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佳 《科教文汇》2020,(8):176-182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重点是异国形象。青岩古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为了增进国际交流,让世界了解贵州,应该要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打造地方本土文化。英语翻译就是让世界了解贵州的方式。概念合成理论与翻译结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青岩古镇的翻译。通过英语的译介,可以塑造良好的贵州形象,让世界了解贵州。  相似文献   

2.
徐彦辉  及烁 《科教文汇》2008,(32):284-284
历经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并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由于国际舆论依然被少数大国所把持,中国在国际上的国家形象与真实形象相差甚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大召开,不仅是中国人百年奥运梦想的实现,从传播意义上来说,更是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极为重要的跳板。本文分析了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国家、企业、公民是如何借助奥运实现国家形象塑造的。  相似文献   

3.
周琳 《科教文汇》2009,(21):265-265
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征,是主权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大规模公共危机既对国家形象构成挑战,同时也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契机。对危机处理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形象。  相似文献   

4.
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征,是主权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大规模公共危机既对国家形象构成挑战,同时也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契机。对危机处理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形象。  相似文献   

5.
贾海涛 《内江科技》2010,31(4):63-64
为了塑造良好的体育教师形象,本文运用文献教据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师的形象结构、形象塑造的价值意义、形象塑造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体育教师形象塑造应以美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管理》2017,(3):24-33
论文梳理了关于形象塑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情况,认为良好的研究所形象对助力研究所发展、增强社会公众的科学兴趣,提升研究所驻地的城市形象和增进国际科技合作等具有重要作用。文献研究表明,如何塑造和有效传播研究所形象在学界尚属空白点。通过扩展企业形象识别CIS理论,构建了基于研究所形象塑造的RIIS理论体系,同时,结合研究所形象塑造的发展实践,提出了研究所形象塑造的选择路径,对研究所形象塑造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佳 《科教文汇》2020,(7):182-186
概念合成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种理论,可以将其与英语翻译相结合。形象学是研究形象的学科。为了打造本土文化,塑造地方形象,可以将贵州省的历史文化名镇——青岩古镇译介为英语,让世界了解贵州,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国家旅游形象是影响国际游客选择目的地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国家旅游形象将显著提升国际游客的来访意愿及其旅游体验;因此,如何捕捉游客心智中的国家旅游形象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基于现有文献,本文尝试构建国家旅游形象的圈层模型,识别出国家旅游形象的四个构成要素,分别是标志物层、体验载体层、认知形象层和情感形象层.借助该圈层模型,并以中国入境游客为例,探究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现状,为塑造积极正面的中国旅游形象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9.
谈谈高校图书馆员新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高校图书馆员形象的因素,馆员的素质培养、形象塑造和“心理塑造”。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取决于馆员职业形象的个体表现,馆员职业形象的塑造是构建高校图书馆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馆员职业形象的塑造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素养的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对图书馆整体形象和其自身的职业地位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磊  朱学芳 《情报科学》2005,23(9):1414-1417
随着图像检索技术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基于内容图像检索和基于文本图像检索两种技术的不和谐现象越来越明显;两者各自所对应的元数据集之间很难兼容;基于内容图像检索和图像元数据联系相对薄弱。本文正是针对这样一种不协调的情况,从用户对图像检索的需求出发,以图像元数据标准为平台,对基于内容图像检索和基于文本图像检索的融合问题做一探讨,这有利于解决图像检索中存在的有关兼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图像检索应用概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娜  孙扬民  黄国丰 《情报科学》2002,20(3):324-325,329
