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已经好久没有与小由好好地交流了,因为从内心里感觉着小由的“不可教也”。每一次与他的谈话,都体会着他的漫不经心,而哪怕是一次很小心的对话,我也分明感觉到他对我的抵触心理。于是,当他有什么不对或是又与其他同学闹不愉快时。我只会在班级里批评他,或是让他到我的办公室中反思,不再细致地与他沟通。我体会着,也许从内心里,小由也是不喜欢我的吧.我对他甚至有些反感。尽管我知道作为一名老师有这样的想法确实是不对的,但我只能用老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有正常情感的人来宽慰自己。  相似文献   

2.
面对尴尬     
记得有一次选班委时,小张的"死党"提名让他当体育委员,我从内心里是不同意的,因为这个小张成绩差不说,还时常带头起哄,与老师顶嘴,是一个"刺儿头"。老师们认为他"无药可救",他自己也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3.
面对尴尬     
王新禄 《教书育人》2007,(10):54-54
记得有一次选班委时,小张的“死党”提名让他当体育委员,我从内心里是不同意的,因为这个小张成绩差不说,还时常带头起哄,与老师顶嘴,是一个“刺儿头”。老师们认为他“无药可救”,他自己也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4.
面对尴尬     
顺水推舟促进民主记得有一次选班委时,小张的"死党"提名让他当体育委员,我从内心里是不同意的,因为这个小张成绩差不说,还时常带头起哄,与老师顶嘴,是一个"刺儿头"。老师们认为他"无药可救",他自己也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5.
一次,学校里一个一年级小男生,胸前佩戴着崭新的红领巾,拿着扫把在教室门前扫地,我从他面前走过时,他匆匆举起那只拿着扫把的手,向我说:“老……老师好!”不知是慌张还是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一个“老”字竟被他重复了好几遍,我善意地冲他笑了,低下头摸着他毛茸茸的小脑袋,非常真诚地对他说:“孩子,你好。”后来,有好多次在校园里碰到这个孩子,他都会一脸灿烂地结巴着向我问好。我每次也都笑着回应他“你也好”。有时候我竟然觉得这男孩是故意在我每次经过他的教室门前等我,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想听到老师那句“孩子,你也好”的问候。有人说“…  相似文献   

6.
戴面具的你     
我的朋友兼邻居兼同桌小峰是个尖子生。可以这么说吧,他考试从来都是班上的一、二名。可老师不怎么管他,因为管不了他。他上课总是看小说,或是画些乱七八糟的谁也看不懂的画,还经常自以为是地拿给我看,想叫我奉承几句。我从不买他的帐,把他的"杰作"批得一文不值,他也不生气,继续做他的事,对讲台上的老师不屑一顾。有时候,他还在课堂上哗众取宠,引得哄堂大笑,很不给老师面子。老师对他的恶行已经习以为常了,批评  相似文献   

7.
<正>士州老师:我有一个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今天,他和我分享了一个秘密:前几天他在操场上捡到20块钱,放学后自己花了。我觉得他做得不对,当面很严肃地批评了他。他很不高兴,对我说:“你真不够意思,以后我什么都不告诉你了。”他会不会真的不信任我了?学生:子恒子恒同学:你好。和好朋友闹点小矛盾是很正常的,不要过于烦恼。我要是你,我也会当面指出他的错误。捡到钱应送还失主或是交公,绝不应该自己花了。你当面批评他,他可能一时想不通就说了句气话,我相信仔细思考后,他会想通的。你也不要小瞧你的好朋友呀!  相似文献   

8.
一天,高老师兴奋地告诉我,她收到了一份来自孩子的特别珍贵的礼物一个“温暖”的苹果。我素来喜欢聆听关于孩子的故事,自然放下手边的事情,洗耳恭听,却意外被这个故事感动得泪眼婆娑。这个孩子新入园,名叫诺一。他每天早晨都会在幼儿园大门口的甬道里边走边哭,但即使哭着也还是会往幼儿园里走。第一天,站在门口的高老师就主动地与诺一打招呼:“你好!我认识你,你是小一班的小朋友,名字叫诺一,对不对?”诺一脸上挂着眼泪,但还是使劲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9.
一节写字课上,同学们都在一笔一画地写着字,突然,一只手高高地举了起来: “老师,为什么感情是咸的呢?”唷,感情是咸的?我可从没有听说过。眼泪是咸的我倒知道。我饶有兴趣地问: “你从哪里知道感情是咸的呢?”该生蛮有道理地说: “感情的 ‘感’字上面不是一个咸字吗?”是呀,这我可没注意到。他的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便顺势引导说: “那大家就讨论一下,究竟感情是咸的,还是其他什么味的。” 经过一番争论,同学们急不可待地要发表意见。小惠说: “感情是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一种内心的情感,它是无色无味的。”小珍说:“不对,感情是有色…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件事:一次晚自修前,学生小A(平时不爱学习,成绩较差的男生)向值勤老师请假回宿舍休息,理由是身体不适,老师没准,只是让他趴在桌上休息。随后又有一名同班女生向该老师以同理由请假,该老师准假了。当晚自修开始我进去时,就见小A趴在桌上,其他同学窃窃私语,突然小A站起来,哭着说:"不公平!"然后他冲出了教室……第二天,我找他谈话,说:“老师这样做,是因为你是男孩子,比女孩子坚强。”他只是很冷淡地说:“不,因为我是差生!”  相似文献   

