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题材网络短视频所引发的一系列现象级传播,为乡村振兴、旅游宣传等提供了更多机遇、注入了更多活力,不仅精品意识更强,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国际传播价值等也得到进一步挖掘与彰显。  相似文献   

2.
王心明  徐明 《东南传播》2021,(6):129-131
乡村生活类慢综艺是近年来较为火爆的综艺节目类型,以《向往的生活》《野生厨房》《三个院子》等为代表的头部节目引领着这类综艺不断创新发展,但此类节目更多的处于一种外部视角的控制之中,缺少对真实乡村生活的理解与展现,很多时候节目对劳动价值的诉求处于游离偏失状态,没有把劳动以及基于劳动对乡村生活的真实想象作为节目制作的核心理念,[1]存在劳动价值引导偏失的问题.通过以这些节目为案例,分析乡村生活类慢综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以期实现节目的升级进阶.  相似文献   

3.
杨矞  范周 《出版广角》2021,(19):37-40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以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引领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由于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目标的一致性、路径的相似性和功能的互补性,因此乡村文化融合发展可在坚持乡土性、系统性、时空观的原则下,通过理念、资源、产业、市场、技术等多维度统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相似文献   

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档案管理在记录乡村历史、传承乡村文化和促进乡村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乡村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化水平低及人才短缺等。文章将深入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档案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以期为乡村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关注,共同推动乡村档案管理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新媒介进入现代乡村社会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随着智能手机等新媒介渗透进村民日常生活的深处,传统的农耕记忆逐渐被互联网平台各类"三农"短视频所取代,传统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更多被智能手机呈现的虚拟交往所代替.田野观察发现,新媒介使乡村人际交往的互动空间、交往范围、沟通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裂变,新媒介在乡村社会人际交往结构的"脱落"与再连接过程中发挥了"缝合"作用,正在重构转型期的乡村人际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振兴的提出有着深层的历史和现实动因,核心是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内在要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有着权利给予、价值引领、秩序规约、传承依托、载体支撑的重要价值意义。为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助推作用,政府需要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协同治理、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保护和功能提升、注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祖昊  陈浩楠 《新闻战线》2022,(10):88-91
对乡村振兴而言,融合报道既能起到宣传示范效应,亦有着构建乡村、农民形象,实现乡村振兴价值赋义,加强乡村振兴主体沟通协同,促进乡村振兴议题社会化等潜在功效。目前,我国“三农”报道基本实现了采编、表达、传播等方面的融合创新。未来,“三农”报道应将自身融合优势用于书写复杂乡村振兴议题,呈现、建构乡村振兴共同体,带动信息的领域性扩散和跨界引流。  相似文献   

8.
尹良鑫 《山西档案》2023,(4):110-116
乡村档案文化建设不仅关乎乡村文化记忆的传承与传统文化的保护,还在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感、乡村档案资源开发挖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数字人文的视角,首先从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生成逻辑入手,剖析了其建设的必然性与技术基础,随后分析了数字人文技术应用于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最后提出了建立数字仓储实现档案资源利用整合、融合数字理念调整档案文化建设观念、面向记忆传承重塑档案文化建设价值取向、构建协同联动治理机制革新档案治理模式等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彭焕萍  陈瑶 《传媒》2024,(4):90-92
乡村空间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伴随城镇化、信息化推进,乡村空间呈现出形态变迁、价值消解,关系断裂及组织失序等现象。作为乡村空间治理的重要主体,县级融媒体经由要素聚合、角色重构、功能转型,重塑了乡村物质空间生产实践、文化空间表征及社会空间关系结构。面对乡村空间变迁过程中的多重挑战,实现场景化公共服务适配,建设乡村文化治理综合体,推动基层组织体系制度化等成为县级融媒体赋能乡村空间治理的实践向度。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不仅仅要塑形,同时也要铸魂,而其灵魂就是文化建设。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特有的传播符号,不仅在乡村建设中扮演着文化载体的角色,还不断推动着乡村文化的外向型传播。在短视频的赋能之下,乡村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路径,其碎片化、门槛低、易操作等特点,使得乡村文化类内容创作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的相关扶植策略也使得传播乡村文化、展示乡村生活类的短视频有了更多的流量与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短视频在乡村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指出了乡村文化类短视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类短视频未来的传播策略,为乡村短视频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城市发展传播格局,对乡村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比如对乡村社会的治理和提高乡村经济有着推动作用,赋予农民平等的传播权和表达权等。但不可忽略的是,也造成了对农民财产的威胁、消解传统乡村文化价值、加大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从传播学来看,新媒体环境下乡村传播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有很多。未来需要通过提升农民的媒介素养、做好农村“惠农”媒体建设、培养乡村传播新型人才、实行跨界融合等策略来提升乡村传播的效力。  相似文献   

