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关键还是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能主动地获取知识,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取文章的营养,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记得有这样一句老话:"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其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深刻启迪:语文教学活动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来演绎课程内容,怎能不使学生认识狭窄、阅历贫乏、能力低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要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理想境界,就要勇于引导学生的生活"语文化",即注入时代活水,激发兴趣,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语文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生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利用生活素材,是调动学生阅读热情,深化阅读理解,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海洋,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渠道。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论,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克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浮躁和功利思想,真正打破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封闭模式,让生活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结下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即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为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回归生活。一、内引:把生活经验引入到阅读中来课文是课本的主体,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范例。教师在课内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并进行听说读写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必须逐步渗透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应遵循"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的原则,学生会学,才会乐学,才会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批注式教学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阅读",一改传统教学中"填鸭式学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因为阅读是学习的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的拥有,能让阅读者"厚积而薄发"。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可见,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于"读"。一、抓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促进学生阅读小学阶段是给阅读打基础的阶段,要在学生的心里牢牢地种下阅读的种子。在阅读教学中,"读"又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语文教师应认真学习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发掘语文学习的乐趣。但囿于当前国内教育体制、教师授课思想等因素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层出不穷,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为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课标对小学生作文三个学段的具体要求一脉相承。"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主张把教育和生活完全熔于一炉。而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要想高效作文,就得从低、中学段开始,当好学生的生活导师,为他们的后续生活作文奠定基石。一、品读经典,感受生活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学用书注重扩大学生的识  相似文献   

1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与语文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语文教学要源于生活"的基本理念一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渗透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并及时运用在生产生活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了很大比重。新课程标准与新修改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而又明确的要求,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教育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本文旨在通过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探讨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期真正做到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相似文献   

13.
关注学生生活意识,将小学语文教育回归生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时代格局的要求。语文新课标的开展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将语文教学的课堂回归于社会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规律进行了总结。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来探究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涵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社会。本文旨在探讨通过陶行知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尚洁 《教学随笔》2016,(5):113-113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了很大比重。新课程标准与新修改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而又明确的要求,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教育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本文旨在通过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践,探讨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期真正做到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相似文献   

16.
正像陶行知先生所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而当前的"生本教育",一反传统"师本教育"的原则,如同陶行知教育思想一样,主张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不是以教为主。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能自主学习的学习态度,并非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本理念呢?应该重新审视语文阅读课堂的预设和生成。主要从预设方面着手,就此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思考,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因"爱"而生成的主题活动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最好的课堂,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只是"本我"的层面,  相似文献   

18.
<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内在兴趣的关照,学生的语文学习将演变为被动式。而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不能停留于变换学习形式等外在层面,还要紧扣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将兴趣之源输送、注入学生的内在血液中,从而真正从内在意识深处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一、在链接生活中优化语文学习策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教育理论。语文是生活的精华浓缩,生活又是语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生词和表达手法,从而达到理解文章大意和升华语文素养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们理解文章。本文主要讲解了引用略读法、精读法和摘抄法这三种方法进行阅读,以期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从营造阅读氛围、创设阅读情境、设计阅读作业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用"生活"扣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门,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