11.
燃烧的蜡烛     
从2008年至今,我参加工作已有七年了。从开始稚嫩的走上三尺讲台,小心翼翼地解决一天的教学任务,对知识的渴求与快乐犹如孩童一般。带着对学生的那份教学责任,有时对偶尔讲错的一个小知识会十分自责,然后就是加倍的付出与汗水。曾经的日日夜夜,我犹如一支燃烧的蜡烛一样,温暖着我的学生。刚踏上讲台的我,每天体会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良心活。今天,我从容娴熟地走上三尺讲台,不再有刚开始的小紧张,更多的是坚定信念与关爱学生。看到学生的笑脸,和那热情的一声“老师”,内心的满足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2.
朋友之间     
海北无话不谈。“你这道题做的不对,应该做一条辅助线。”小党又在数落我了。我仰起头面对他:“怎么不艰啊?不是按老师教的方法做的吗?”他很快走到我身旁,从我手里把笔拽走,躬着身子在书桌上演题。  相似文献   

13.
一次,学校里一个一年级小男生,胸前佩戴着崭 新的红领巾,拿着扫把在教室门前扫地,我从他面前 走过时,他匆匆举起那只拿着扫把的手,向我说: “老……老师好!”不知是慌张还是本来就有口吃的 毛病,一个“老”字竟被他重复了好几遍,我善意地 冲他笑了,低下头摸着他毛茸茸的小脑袋,非常真诚 地对他说:“孩子,你好。”后来,有好多次在校园里  相似文献   

14.
认识祝老师     
祝老师是我的邻居,住在我们楼下一间很小的亭子问里。几乎每天的傍晚时分,我都能看到他,拿着锅子到晒台上搭出的厨房来烧饭。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基本不打招呼,也不说话。他的样子很拘谨,小心翼翼的。他总是一边烧饭,一边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参考消息》来,很认真地看上面的文章。在我小的时候,可以订阅到《参考消息》的人不多,所以,祝老师的举动,就更让人对他有几分敬畏。  相似文献   

15.
张静 《辅导员》2012,(33):32-33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周一升旗和每天的上操他根本不在队伍里老实站着,想跑就跑,说什么他完全不听。总是不上课往楼外面跑,叫都叫不回来,谁拦着就打谁,万柳1—6班的老师看见了好心帮我拦着他也都被他打过或是咬过。他不写作业也不听讲,上课四处溜达,考试想写就写几笔,不想写一个字都不写,考试经常得0分。一留下他补作业他就发脾气,打老师、骂老师,无  相似文献   

16.
“小秘书”     
我班的顾雨全园闻名:把自然角里的田螺掐死的是他;从老师抽屉里拿糖吃的是他;集体教学活动时敲桌子、啃椅背的是他;午睡时朝被窝里吐唾沫的也是他。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儿童,我曾苦口婆心地讲道理,“踏破铁鞋”地去家访,也曾毫不留情地批评过……然而,收效甚微。难道真的没有办法矫正他的不良习惯了吗?俗话说: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冥思苦想总算有了一个办法。一天,我对小朋友们郑重宣布:  相似文献   

17.
王琅 《高中生》2014,(7):25
正四岁以前,我觉得我是家里的公主,直到有了弟弟小苜。小苜的到来,让我由公主直接沦落成父母的使唤丫头,我的内心非常不平衡。后来,小苜读小学了,跟我一个学校。由于我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三好生,而他过于顽劣,所以,我就成了老师教育他的正面教材。那时候老师和同学都习惯叫他小蓿的弟弟。对于这个,他不胜其烦。终于有一天,他彻底爆发,冲着我喊:"我再也不想做你的弟弟!"自那天过后,他就当真不再叫我姐姐。有时候实在避不过,他就喊我小蓿。不过,他的功课倒是上心了很多,偶尔也会拿个"优"回来。我以为我们会这么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但  相似文献   

18.
张静 《中小学电教》2010,(11):98-98
<正>一、描述有一次上课,我布置完课堂任务,学生开始上机做练习。忽然我发现有好多学生的表情不对,想笑又不敢出声。我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高兴的事情也让老师知道一下?"大家笑而不谈。我只好从教师机的屏幕监控里寻找原因,从学生黄涛的屏幕上发现了原因,原来他利用"聊  相似文献   

19.
点点是个胖嘟嘟的小男孩,非常可爱,但比较特殊。记录一:第一天,点点由妈妈护送来园,他缠着妈妈死活不肯进活动室。老师微笑着拥抱他,可点点紧紧地抱住小背包躲在妈妈身后……妈妈离开后,点点边哭边要求老师将小背包藏进大橱,老师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小背包藏好后,点点呆呆地坐在座位上,他不理任何人。以后几天都是如此;哭闹、藏书包、发呆,我们不知道他的小背包里到底藏着什么。记录二:第二天,老师要求小朋友带玩具小汽车到幼儿园,点点非但一辆汽车也没带(据点点奶奶说他死活不愿带),也拒绝和小朋友一起玩,他背对着大家说:“我不要玩。”老…  相似文献   

20.
不该丢弃的     
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老师总是教育孩子要学会尊重别人,我也不例外。可是有时候,老师自己也忘了以身作则,于是,就有了我那次的疏忽。那是一节美术课后,我正准备把刚讲评完的小朋友们的美术作业贴到展览角上,当我看到唐昊小朋友的画时,眉头不由地皱了一下,认为这张画实在不尽人意,就随手扔到了旁边的垃圾筐里。过了不长时间,有孩子跑来告诉我,说唐昊从垃圾筐里拣了一张纸放进兜里。很快,我就把唐昊叫到面前,让他把拣来的“废纸”交给我。我打开一看,原来正是我丢弃的他的那张作业,这时,唐昊小心翼翼地对我说:“老师,我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