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提及冰钓、溪钓、海钓、野钓,钓友们均有所闻,甚或已为行家里手,但谈到“洞钓”,恐怕就鲜为人知了。1999年5月12日中午,我到菜市买菜时,遇见鱼贩子老周。因为鱼的缘故,我便蹲下跟他聊。他问我近来“战果”如何?我摇着头,吐露了现今“钓鱼难,难钓鱼”的苦衷。不料,老周却满不在乎地说:“有什么难,想玩就有办法,水库去不得去野河沟,实在不得就进山洞里去钓。”我以为他在开玩笑,就说:“吹牛,进山洞去刮蝙蝠屎差不多,哪有鱼钓?”“哎,你不信?你看这是什么?”他边说边把手伸进篓子里,抓起一条斤多重的鲶鱼。“年…  相似文献   

2.
吴浩然 《收藏》2014,(19):96-103
在中国画坛,有一对杰出的漫画家父子兵——丁悚和丁聪。丁悚人称“老丁”,故丁聪在画漫画时常署名为“小丁”?小丁蜚声漫坛,众所周知,老丁却被现代人逐渐淡忘。其实早在民国期,老丁(图1)就已流光溢彩、大名鼎鼎了,随意翻开民国时期的老画报、老杂志,很多的封面、插图、漫画都出自他的手笔.  相似文献   

3.
邵力 《体育师友》2004,(6):20-20
双休,应学生们的要求,我带了一些学生去爬山,大家玩得非常开心。返回的路中,大家在一个水库边的树荫下边做游戏边休息。一个在游戏中失败次数最多、接受“惩罚”最多的女生,在惩罚后突然问同学们“你们谁想当体育老师”这一问,刚才还喧闹无比的场面霎时安静极了,我赶紧“救场”、“接着玩,接着玩”。  相似文献   

4.
一(7)班的体育课,内容是学习广播操。我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总担心XX同学会闹出什么乱子。果然不出所料,刚练了两遍,他就开始嚷嚷要去打篮球,见没人理会他,就逗旁边的人发笑,引起课堂秩序混乱。按他平时的做法,如果这时候训斥,你说他两句,他跟着就顶你,那样势必适得其反,我想到了集体教育。于是对XX同学说:“你如果能把刚教的两节操顺利地做下来,我就放你去打篮球,不过评委不是我,是同学们,只要你赢得同学们的掌声,你就自由了。”他听后非常兴奋,自觉地跑到队伍前面,边做鬼脸边对大家说:  相似文献   

5.
甲A又到了歇战期,对球员来说是一大喜事。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他们的神经也是绷得太紧太紧了Q赶上了几回球员放假,那次在申花,刚踢完一场联赛,球员要放假,整个楼里闹哄哄的像过年。吴承洪兴高采烈地东窜西审,问他有什么安排,他咧嘴一乐说:“去兜风。””说话间他的几个朋友来找他,他头也不回地往楼下跑。那情景让我不禁想起了以前读书时每每期末考完试时的状态。还有一回和卞军在国奥聊起休闲。他一脸的憧憬说:“我要去苏、杭,就一个人转转,心情最好。”他边说边摆弄着他桌上的手提电脑,我知道这硬梆梆的东西就是他平时推一的…  相似文献   

6.
张孚 《中国钓鱼》2012,(9):94-94
朋友老杜,退休后整天在家闲着,寂寞难耐,就买了一副渔具让我教他垂钓。 我俩首次出征是去永定河边的一个野塘。拴好钩线,我手把手地教他怎样挂蚯蚓,怎样抛钩,反复叮嘱无论漂起、漂沉,都得提竿。做完示范,我说:“照葫芦画瓢没问题吧?”他回了一句:“你就放心吧,小时候我还照着蝎虎子画过鳄鱼呢。”  相似文献   

