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网络跟帖题1.(浙江金华)许多网友读了这篇文章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选录两则,请你也跟着发一则帖子,别忘了给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昵称哟!(不要用真实的姓名)(4分)网友精彩发言帖子一网友昵称【小桥流水】发帖时间【2007-5-2820:02】内容:烧完了石油和煤,我们应该烧什  相似文献   

2.
"对不起安尼和各位网友.我报名考博了!"这是2005年我在一个著名的论坛上发的帖子,我是在调侃我的一位叫安尼的网友以及他的帖子。如今那个论坛已经不存在了,然而,我却  相似文献   

3.
对不起,要告诉你一个悲伤的事实:镜子中你的样貌比你的真实长相好看30%,也就是说,实际上你比你以为的,要丑30%…… 这个残酷事实背后的科学依据叫"曝光效应",也叫"多看效应".如果一件事物经常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对它越熟悉,就越有好感,因为人会偏向于自己熟悉的事物.你对自己的脸再熟悉不过,自然会越看越爱,越看越好看.同...  相似文献   

4.
正在这里,我们需要你的operation,来维护论坛的基本秩序在这里,我们需要你的idea,发起话题讨论并与网友互动在这里,我们需要你的edit,推荐精华帖子给栏目编辑我们需要这样的你我们需要专业的论坛版主,更需要负责的网络编辑也许你不是专业的编辑,但你有机会成为我们的特聘编辑你愿用心付出,我会用薪回报所有的欣喜,等你来体会,快来报名当版主吧!你用心付出:(1)熟悉论坛操作,通过回帖等方式和网友交流,解答网友的求助和疑问。(2)定期组织网友开展话题讨论,引导论坛用户参与话题讨论,激发潜水用户探讨帖子主题,活跃版面气  相似文献   

5.
周俊根 《初中生》2007,(34):23-25
[典型试题] 许多网友读了这篇文章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选录两则,请你也跟着发一则帖子,别忘了给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昵称哟!(不要用真实的姓名)(文章略--编者)  相似文献   

6.
正3月3日,网友"蒋子涵"在人人网上发帖称:"帮爸爸朋友的孩子做简历……幼儿园升小学的简历!"并附上了她所说的简历(部分)。她在帖子中感叹说:"看着这幼儿园的孩子……我都自惭形秽了……"该帖子被网友转发到微博上,引起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称:"输在了起跑线上。"网友质疑称这种教育太可怕了。我们总说"把童年还给孩子",可看到  相似文献   

7.
前些时候,有位叫verybeautiful的网友在K12教育教学论坛发了一个题为《教师,丢掉你的怨妇情结》的帖子,引起一阵不小的波澜,鼓掌叫好者有之,讥讽批评者有之。帖子不算太长,全文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7,(10)
一、网络跟贴题(浙江金华)许多网友读了这篇文章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选录两则,请你也跟着发一则帖子,别忘了给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昵称哟!(不要用真实的姓名)(4分)  相似文献   

9.
周俊根 《初中生》2007,(12):23-25
[典型试题]许多网友读了这篇文章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选录两则,请你也跟着发一则帖子,别忘了给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昵称哟!(不要用真实的姓名)(文章略——编者)  相似文献   

10.
一、网络拜师由来   朱永新教授、李镇西博士创建的“新教育在线“,以其崭新的教育视野,独特的网络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教育工作者.2003年10月,张万祥老师在新教育在线班主任论坛发了一个帖子:《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我当时并未在意,只是随意地回了个帖:“用心教育,契机俯拾皆是“.没想到接下来几月,张老师的帖子一发不可收,汪洋恣肆,浩浩汤汤.当我重新审视张老师的时候,论坛里许多网友已经聚集在“创新艺术“的周围,有复制下载的,有整理打印的,还有的不吝力气把张老师的有关文章复制在一个帖子下,便于网友浏览下载.许多网友,先是关注、等待、期待,接着便是学习、感激,最后是直接呼喊:“向张老师学习!“提出让张老师收徒弟,而且附和者甚众.……  相似文献   

11.
最近微博上的一个帖子很火,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其实内容很简单:你有哪些事瞒着爸妈?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却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和评论。网友小爱说:"爸妈,从前我一直想着要长大,长大了进500强公司工作,衣着光鲜靓丽、工作  相似文献   

