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b小调弥撒》是巴赫于去世前几年完成的一部常规弥撒曲,全曲的创作几乎贯穿了巴赫整个莱比锡时期。这部弥撒曲结构庞大,整曲直到1859年才被完整演出。贯穿整个弥撒曲的发展历史,它是由于宗教和世俗精神的交汇才得以产生,使之成为圣乐史上的一座丰碑。本文对于巴赫《b小调弥撒》的学习与思考绝大部分就是通过学习中央音乐学院余志刚教授在我院开设的课程——关于巴赫的音乐以及在课堂上由笔者通过阅读钱仁康《巴赫〈b小调弥撒〉中的"旧曲新歌"》一文做的报告所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2.
人音版普通高中课程必修标准教材《音乐鉴赏》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选用巴赫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的《马太受难曲》中的第1、72、78三个分曲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本文,简单介绍巴赫和《马太受难曲》音乐特点,探讨如何让普通高中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和感受"宗教音乐""复调音乐"《马太受难曲》的审美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到灯塔去》与《守望灯塔》中的意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与詹妮特·温特森的《守望灯塔》都不约而同地选取了"灯塔"这一意象,并且围绕这一意象各自构思了以上两部杰出  相似文献   

4.
巴赫的《创意曲集》是每一位弹钢琴的人学复调音乐不可缺少的基础教材,也是大家通向巴赫的大作——《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必经之路。学弹巴赫的《创意曲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创意曲集》的版本问题;《创意曲集》的结构分析;《创意曲集》的演奏原则;《创意曲集》的练习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5.
音乐影响了余华的写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许三观卖血记》。《许三观卖血记》单纯的叙述受到了巴赫《马太受难曲》的影响。巴赫与余华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使他们达成了一致,由此,余华在巴赫的引领之下告别了"虚伪"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巴赫,写了很多的作品,但小提琴协奏曲仅有《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这三部。巴赫最受欢迎、最为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是《E大调第二协奏曲》,这首曲子充分体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对于巴赫在小提琴协奏曲上的创作手法研究,以《E大调第二协奏曲》为例最为适合,该曲子可以淋淋尽致将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手法等一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1685年,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在我们的概念里巴赫即是"巴洛克"时期的代名词,他的作品是巴洛克时期宫廷和宗教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音乐——复调音乐。本文笔者将对《二部创意曲》的第七首——e小调二部创意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做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8.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被人奉为"旧约圣经"。由于巴洛克时代的记谱法相对简单,不同的钢琴家对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本文将对目前最具权威性诠释巴赫的几位钢琴家进行介绍,并分析及对比几位钢琴家演奏巴赫作品的特点及风格。  相似文献   

9.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1927)是伍尔夫众多杰作中的一部。故事本身很平淡,没有什么情节,仅书名就道出了内容的一半。小说中写的去灯塔一事只是一个轻薄稀松的外壳,里面才是奇妙无比的迷宫,它的目的是串联人物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本文通过《到灯塔去》来探讨意识流作品在作品叙述艺术的改革与创新,在结构和创作技巧上表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巴赫在音乐史上被誉为"音乐之父",作品《哥德堡变奏曲》代表了巴赫晚期的艺术成就,极具美感。这一代表作展现了音乐整体结构的平衡,从咏叹调的和声到变奏旋律的绚烂,无一不体现出作品卓越的创作特色,从中可以感知巴赫对于音乐完美的驾驭能力。本文分析了《哥德堡变奏曲》的内部结构之平衡美,并从全曲和变奏部分分析其创作特点,为人们分析和感受巴赫作品提供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烟花》是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在1993年为富士电视台的《IF……》系列节目拍摄的儿童题材的电视短片。凭借这个片子,岩井俊二得到了当年日本电影协会的最佳新锐导演的奖项。故事是这样的:小学生典道和同伴们争论起一个有关烟花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困惑,他们打算趁夏季烟花表演的机会到燃放烟花的灯塔上看个究竟。当时,他们的同学——少女奈砂因为父母离异决定离家出走。于是他们在烟花表演的夜晚,一起爬山去那个灯塔。而遗憾的是,当这些少年最终到达灯塔的时候,烟花表演却结束了。少女也因为家庭的缘故将在下个学期转学。在这时,一朵烟花却突然绽放了……在《烟花》这部电视短片中,岩井俊二摆脱了传统儿童影视作品中的那种做作的臆断,把人们少年时代的经历和情感刻画得十分真挚自然。  相似文献   

12.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十八世纪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写了许多有价值的作品,《巴赫作品全集》就有厚厚的四十七册。巴赫虽然逝世二百多年了,但他的作品现在仍然经常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演奏,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在德语中巴赫是小河、小溪流的意思,但是,音乐大师贝多芬却说:"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江苏教育》2012,(1):2
江苏老师自己的教育杂志。——特级教师、吴江市爱德双语实验小学管建刚《江苏教育》,引领我从语文此岸走向彼岸的灯塔。——特级教师、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杨新富  相似文献   

14.
本通过对他的《^bB大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66进行分析,来研究巴赫是怎样在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将复调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他那精湛的对位手法,以此对他的音乐有更深刻的了解。因为复调性、装饰性、继奏性、即兴性、歌唱性是学习巴赫键盘音乐所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一直有一个飞行的梦想。我渴望自己在黎明到来的时候,身上突然多出一双翅膀。只需轻轻一扇,我就可以飞出逼仄的小屋,飞向窗外的蓝天,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我渴望飞行,因为远方有一个未知的神奇世界,还有就是——我想在远方遇见你。因为这个梦想,我几乎看完了所有宫崎骏的动画片。《龙猫》、《哈尔的移动城堡》、《天空之城》……那些关于飞行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的脑海。直到有一天,偶然看了《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这部电影,我才明白"穿越"原来比"飞行"  相似文献   

16.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与乔伊斯和普鲁斯特并肩的文学大师。《到灯塔去》创作于1927年,是一篇准自传体的意识流小说。拉康在"镜像阶段"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三元组的概念: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基于此,尝试运用此理论对小说《到灯塔去》进行解读,依照拉康理论,在"前镜像时期"里,主人公莉莉快乐地享受本性生活;在"想象界"里,她沉浸在拉姆齐夫人逝去的痛苦中;在"象征界"里,莉莉终于明白爱有一千种形态;最后,她与"实在界"不期而遇,她已看到了最美好的景象,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从这个视角上审视《到灯塔去》,将哲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相结合,从而得到全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巴赫作为巴洛克时期的德国著名的伟大作曲家,他在欧洲音乐的发展史上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巴赫也被世人誉为现代"音乐之父"。巴赫的音乐的创作是建立在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的,《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是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中的典范之作,本文对这系列的组曲做的解析和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系列作品对于了解巴赫音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降B大调三部创意曲》在巴赫的《三部创意曲》中,是较难演奏和学习的一首,本文针对巴赫《降B大调三部创意曲》的教学要点进行研究,通过对练习方法、曲体分析、难点剖析、背谱等方面的分析,让学生对演奏、学习巴赫有正确的理念和方法,为更好的学习、演奏巴赫其他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1.而对于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则被认为是一部充分体现巴赫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是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本,这部作品从艺术创造上证实了平均率理论的优越性。2、巴赫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他的音乐大多为表达对主的崇拜,表现主所创造的世界的和谐,表达的不是情感而是信仰。  相似文献   

20.
《到灯塔去》中的拉姆齐夫人一直被誉为无私奉献的"房中天使"。然而,通过分析其思想、行为和与其他人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