕,故此类河中鲫鱼稀少,杂鱼众多。养殖淡水珍珠的河道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水浅,冬季一般水深只有五十厘米左右甚或更浅。  相似文献   

6.
管察 《钓鱼》2010,(5):6-7
在台湾钓手参加大陆钓鱼比赛以前,钓鱼人用什么饵钓鱼主要是根据鱼的食性,就地取材。但各地饲料不同,鱼养成了喂什么就吃什么的习惯,所以同一种鱼在不同的驯化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吃食倾向。例如草鱼吃草,然而在喂麦子、玉米、麸皮、  相似文献   

7.
严实 《钓鱼》2010,(9):18-19
5.钓慢鱼 钝些好 因为鱼种杂,密度有限,水库、湖泊、河道、野塘休闲钓鱼都是搓饵钓底,对浮标的要求就不同于池塘了。  相似文献   

8.
刘德 《中国钓鱼》2005,(5):65-65
昆明东郊有个两面寺村,因村口一座一面供观音、一面供关帝的小寺庙而得村名,村庄旁边有个小型水库,面积不大,也就是七八十亩水面,平均水深在3米以上,最深处约7米,十多年都未曾干涸过,由一位姓牛的退休老师傅承包养鱼。由于水质好,加之一直不投放饲料而是任鱼自然生长,所以库中的鱼肉质鲜美,且劲道十足,吸引了大批钓友来此垂钓,不时有十来千克的鲤、草、  相似文献   

9.
公园中非承包的池塘具有鱼杂、底“脏”、水面大的特点。在冬季的江南,钓这种塘就更需技巧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入秋后一般水库已完成农田灌溉任务,水位相对稳定,鱼类又需要大量进食储能过冬,此时是垂钓的大好时机。水库垂钓同池塘、河道垂钓相比,钓位的选择要难一些,别看水库偌大的水面,拥有较长的水岸,可真正地找个能上鱼的钓位,还真不容易,因为水库的水面宽阔,鱼类活动的范围大,而鱼的密度相对较小,然而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鱼群的踪迹不容易寻找。另外,水库面积大,鱼的种类繁杂,即使有人承包,却很少投食喂养,鱼的胃口不易摸准,因此没有人敢肯定在什么钓位、用什么饵,保证上鱼。还有每一个水库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特点;有天然形成的、人工开采…  相似文献   

11.
复合饵     
张炎冰 《钓鱼》2013,(4):14-14
鱼饵味、形、态缺一不可。池塘喂麦麸、菜籽饼、米糠等碎屑状饲料,用麸类饵,喂麦子、玉米等颗粒状饲料,则用米饭粒、浸胖的麦粒、玉米。不喂食的自然水域就近取饵,蚯蚓、水蛭、蚱蜢、虾、面团、煮熟的红薯等。钓缺少生活经验的幼鱼、小鱼用薯类饵,雾化招鱼,拉饵制胜。钓成品鱼因鱼择饵,味对了形不对,形合适味不对,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传统钓鲫饵传统钓,多是在自然水域和半自然水域(笔者对稍加改造、有人管理但不喂饲料的天然坑塘、旧河道的称谓)进行。虽不免碰上鲤、草等鱼,但绝大多数是野生鲫鱼。因此,在饵料配制上宜以广谱性的钓鲫饵为主,特别要在色、形、味、活上狠下功夫。饵料只有合乎鱼的口味,对鱼才诱惑力强,才会聚鱼前来进窝和吞饵上钩。一、诱饵。诱饵的主要目的是把鱼从四面八方引诱前来聚拢窝点,因此,在配制诱饵时应在"香"字上狠下功夫。但香气是虚的,可闻而不可食。北方钓鲫鱼常用的主要诱饵有酒泡小米、碎大米、玉米掺、芝麻粉、豆饼屑…  相似文献   

