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科研管理》2012,33(7)
在技术标准大量引用技术专利的背景下,标准联盟以专利池运营其拥有的技术专利,专利池在标准创立及产业化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以典型专利池为研究样本,定量分析专利池中的专利数量变化与专利申请行为;研究表明,专利池创立前后是专利申请的高峰期,这些专利绝大部分为专利池的发起人所控制。对专利引用进行泊松回归,揭示出专利池中的专利质量随时间推移逐步降低,在专利池演进过程中,发起人存在策略性的专利申请行为,倾向于将低价值专利"塞入"专利池中。  相似文献   

2.
在技术标准大量引用技术专利的背景下,标准联盟以专利池运营其拥有的技术专利,专利池在标准创立及产业化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以典型专利池为研究样本,定量分析专利池中的专利数量变化与专利申请行为;研究表明,专利池创立前后是专利申请的高峰期,这些专利绝大部分为专利池的发起人所控制。对专利引用进行泊松回归,揭示出专利池中的专利质量随时间推移逐步降低,在专利池演进过程中,发起人存在策略性的专利申请行为,倾向于将低价值专利"塞入"专利池中。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5,(8):20-24
基于专利引用关系视角,以专利池领域的典范MPEG-2专利池为例,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比较分析了技术标准制定前期、专利池准备阶段、专利池运作阶段专利池中各专利的引用关系,探求了专利池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引用与被引用关系相对集中有利于专利池形成;"活跃型"专利权人和"权威型"专利权人的专利引用影响专利池的形成;大多数专利权人居于专利池的边缘,发挥着协同作用;虽然存在"活跃型"与"权威型"专利权人,但专利引用网络中同时控制专利引用与被引用的专利权人较少,且其分布相对分散和独立,有利于形成稳固的专利池关系。  相似文献   

4.
技术标准创立中的专利引用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技术构成的复杂化,技术标准涉及的必要专利迅速膨胀,形成了重叠交织的专利群。以WCDMA标准及其必要专利为研究样本,采用Ucinet6.0软件,以中心度为测度指标,分析技术标准涉及的专利权人的专利引用网络。研究表明,专利权人之间存在紧密连接、高凝聚力的专利引用网络,少数专利权人对网络内专利引用关系具有控制作用,高被引专利权人是专利引用网络形成的基础,在技术标准创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创立标准的结盟行为及对自主标准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通过标准联盟创立技术标准已成为标准化领域的重要趋势,这一变化正在深刻改变着标准竞争的规则。以AVS标准为研究样本,研究了结盟行为对自主标准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技术标准大量引用技术专利的背景下,结盟行为将技术交易内部化,从而降低了交易费用,为相关专利的技术集成提供了有效途径;标准联盟以专利池运营拥有的知识产权,这有助于合作创新的持续开展,从而推动自主标准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张利飞  陈辉  苏梦遥 《科研管理》2021,42(3):150-159
以中国AVS专利池作为实证对象,研究不同发展阶段下专利池创新的显著推动因素。研究表明,政府政策支持在AVS专利池组建期和成长期成为推动创新的显著因素,由于技术标准架构下的专利池具有公共品属性,早期专利池需要政府介入以避免市场“失灵”,同时减少各企业“等待和观望”行为。由于竞争性技术MPEG-2专利池与AVS专利池的发展周期不同步,以及MPEG-2专利池专利逐步到期等原因,致使竞争性技术的发展在AVS专利池成长期成为显著推动因素,而在成熟期却与AVS专利池创新呈负相关关系。产业发展需求在AVS专利池成熟期成为显著推动因素,这时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支持使用专利池技术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专利引用是技术或知识溢出的重要机制,网络拓扑分析的引入有助于理解专利引用网络的结构特征,揭示专利引用过程中的技术或知识流动规律。在USPTO系统中,检索中外企业专利引用清华大学专利的相关数据,构建清华大学专利被企业引用网络,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网络特征路径长度、聚合系数、中心度等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清华大学专利被企业引用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小,聚合系数较高,存在明显的小世界现象;网络中心度分布呈现明显的"少数结点拥有大量联结,大量结点拥有少数联结"的现象,符合幂律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基于专利地图的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永琴  张米尔 《科学学研究》2011,29(8):1170-1175
 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的日益融合是标准化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正深刻改变着标准竞争的规则。以GSM标准及其必要专利为研究样本,应用Aureka和TDA分析工具生成专利地图,进而揭示专利与标准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核心技术领域申请专利,成为企业参与标准创立的重要手段;主要专利权人持有的必要专利,不仅为早期标准创立奠定了技术基础,而且决定着标准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通过专利地图分析发现,标准涉及的主要专利权人倾向于结成战略联盟,使这些企业之间的技术具有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技术演进研究可用于梳理技术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内部技术活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对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专利引文分析在技术演进研究中存在难以准确判断专利的技术主题相似度、分析的范围和潜在信息的丰富性有限等缺陷,而文本挖掘方法可以对专利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利引文分析的缺陷,因此探索将专利引文分析与文本挖掘方法相结合,在专利引用关系矩阵和专利文本相似度矩阵的基础上创建C-T(Citation-Text)专利网络,并对C-T专利网络进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来研究技术的演进过程,旨在进行技术演进研究方法的创新,丰富技术演进研究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张米尔  刘喜美  李海鹏 《科研管理》2021,42(10):140-147
唤醒专利是特殊类型的专利,由于技术内涵的超前性,在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处于罕有引用的休眠状态;在经历多年的沉寂后,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最终受到关注并获得高引用而被唤醒;作为大器晚成的专利类型,唤醒专利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亟待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选取无线通信网络领域的专利作为研究样本,基于专利引用的时序特征分析,研究构建唤醒专利的识别方法;运用该识别方法筛选唤醒专利,剖析其典型特征,研究提出利用唤醒专利特征,分析和监测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许琦  顾新建 《科研管理》2020,41(12):204-218
提出了一种面向技术进化的专利池必要专利客观评估方法,以克服现有的聘请第三方专家进行主观鉴定和评估的缺陷。效仿孟德尔遗传定律,采用技术遗传分解的方法,追踪技术的起源和演变。提出了技术适应指数的概念,衡量专利在技术进化中的适应能力。结合技术标准,对技术适应指数较高的适应性专利进行严格地甄别和筛选,以确保拟入池专利的必要性,保障专利权人和技术领域的“双赢”发展。以1873年至2002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的燃料电池相关专利及其引证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评估了该领域的适应性专利。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引证关系上看还是从专利内容上看,这些适应性专利都表征了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这与必要专利评估的中心思想:面向技术进化,是相符合的;这些适应性专利中某些技术要素是实现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标准功能指标或性能要求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这些专利应该是“绕不开”的必要专利。  相似文献   