概述了近年来图像检索技术的发展,并分析研究了元数据在图像检索领域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几个图像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13.
南昌市旅游地意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逢军  沙润  汪忠列 《资源科学》2009,31(6):1007-1014
以城市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意象草图绘制相结合的方法,从评估性意象和结构性意象两个方面对南昌市旅游地意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的总体可意象程度较高,景点意象受知名度和美誊度的影响,城市环境意象则受旅游者期望值和满意度的影响;意象组成元素根据其重要性依次为标志、路径、区域、边界和节点,最主要的意象组织手段是标志、路径和区域;就要素的可意象性而言,标志和路径最高,区域和边界次之,节点最弱;对意象空间结构的分析发现,南昌市存在着以八一广场和滕王阁为中心的两大旅游核心区,其架构模式是以城市风貌和城市环境为感知背景,以核心景区为感知重点,以主干道为支撑,被边界所限定,不同类型的地物要素点缀其间的双“#”字型立体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场景中的光照条件对数字图像的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当光照强度较弱时,获取的低照度图像对比度低,信噪比较差,给后续图像处理工作带来困难。经典基于邻域的图像去噪算法依据图像相邻像素之间的灰度连续性,往往在去除噪声的同时导致图像边沿模糊。文章介绍一种基于邻域像素随机舍弃的低照度图像去噪算法。算法首先根据像素邻域的拉普拉斯算子自适应地调节舍弃概率,并对邻域内各像素进行随机舍弃估计;然后以邻域的方差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并添加偏差项进行约束,通过协调方差项与偏差项获取保留像素的权重估计;最后根据邻域像素的权重迭代估计图像像素值。实验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在低照度条件下有效去除图像噪声,恢复原始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15.
胡刚  姚士谋 《科技通报》2002,18(5):436-440
分析了宁波自然环境,认为水体是宁波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特征,宁波城市最早在奉化江上游小溪鄞江,后来迁移到目前的三江口(即甬江、奉化江、姚江三江交汇外),目前正在向甬江口及滨海地带发展,城市形成和发展始终与水紧密结合。为此,提出了以“水”作为宁波城市形象特色的观点,以及建设沿海景观带、沿江景观带、环湖景观带、城市各项建设与水体相结合等围绕“水”字做好特色文章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模糊图像的多尺度分割,是解决许多计算机视觉处理问题的基础。传统的图像分割算法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局部特征匹配方法,无法有效去除光照的干扰,对运动目标图像的分割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图像边缘能量特征提取的运动目标图像的去光照干扰分割方法。计算去光照干扰后的运动目标图像振幅分量和频率分量,采用混合函数控制曲线方法生成运动目标图像时间序列,计算每个尺度下计算运动目标图像的边缘能量特征,进行图像区域特征的非同态块匹配分割,最终生成灰度直方图二进制均衡系数,实现了运动目标图像的准确分割,去除了光照干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分割结果准确,抗干扰能力较好,图像分割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17.
许晓凤 《科教文汇》2012,(24):41-41,46
符号学作为传播学基础学科之一,在传播文本的内容分析上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传统符号学仅局限于对书面和口语的研究,但是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目前运用符号学对影像作品的分析,尤其对影像意义的产生研究,都具备了可行性与必然性。本文通过结合影像文本意义的产生以及影像意义的注入与解构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符号学在对影像文本分析时所具有的优势与局限。  相似文献   

18.
王衍婷 《科教文汇》2013,(35):53-53,55
东北方言直接反映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社会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变化,是最具有亲和力和表现力的语言。它生动形象,使静态的语言转化为动态的语言;它风趣幽默、活泼俏皮,质朴而不乏灵气;它表意细腻丰富,简洁而不留余地;它真实直白,有张力而不脱离实际。  相似文献   

19.
丁瑛瑛 《科教文汇》2011,(6):207-208
商品房如同一件商品,经过营销策划后推出市场前,都必须通过有效的宣传渠道和方法将该项目的信息传达给目标消费群。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视觉形象对商品房进行包装来打动消费者,也是商品房营销推广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可视的视觉符号经过统一、系统化的识别设计,塑造一个独特的,有别于其他商品房的视觉形象。通过项目视觉形象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认可度,对促进销售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科书是教育启蒙的核心,教科书构建的国家形象更是直接影响学生对国家的认知与认同。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和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在教科书中构建国家形象也成为大势所趋。该文从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地理五个层面来分析2012年人教版小学英语教科书中体现的国家形象,提出在小学英语教科书中建构国家形象的几点启示:与时俱进,增加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加强国家形象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增加民族文化内容,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