13.
严实 《钓鱼》2010,(16):14-15
13.有鳞鱼爱吃香 鱼生活在水里,当然以水生动植物为食。然而由野生到家养,鱼的食性变了,如四大家鱼中的青鱼在没有河蚌、螺蛳的池塘改吃饲料了;在不喂草的池塘,草鱼吃麦子、玉米、菜籽饼。按我国的养殖习惯,池塘主要养殖有鳞鱼,喂粮食类饲料,所以池钓用商品饵,以香为主。  相似文献   

14.
张汉臣 《中国钓鱼》2001,(10):14-15
在池塘、湖泊选择的钓位要靠打窝来进一步诱鱼集中,而溪钓冷水鱼的选窝是在河道流径中自然形成的,鱼喜欢停留和利于捕食的段和线、片和点。 低温、清洁和高溶氧水质是冷水鱼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在雨量充足、植被丰富和森林茂密的山区得到了尽善尽美的保障。低温使得微  相似文献   

15.
硬饵     
张炎冰 《钓鱼》2011,(19):21-21
硬饵钓饵的软和硬随鱼而变,因口而异。吃惯了颗粒饲料的草鱼、鳊鱼,一听到投饲机的声音就上浮,不等饲料下沉水底在半路上就截住了,吞下去的都是还没有软化的硬饵。一些喂玉米、麦子的水库也是这样,干硬的饲料刚沉至水底草鱼就来了,吃的是硬饵。处于饥饿状态的鱼都会吃硬饵。  相似文献   

16.
青海裸鲤     
小溪 《垂钓》2001,(6):29-29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河流湖泊众多,水面类型多样,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鱼类为鲤科裂腹鱼亚科的冷水性鱼。主要鱼种有花斑裸鲤、青海裸鲤、光唇重唇鱼、哲罗鱼、条鳅等40多种。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水域垂钓的选位,《中国钓鱼》刊登的文章中阐述得很多,而如今各地的渔业养殖发展都比较快,这就使自然水域变成了半自然状态,垂钓的新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许多湖泊水库中开辟了网箱养鱼,在这样的水域垂钓,一味地按原始积累的经验,日鱼获量就会明显下降。1989年底以前,我们常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水库垂钓,每次出钓选择钓位是水库的湾子或汉口处,日钓获量都比较丰厚。1990年以后,由于斋堂水库在距岸边100多米的水面放置网箱养鱼,结果是无论湾子还是汉口,日鱼获量明显下降,只有尽量将海竿投近网箱,才有所获C1993年以后…  相似文献   

18.
很多湖泊水库,由于建库年代久远,水底腐殖质和有机物较多,加之日复一日的沉淀和积累,使水下形成了很厚的淤泥。特别是历史悠久的湖泊和水库的老河道(未建库时就有的旧河道)既是窝藏大鱼好地方,又是淤泥深厚的地方。平时用手竿钓鱼尚可,一旦使用海竿炸弹钩钓鱼时,会因铅坠和团饵的重量关系,使钩饵铅坠陷入泥中,失去了诱鱼的效力。如何在有淤泥的钓点钓鱼?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的钓迷。笔者根据过去的垂钓实践总结出:有淤泥的钓点同样可以钓获鱼。但必须方法得当,确保钩饵不陷入泥中,你就成功一半。这三种钓法,具体如下:一、使用轻坠。在原来正…  相似文献   

19.
一、将鱼引开法 在窝外的水面上,顺风撒一些糠麸、面包渣一类的漂浮诱饵,借助风力,慢慢(徐徐)地漂走,诱使中、上层小杂鱼随风抢食游离窝点。大鱼在底,底窝就能发挥作用,自然容易吞食钓饵了。 二、以鱼制鱼法 1.放生法:当钓到小杂鱼后,小  相似文献   

20.
张之晔 《钓鱼》2014,(2):20-21
平均气温lo℃以下。在粗放养殖和投入鱼苗后不喂食。任鱼生长的湖泊、水库、河道.用商品饵搓饵钓底狩鲫鱼,一天收获2.5千克已经很不错了。冬天鱼潜深了,湖泊水浅.用6.3米竿抛钩,水深不超过1.4米,从9时至12时枯守3小时无口.此后才有零星上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