7.
谢炎 《体育教学》2007,(1):68-68
2年前,我的师父一开学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调查者受命去访查该地区贫困的原因。出发前,就有人告诉他,那儿的人特别好吃懒做,无所事事。这话给他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果然,他去田里暗访,看到一个农夫模样的人在割草,那人割一会儿就坐着休息一会儿。“这儿的人真是无药可救了  相似文献   

8.
棋迷做饭     
小王是个超级棋迷,有一天,他一个人坐在家里手握棋谱,面对棋盘专研棋艺,妻子对他说:“我去买半斤酱油,厨房的锅里烧水,一会等水开了,你就把面条下进去,我很快就回来”。小王频频点头,为了怕误事,小王把棋盘端到厨房里,一边研究棋,一边看着水。一会儿,妻子推门进来,大声说:“面条下了吗”?  相似文献   

9.
鱼球     
覃建谋  赵玉堂 《垂钓》2003,(1):57-58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的二弟玉斌独自一人骑车到牡丹江的一条支流——海浪河去野钓。途经一片稻田时,他在一个田埂边的进水口处偶然发现了一个黑不溜秋的圆形物体一一乍眼看上去就像一个土疙瘩。当时正值稻田放水晒米的季节,本来汪洋一片的田野里已经没有水了。令人奇怪的是这个“圆球”表面好像还有什么东西在蠕动.而且还闪着微弱的亮光。  相似文献   

10.
凉雨 《当代体育》2010,(7):27-29
每一场比赛开赛之前,贾马尔·克劳福德都会坐在场边研究对手。分析本场比赛的攻防战术。“我会花时间去分析对手的情况.想出怎么瓦解他们的对策.”克劳福德说。“然后,我就可以在场上给球队给予最大帮助。”对于这位鹰队“金牌板凳”来说.他还会花上大把时间去分析对手阵中每个球员的防守习惯。  相似文献   

11.
剑客金飞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武林高手辈出,各家门派群起争辉,把中国武术推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当时,四川武林界人才济济,其中成都人金飞就以“剑客”之号,享誉巴蜀。 金飞早年外出学武,浪迹于甘陇一带,遍访名师,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功。有一日,金飞路过秦岭,休息于农家茅舍,忽见猛兽窜出,扑向坡边的黄牛,牧牛小童吓得拼命呼喊,金飞奋不顾身,冲上前去,救下小童。  相似文献   

12.
侯习金  昕东图 《垂钓》2010,(12):35-37
自打“风水先生”东哥迷恋上浑河的大小鲫鱼,浑河边便多了一位“杀手”。奈何东哥近来业务繁忙,无暇出钓,浑河边一干休闲大众及河里挂鱼、打鱼者一片欢欣鼓舞。时至深秋冷季,河边钓鱼人渐渐少了,鱼也越来越不好钓。可偏偏这时候,东哥又抽风了,电话下达通知后,我里三层外三层地裹足保暖衣物,随他去浑河采“疯”。  相似文献   

13.
王帅是一位浓眉大眼,方头圆脸,白净、结实、可爱的小男孩,他身上那股活泼劲,甭提有多帅。不过他可是一位出了名的“小调皮”。 记得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堂体育课,这位王帅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队查人数时,他嗷嗷地学猫叫;自报姓名时,他大声喊着“我是‘帅哥’”;做游戏时,他揪着女生的辫子跑;走队列时,他高举双手做热烈欢迎状;解散休息时,他满地打滚……短短四十分钟的课,他出尽风头。我被他搞得有点不知所措。 接下来的几节课,“小调皮”便成了我进攻的“堡垒”。我一次又一次地批评教育他,甚至用最…  相似文献   

14.
渺小与伟大     
《健身科学》2014,(12):23-23
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亲人也都离他而去。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再活下去的勇气,便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自尽之前,他号啕大哭,细数自己所经历的种种遭遇和挫折,悬崖边有一棵低矮的树,听到他的痛苦述说后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这个人看到树在流泪,就问道:“难道你也有和我相似的不幸吗?”树答道:“我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了。你看我生在岩石的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因为生存环境恶劣,我长得也十分丑陋,真的是生不如死呀。”  相似文献   