12.
网络永远是喧哗与骚动之所在,尤其是在年关将近的时候。在K12班主任论坛网友笑飞刀的一个置顶帖子《2004,我有一个心愿》里,大家的期望居然出奇的一致——涨工资!涨工资!涨工资!而在教育在线教师之友论坛里,网友李好的帖子《教师涨工资了,人均700~900元》也一石激起千层浪。可靠的结果终于在月底出来了:小规模调资。但据说公务员的调资幅度要大得多,于是各大教育论坛群情激愤。“不患寡而患不均”,看来老祖宗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13.
【路子对你说】偶然在某网络论坛看到一个帖子,标题是我要回到1997年了,真舍不得你们。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游戏帖,发帖的网友用穿越的玩笑逗人开心,没想到同样抱着玩笑态度的跟帖非常多。有的跟帖很搞笑,有的让人读着读着眼睛就湿了。比如有一个帖子写道,请楼主告诉一个叫彬彬的小女孩,告诉她多去看  相似文献   

14.
庖丁解牛时胸中无全牛。无全牛,在循规蹈矩者眼中是多么的可怕,他们自然而然的把庖丁等同于摸象的盲人——认为庖丁对牛是那样的陌生。其实,无全牛是在每天解全牛的基础上达到的一种境界,是熟悉后的陌生。写说明文亦是如此。一般来说,初中阶段所写说明文的对象是大多数人都熟悉的事物,在学习、生活、生产、科技、文化诸方面都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关系。越是“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关系”的事物,作为读者的师生越熟悉,熟悉的事物别人不大感兴趣。如何使这些写熟悉的事物的文章叫读者爱读进而耐读?  相似文献   

15.
暖心的故事     
上一个最喜欢的BBS论坛,读到名叫“真心小骗子”的网友的一个帖子,感动莫名。回到家,我居然从父亲那里讨要了一杯白酒,一饮而尽。父亲说:“心情不赖呀?”我说:“是啊,因为我看了一个好看的帖子。”  相似文献   

16.
文体大看台     
《中等职业教育》2012,(9):42-43
杜淳坦然面对"木偶演员"说称角色塑造各有不同日前,演员杜淳在出席某国际品牌春夏新品发布会时首次回应网络关于他是"木偶戏"演员的说法,谈了自己的理解。近日网络上一条名为《部分演员拍戏一个表情到底》的帖子引起广泛关注,帖子中,网友悉数点评了荧屏上出现的不少"木偶演员":"不管演什么  相似文献   

17.
5月10日,网友nju1986在某BBS发表了主题为“大家说说自己的手机开机问候语吧”的帖子。对于当今的大学生甚至一部分高中生来说,手机早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手机开机问候语则是非常随意非常个人化的东西,不经意中往往流露出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这个帖子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共有超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在2007年浙江省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要求考生阅读一篇文章后进行解答。 许多网友读了这篇文章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选录两则,请你也跟着发一则帖子,别忘了给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昵称哟!(不要用真实的姓名)(4分)  相似文献   

19.
2012年9月7日,网友蓝色阿威转发了一条帖子称,在沈阳与抚顺交界处拍摄到了一个特别的建筑,好像一个巨大的铁圈子,而且据说造价上亿元。帖子一发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从媒体记者的调查来看,网友的帖子不虚,形似"大铁圈子"的建筑,有一个很文雅的名字——"生命之环",寓意连接天圆地方,贯通天上人间,不仅耗费钢铁3000余吨,总造价也确实超过一个亿,非但如此,据当地官员回应,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建筑,为了物尽其用,根据市民的建议,原本计划在"铁环"的顶端开设娱乐蹦极项目,但经过专家论证,高度远远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蹦极极限,只能"夭折",至此,这个斥资上亿的庞然大物仅剩"观赏"这一项功  相似文献   

20.
锐话题     
网络文体持续走红,网友陷入"全民造句"时代从今年年初开始,各种网络文体便轮番走红:德纲体、财神体、甄嬛体,再到近日网络上人气正旺的元芳体、禅师体等等。各种网络文体频繁登场,形成网络文体集体大爆发之势,几乎每个月就有一种新文体出现,引起网友的疯狂转发和效仿。每一个新体的出现,都让网友陷入"全民造句"的时代。网络文体,通常是由于一个突发奇想的帖子、一次集体恶搞或者是一个热点事件而产生,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