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小说派是战后法国文坛出现并影响世界文学历史进程的流派,它的革命性创新集中体现在反小说,对小说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进行标新立异的探索、罗伯·格里耶即是新小说派的杰出代表,本文以《窥视者》为例,浅沦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派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2.
新小说派是战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法国兴起,后风靡欧美的一个新的现代文学流派.所谓"新",一是表现在它反对以往各个时期的一切小说传统,建立起随着时代变化而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小说体系,并致力于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和写作技巧上的革新.二是它反对作家的主观介入,不表现作家的任何倾向."创作时他只能考虑艺术问题."艺术不是美化作者的'信息'的彩色信封."(阿兰·罗伯·格里耶《新小说论》)  相似文献   

3.
暴露小说起于1845年,乔治·利帕德(George·Lippard)是暴露小说之父。暴露小说是美国通俗小说中的一个较大的流派,是小说体裁的一种。以美国暴露小说之父——乔治·利帕德(George·Lippard)及当代著名的小说家——西德尼·谢尔顿(Sidney·Sheldon)等笔下的小说为例,解读当代美国通俗小说之暴露。  相似文献   

4.
<正> 形成于五十年代初期的法国新小说派的第一代的代表作家阿兰·罗伯一葛利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等以他们自己的创作,对英美等西欧国家以及东欧的波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时隔十余年后,法国新小说派的第二代作家马克·萨波塔(Marc Saporta,923——)发表了他的《第一号创作》,亦即《隐形人和三个女人》(以下简称,《隐形人)。这部在表现形式上极富独创性、与传统小说完全迥异的作品,立即引起了  相似文献   

5.
[流派概述]“表现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绘画领域,早在1901年,法国画家于连的一组图画被冠以这个名字。其后,塞尚、梵高的作品也被称为表现主义的绘画。在文学领域,德国的一些年轻作家在1901年创办杂志《狂》。评论家威·沃林格尔在第二期发表文章,表现主义于此正式成为文学流派的名称,被人们广泛采用。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是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还有德布林·埃德施密德勃各德,利希曼等人。[独门秘笈]强调对人的主观世界的描写,表现自觉和下意识,外界的现实不过是用以表现作家思想的一种道…  相似文献   

6.
法国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早在清代末年就传入了我国。光绪三十年八月(即1904年),陈景韩(署名“冷血”)用文言文从日译本转译了原著的四章,在《新新小说》杂志上连载了九期。八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国又引进了由小说改编的同名八集电视连续剧。马克思、恩格斯对法国作家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曾有过经典性的论述。尤其是作为小说的题材,在当时代表了小说的新趋势、新流派,被恩格斯誉为“时代的旗帜”。本文拟就作家、作品谈谈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六十年代,美国文坛出现了一批中、青年小说家,创造了一种被称为“黑色幽默”的文学流派。他们的代表人物有约瑟夫·赫勒(Joseph Heller),小库尔特·冯内格特(Kurt Vonnegut,Jr.),约翰·巴思  相似文献   

8.
《守财奴》一文节选自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写于一八三三年。在卷帙浩繁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中,它属于“风俗研究”的“外省生活场景”。这部小说,写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极为寻常的家庭悲剧,但巴尔扎克却匠心独运,赋予它以时代和社会的内容,使其成为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外省生活的风俗画。小说结构谨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艺术上臻于炉火纯青的地步。因此,它问世一个多  相似文献   

9.
在哈利·波特的魔幻风暴席卷世界三年后,在小魔法师的世界中一个法国小姑娘的身影又脱颖而出,她就是法国魔幻小说系列——《魔眼少女佩吉·苏》中的小主人公。这是当代法国文坛最聪明绝顶的故事大师塞奇·布鲁梭罗第一次为青少年读者创作的神奇魔幻故事。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当代美国小说更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的多元化局面,以下所述五种流派,基本上涵盖了当代美国小说的主体构成部分。犹太小说在当代美国小说众多的流派中,影响最大,实力最强,渊源最为深远的一支队伍则首推犹太小说。这不仅是因为,包括贝娄、辛格、菲利普·罗斯、马拉默德在内的一大  相似文献   

