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普票面目一新: 众所周知,普通邮票是邮票家族中的老大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1840年英国的黑便士,我国的第一枚邮票-1878年的大龙邮票,以及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都是普通邮票。随着邮政的发展,特别是集邮的催化,才逐渐出现了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航空邮票、附捐邮票等。但普票还是以它面值种类齐全,适用于各种邮件;发行量大;发行时间长;每套枚数多;同一设计常常  相似文献   

2.
《集邮博览》2013年第一期开始,连续在"档案照登"栏目分别刊登了《邮电部公报》的两件"发行新图案普通邮票的通令"审批稿和一件"补登新发行普通邮票的图案的通知"审批稿,都是关于普6"不同图案普通邮票"的。其中第一期刊登的是关于发行普6前5枚的,即50元、200元、250元、800元、1600元的;第二期刊登的是关于发行普6后1枚,即2000元的;第三期刊登的是关于补登普6前5枚邮票  相似文献   

3.
王渭 《集邮博览》2008,(7):38-40
众所周知,普通邮票是邮票家族中的老大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1840年英国的黑便士,我国的第一枚邮票——1878年的大龙邮票,以及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都是普通邮票,又称作常用邮票、通用邮票。但是俗话说得好:习焉不察。经常用它见它,反倒不被人们注意了。实际上,普票历史最悠久,品种最多,印量最大,流传最广,是邮票之本。中国邮政从2002年2月1日,开始发行新的普通邮票:普30  相似文献   

4.
杨波 《集邮博览》2013,(10):10-12
1974年4月1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普16《革命纪念地图案普通邮票》,全套共有14枚,其中第9枚为面值20分的“古田会议会址”图邮票。我只对普票的使用方法感兴趣,对“普16邮票的使用”这一选题的邮品有将近10年的收集经历。喜欢普票的集邮者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玩法,大家都玩得很高兴。下面,以“普16”20分邮票的使用为例,谈谈我的玩法,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粘式卷筒普票进入20世纪90年代,自粘邮票由于使用方便而在美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用户的广泛认同。美国的第一枚自粘式卷筒普票是1989年发行的25c“鹰盾”普通邮票,如图6所示。邮票实际上是以自粘式整版18枚的小版形式发行的,但另有部分整卷18枚的自粘式卷筒票在发行首日首发邮局的自动售卖机中出售以供制作首  相似文献   

6.
1955年3月1日我国币制改革后,邮电部于同年7月16日发行的、全套9种面值的普8邮票,为新人民币面值首套普通邮票。根据(55)邮票字第207号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文件汇编》第2号第2页),我们知道:在普8邮票中,国内平信贴用之“面值八分者为‘中国人民银行印刷厂’及‘上海市印刷一厂’承印。”上海市EP.80一厂承印的普8之8分面值邮票,即后来被称为普8甲票,共印制了5亿枚,于1955年9月初悉数交上海供应处仓库。  相似文献   

7.
《集邮博览》2012年第3期发表的署名文章“新中国第一套普通邮票订印的历史记录”,披露了一份1950年1月913,邮电部邮政总局向上海供应分处发出的,关于调整全国通用普通邮票(即天安门图第一版,1955年1月中国集邮公司开业后首次编印售品目录时编定为普1——笔者)面值种类及数量等的供字第2/65号指示影印件,并予以了详细解读,之后又根据《中国邮票史》第7卷(以下简称“7卷”)的相关记述,指出“新中国第一套普通邮票从1949年12月19日计划订和到1950年2月10日通令发行,其间对邮票面值和各枚印量进行了3次调整……”  相似文献   

8.
张欢雪 《中国集邮》2001,20(10):22-22
1988年金秋,我国突然发行了一套引人注目的普通邮票——《普24中国石窟艺术》,精选了云岗、龙门、麦积山和大足的石刻各一尊。第一印象当然是面值了,很高很高的面值,特别是第四枚“养鸡女”,面值20元。已经有20多年没有发行20元面值的邮票了!再说以往普票中高面值的几乎只有《天安门》和《北京风光》,现在来了一个“农家姑娘”,也算是普票选题的突破。当然还有一些奇思怪想,4枚的安排特别注重性别的平衡,云岗的大佛与麦积山的菩萨,可谓“郎才女貌”,而龙门的力士与大足的养鸡女更是一刚一柔。  相似文献   

9.
山外 《中国集邮》2001,(2):12-13
1981年发行的《普21》,是建国以后到1981年间,枚数最多、且第一次采用山水风光图案的一套普通邮票。这套邮票,从选题、设计到雕刻、印刷,都是成功的,是非常理想的一套邮票。  相似文献   