12.
许琦  顾新建 《科研管理》2021,41(12):204-218
提出了一种面向技术进化的专利池必要专利客观评估方法,以克服现有的聘请第三方专家进行主观鉴定和评估的缺陷。效仿孟德尔遗传定律,采用技术遗传分解的方法,追踪技术的起源和演变。提出了技术适应指数的概念,衡量专利在技术进化中的适应能力。结合技术标准,对技术适应指数较高的适应性专利进行严格地甄别和筛选,以确保拟入池专利的必要性,保障专利权人和技术领域的“双赢”发展。以1873年至2002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的燃料电池相关专利及其引证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评估了该领域的适应性专利。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引证关系上看还是从专利内容上看,这些适应性专利都表征了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这与必要专利评估的中心思想:面向技术进化,是相符合的;这些适应性专利中某些技术要素是实现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标准功能指标或性能要求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这些专利应该是“绕不开”的必要专利。  相似文献   

13.
专利池的形成之困:基于博弈分析的一种新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专利池的形成之因,本文基于博弈分析提出一种新解释:专利池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囚徒困境"问题,无论是专门从事研发的专利权人还是既研发又生产的专利权人都存在机会主义动机背离合作而选择充当池外许可人,导致专利池难以形成.除非在动态重复博弈中出现可置信的严厉惩罚,如面临残酷的技术标准竞争或反垄断诉讼的威胁,专利权人才可能达成合作而组建专利池.  相似文献   

14.
标准和专利战的主角——专利池解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专利池已成为发达国家对我国发动标准和专利战的主角.在此,对专利池的概念作了界定,回顾了专利池的发展沿革,分析专利池形成的原因并对现代专利池的再度兴起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国际上典型的专利池为例,全面阐释现代专利池的组建与运作机制;分析比较了美、欧、日、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对专利池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并提出我国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运生  赖流滨 《科研管理》2022,43(9):149-158
    专利联盟能否帮助联盟成员防范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基于联盟学习、合作竞争和社会网络理论,着眼于专利联盟网络,以2006—2018年MPEGLA管理的12个专利联盟成员为样本,通过14 454组配对,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专利联盟对遭受联盟伙伴专利诉讼的影响机制,并分析探索式合作、竞争性学习、网络中心位置和技术相似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专利联盟与遭受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强度呈正向关系,探索式合作、竞争性学习和网络中心位置显著削弱专利联盟与专利诉讼的关系,而技术相似性显著强化专利联盟与专利诉讼的关系。本文拓展了专利联盟对联盟伙伴互动的影响路径,对于高技术企业有效利用专利联盟并防范联盟伙伴专利诉讼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因专利和专利池的概念;探讨了基因专利池的几种可能,即基因诊断产品专利池、基因药物专利池、DNA芯片专利池;分析了基因专利池的益处,最后从基本原则、专利法和反垄断法角度讨论了对于基因专利池滥用的规制.  相似文献   

17.
陈欣 《软科学》2010,24(3):60-62,74
通过分析生物技术领域组建专利联盟存在的特殊性,以及对生物技术领域的金色水稻专利联盟进行的案例研究,提出了在生物技术领域组建专利联盟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