15.
宋斐  夏娃 《乒乓世界》2005,(11):32-32
34岁的丁松,一部削球传奇。 无锡的全运会赛场上.老丁也许只是个配角,但他在关键场次彰显“第一削球手”的本色,在队友王励勤状态低迷的时候.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即倒.力保上海队杀入四强。时而蚕丝掌.时而开山斧.一削一攻,收放自如.而立之年的丁松将削中反攻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凡有丁松的比赛.体育场的气氛就格外热烈.大家最想看到的就是一攻一削的拉锯战和丁松出其不意的反攻.既便与他交锋的是东道主选手陈王己.丁松依然能够获得压倒性的掌声。  相似文献   

16.
绝不破例     
本期给大家介绍的是2007年的最后一盘棋。自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之后,丁伟就被媒体冠以“龙飞虎”的称号,使他在国内平添了不少人气。此番在名人战中老丁突然爆发,最后关头连克胡耀宇和孔杰两位苦手,高调进入决赛。然而面对古力把守的最后一道关口,丁伟显得后继乏力。一上来就连遭两记闷棍,0比2落后于对手,最后阶段名人战移现永城进行,老丁背水一战。  相似文献   

17.
1991年,我受公司委派带队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建立一座玻璃马赛克工厂。蒙方的厨师朝克图原是一个地质工程师,酷爱钓鱼。他知道我也喜欢钓鱼,休息时便约我去乌兰巴托市西南30公里外的“洋葱”度假村钓细鳞鱼。  相似文献   

18.
休闲与休息不同。比如,睡了个好觉可以叫做休息,但不是休闲。休闲是一种“有所作为”的积极的状态,表现为一种轻松、舒展、自由、随意的闲适状态。说得更彻底些,休闲乃是一种极其讲究的休息,其目的,绝不仅仅在于恢复体力,而是要从“闲”“适”这个新的层次上感受人生的美好,从而在休闲的同时养精蓄锐,使人在休闲中有所得,有所获,并以更充沛的精神状态投入休闲后的工作。比如读书,就是一种十分积极并大可提倡的休闲方式。人们读书时,不仅可以通过读书得到休息,还可以从书本中发现另外一个五彩缤纷的美妙世界,如此边读书边思考,不仅恢复了体力…  相似文献   

19.
宫磊,当年与高洪波同期入选中青队和北京队,是北京“六虎将”之一。三年前从北京足球队退役,现在他到底在哪里?在干什么?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笔者走访了回京探亲正在家休假的宫磊。原计划去加拿大自费留学,却去了法属岛国——大溪地。 1989年六运会后,由于左膝受伤,宫磊退役,但因队里处于青黄不接,所以在已办理退役手续后他又留队效力了一年。这期间他边训练、边  相似文献   

20.
闻历 《中国钓鱼》2006,(4):44-44
今年赴美国田纳西州探望一位老同学。老同学知道我平时喜欢钓鱼,就投其所好了一回。这天他特地请了假,请我去甩甩竿。早餐后他带着我出门,坐上了他的私家车。出门后约5分钟时间,汽车停在了一家渔具小超市门前。他说:“首先得把钓鱼的准备工作做好。”他在该超市里选购了两尾用金属材料制作的袖珍鱼。我问他:“买这干嘛?”他笑着说:“这就是钓饵呗。”说完,他要我仔细看看,我睁大眼睛打量着并抖动着手掌里的这尾袖珍鱼,软软的身躯能自由地晃动,圆圆的小眼珠眨巴着,特别是浑身一片片的鱼鳞,不时地闪烁着光泽、散发出缕缕腥气。嘿,这不就是一尾鲜活的真鱼吗?老同学这时打趣道:“老兄,今天咱俩就靠这两尾假鱼去钓真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