11.
195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位蜚声法国文坛的当代著名作家,而他的代表作《苔蕾丝·德斯盖鲁》在法国更是家喻户晓的作品,现就《苔蕾丝·德斯盖鲁》的艺术表现手法,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苔蕾丝·德斯盖鲁》是莫里亚克于1927年发表的一部中篇,这是作者用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手法,以法国波尔多农村土地资产阶级的家庭悲剧为题材创作的。小说的女主人公苔蕾丝豆蔻年华时感情丰富、耽于幻想,生活在陈腐、滞闷的氛围中,渴望真正  相似文献   

12.
杨清华 《现代语文》2006,(10):75-76
法国五六十年代出现的“新小说派”是二十世纪影响最大、争议最大的文学流派之一。在1984年东京国际笔会上被选为“当今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的阿兰·罗伯-葛利叶是“新小说派”最杰出、最激进的作家,被公认为“新小说派”的首脑人物。他极力主张纯描写性的“反文学”,如实地把视觉所触及的客体表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一起参与和创作,直接进入意识活动;认为人生活在物质世界的包围之中,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表,作家的任务就是用一种“没有人格化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冷静、细致、忠实地描绘客观世界的形象,从事物的变化反映人物的…  相似文献   

13.
“新小说”的出现是现实主义小说失去相对优势的一个标志,其探索和实验在法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但“新小说”的彻底“反小说”倾向导致了它在60年代末的衰退。近10年来一批年轻的法国作家推出了一批新“新小说”,展示了小说的一种新面目,引起了各国评论界的热切关注和读者的普遍欢迎,预示着小说艺术在新世纪的变革方向。克里斯蒂安·加伊的《逃亡者》集中了新“新小说”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小说流派,是鲁迅首先予以重视,他在《中国小说史略》(1923年)、《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924年)、《坟·论睁了眼看》(1925年)、《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1929年)、《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1931年)等著作中都曾专题论及此类小说。纵观其全部论述,鲁迅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文学常识内容繁多复杂,许多内容很容易混淆。为了正确地学习知识,准确地应试答题,需要将那些容易混淆的文学常识加以归纳辨析。一、有血缘和流派关系的作家作品容易混淆。法国的大仲马和小仲马是著名的父子作家,他们各自创作了著名的作品,大仲马的名作主要是小说《三个火枪手》和《基度山伯爵》,小仲马的名作是小说《茶花女》,不能把他们的作品弄混。又有一句评述语说:“苏轼、辛弃疾、姜夔都是豪放派词人,其代表作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扬  相似文献   

16.
卢梭     
让·雅克·卢梭(一七二一——一七七八)是十八世纪法国的著名启蒙思想家之一,出版过许多著作,对后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起到很大影响,并远远地传到法国国外,而卢梭也就闻名于世。一七六二年卢梭在他的半小说体、半论文体的《爱弥儿(或论教育)》一书中,刻画出一幅为未来的社会(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培养新人的教育图案。在这里,他主张教育必须  相似文献   

17.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代表,欧洲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巴尔扎克写过剧本、滑稽故事,小说,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著作,但成就最大的则是小说,《人间喜剧》就是他的小说总集。它共有小说九十一部。在情节上,各部小说之间大都没有连贯性,与常  相似文献   

18.
《苔蕾丝·德斯盖鲁》是法国现代文学中声誉极高的小说家。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法国最佳小说之一。发表于1927年。本世纪初,当莫里亚克开始登上文坛之时,被称为反传统的意识流小说和“新小说”思潮以普鲁斯特,纪德为代表正在法国以及欧洲崛起。他却执着于维护和弘扬以巴尔扎克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并在发表了《给麻风病人的吻》(1922)、《苔蕾丝·德斯盖鲁》和《盘缠在一起的毒蛇》(1931)等作品后。形成了自己的现实主义风格。1952年,瑞典皇家学会决定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对心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小说形式,以强  相似文献   

19.
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自从被介绍到国内以来,评论界大多将目光聚集在对她的空想社会主义小说和田园小说的探讨上,而对她早期的妇女问题小说关注较少。本文主要以乔治·桑的妇女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印第安娜》为文本视点,来探讨她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并揭示其在女性主义文学发展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法国新小说是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流派,以形式实验著称。本文从新小说派的中坚罗伯-格里耶的短篇小说《舞台》入手,通过分析人物的物化特征及小说的客观主义倾向,说明新小说流派的出现与当代反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契合,进而指出新小说缺乏生命意识和漠视审美体验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