10.
1956年6月15日,邮电部计划发行一套《首都名胜》特种邮票.志号为“特15”,全套5枚,由邵柏林设计。该邮票采用雕刻版,邮票图案分别为:第1枚“颐和园”,面值4分;第2枚“北海”.面值4分;第3枚“天安门”,面值8分;第4枚“天坛”.面值8分;第5枚“太和殿”,面值8分。设计邵柏林在设计这套邮票时,考虑到天安门是北京的象征,也是新中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革命圣地图案(第二版)普通邮票(普12)是北京邮票厂建成投产后以胶版印制的第二套普通邮票。1962年1月10日邮电部以邮票字第5号通知发行第十二组普通邮票的通知中,特地对1961年7月18日邮电部以邮票字第214号文件发行的第十一组雕刻凹版革命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的《花卉》普通邮票在去年12月20日发行,全套3种。据《邮政公报》说,邮票的发行将在冰天雪地的寒冬里提醒大家,严冬过去就是春天。这套普票上盛开的鲜花,其实是为2005年邮资调整而“开放”,其国内邮资、寄往美国邮资,以及国际邮资标准分别从49、80、140加分调整为50、85、145力Ⅱ分,为不干胶卷筒票,每筒依次含100、50、50枚邮票。票图中的花卉分别是红色马蹄莲、黄色马蹄莲和紫色荷兰蝴蝶花,白底色上5朵红色马蹄莲在春风中摇曳,1枝黄色马蹄莲静静伫立,2朵紫色蝴蝶花竞相把花瓣伸展,一片诗情画意。首日封(图11)上则将邮票的诗情画意夸张到极致,一朵藕白色近似透明的马蹄莲花占据了信封几乎一半面积,仿佛能闻到沁香—瓣。  相似文献   

13.
刘武清 《中国集邮》2001,20(7):37-37
细心的读不难发现,现在到邮局买邮票寄信,再也见不到《中国民居》普通邮票了。究其原因一是发行使用期已过15年,该“退休”了;二是全套邮票21枚,大多面值已不适应现行邮资,故《民居》普票已逐步进入收藏领域了。  相似文献   

14.
朱培基 《中国集邮》2001,20(7):40-41
“慕田峪”80分票属普29《万里长城(明)》第四组,目前见到的有两种印刷方式,均为北京邮票厂影写版印刷。其邮局全张均为(10&;#215;5)50枚。1.一种是采用通常油墨印制的邮票(本文简称无荧光票),1999年3月1日发行。此种邮票是由引进的第一台法国商邦(CHAMBON)公司生产的6色机及瑞士乔利7色机印制的。首发当日,笔者在北京只购到6色机印制的邮票,1个月后才购到7色机印制的邮票。据说外地有些邮局在首发日同时出售了两种机器印制的邮票。  相似文献   

15.
贾宝源 《集邮博览》2014,(12):54-55
1977年3月15日我国发行的普18《工农业建设图案普通邮票》一套14枚,邮票图案多为泛指,但其中第12枚"农机"确是实指,票图上是一辆"东方红"牌履带式拖拉机,由当时我国唯一的生产厂、位于洛阳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简称一拖)生产。所以,一拖是这枚邮票图案内容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16.
台湾省1945年10月25日光复后,中华邮政于同年11月4日在台湾省光复。光复后发行了几种加盖邮票。未改值的,是以接收符合当时币制的日本邮票加盖“中华民国台湾省”;改值的,是以烈士像、孙中山像各种版共12种邮票加盖“限台湾省贴用”,当作普通邮票使用。  相似文献   

17.
周杰 《集邮博览》2003,(5):20-21
从F普票开始,美国邮政在调资时还另发行调资补充邮资普票。这种补充邮资普票也没有面值,其售价和实际面值为本次一类邮件邮资调升的金额。补充邮资普票与调资前的旧邮资邮票合用(1枚补充邮资普票+1枚调资前一类邮件邮资邮票=1枚调资后一类邮件邮资邮票),方便了用户继续使用原来的旧邮资邮票。如F普票代表的调资中,一类邮件邮资是从25c调为29c,F补充邮资普票的实际面值就是4c,可与任何一枚面值25c的邮票合用,符合新的29c邮资。  相似文献   

18.
邵林 《上海集邮》2000,(6):40-41
自从1944年山东战时邮务总局最早发行毛泽东像普通邮票以后,不少解放区都曾采用毛泽东像作为邮票图案,主要是普通邮票,大多全套同图,也有:全套不只一种毛泽东像,且另有其他题材图案,如“陕南版”;与朱德像同为一套,且另有其他题材图案的.如江淮邮政邮票;与朱德像同为一套,且另有与朱德像同为一枚邮票图案的,如安东一版;作为纪念邮票主图的,如《中共七代大会纪念》邮票;  相似文献   

19.
探讨普16邮票以及该套邮票第13枚“庐山仙人洞”的发行问题,是很有意义的。但有些文章所述与事实出入较多,故作文商讨。关于普16邮票名称及各枚邮票图题  相似文献   

20.
毕晓光 《集邮博览》2001,(11):12-12
“爱尔兰之鸟”普通邮票是爱尔兰目前在邮政领域内使用最广泛的邮票。它以印制精美、画面漂亮、品种多样而受到世人瞩目。2000年第8期《集邮博览》曾做过较为详尽的介绍。随着人们的用邮需求,爱尔兰邮政在原已发行过的“爱尔兰之鸟”普通邮票的基础上,又增加发行了新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