12.
李媛 《图书馆》2022,(1):40-44
地方文献作为记录乡村的重要载体,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发挥文献价值功能,是适应新时期发展,历久弥新的探索。本文从地方文献特点范围、文献类型出发,探讨了地方文献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功能,包括文化传承与保护、文化赋能与增值、乡村记录与推介,并提出了地方文献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设策略:拓展地方文献时代特色、突出内容建设实用性、发挥县级图书馆核心作用、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研究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2022年开始乡村振兴战略已从谋篇布局转向全面推进阶段,数字乡村、乡村文化建设、多样化发展农村产业新业态将成为新的实施领域。元宇宙作为最新的媒介信息组织与呈现技术,在理念与技术层面均为以上三个方面的实践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方法】通过内容分析对元宇宙技术内涵与外延进行讨论,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可行性。【结果】发现在乡村振兴的数字乡村等与元宇宙契合,元宇宙能构建自动化农业生产场景,休闲农业文旅元宇宙场景,农业博物馆元宇宙场景等。也能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三个目标实现中发挥价值。【结论】进而全面塑造线上线下经济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造乡村旅游业新模式实现元宇宙乡村旅游,挖掘乡村文化价值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形态。  相似文献   

14.
对网红李子柒现象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从深挖乡村"内容"价值,有效发挥图书馆文献资源保存功能;坚守乡村"场所"意义,充分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凸显文化"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参与的民主价值等方面提出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乡村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凸显了乡村图书馆建设的紧迫性。乡村图书馆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联系,图书馆价值观对作为实践主体的管理者和阅读者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乡村图书馆价值观的确立应遵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一致、契合良风习俗、崇尚科学精神、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塑造新型农民等原则。乡村图书馆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应包括感恩书籍、追求真知、讲究效率、平衡文理和与时偕行。  相似文献   

16.
郭攀梅铮 《视听》2023,(1):19-2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展现乡村多彩风貌,记录乡村生活,使乡村文化符号重回大众视野,为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大批农民创作者以主动之姿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促使短视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功能与价值进一步彰显,唤醒了村民主体性,建构了媒介文化场域,维系了共同的乡土价值。未来,需要打造多元主体传播矩阵,坚持内容优质化发展,拓展短视频服务功能,以此促进乡村文化发展新格局,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7.
劳动的平等     
以聊城为中心,考察1950年代中期乡村集体化劳动的历程,阐述乡村妇女劳动动员措施与民众的因应。指出国家对乡村妇女的生产动员的重要动因,是实现对全体乡村民众思想、人身、经济的掌控,男女平等更多是参与劳动的平等。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暴露出现代性困境与结构性矛盾。文章阐述安康市旬阳县金寨镇通过新民风建设和乡村文化治理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举措,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综合利用传统与现代两种规范力量,推动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重构,走出了一条新民风建设价值引领、乡村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驱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为破解欠发达地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末端难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陈星 《中国出版》2023,(18):36-41
数字乡村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需要多元建设主体的协同参与。县级融媒体作为建设主体之一,以技术嵌入、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文化嵌入为主要路径,嵌入数字乡村的技术空间、治理空间、交往空间与意义空间,契合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需要。未来县级融媒体中心应通过思维增能、专业增能及价值增能等方式,提高嵌入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数字乡村善治和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武光 《出版科学》2023,(3):79-84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从价值定位、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4个维度出发,系统分析新时代乡村书店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发现,新时代乡村书店价值定位中突出视觉价值和场所价值;价值创造中既延伸创造内容,也扩充创造主体;价值传递中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传播方式,重构与读者的连接方式;价值获取中突出来源的增加和方式的扩展。在此基础上,从双元性、共创性、互动性和多样性4个方面对未来乡村书店商业模式创新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