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建构生态道德规范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生态的可持续归根结底在于人,在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方式,在于人的道德修养和素质高低。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人们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受到理性和道德的约束,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当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1)生态道德的实质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调整人和人之间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生态道德扩展了道德功能的领域,把传统道德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扩展到调整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关系,重视…  相似文献   

2.
精神生态研究主要是关注人自身"精神图"这一内自然的生态平衡,并探究精神生态失衡的文化和社会因素。《群山回唱》这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精神生态危机的各种表征: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和异化,情感世界的缺失,文化身份的困惑等,因此从精神生态的审美高度出发,解读《群山回唱》中人物的精神生态危机并尝试探究导致其背后的的文化和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3.
张露露 《文化学刊》2023,(8):101-104
王安忆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一直贯彻生态意识,尤以生态主义伦理精神为显。本文通过对王安忆小说文本中的道德意识和伦理精神的解读,发现其主要的内核特质有“伦理生态人”精神、“道德实践人”精神和“人类人”精神。而其内核特质的价值取向是精神层面的探讨和启发,展示了当代作家对于生态自然环境的密切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对人类终极生存环境的人文关怀,从而积极引导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伦理关怀。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的永恒道德论进行了深刻而彻底地批判,并且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道德的真正起源和根本特性进行了详细阐释。新时期,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中国传统美德为基础,坚持解放思想;以共产主义道德为价值导向,坚持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道德基础理论,运用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英国媒体《镜报》2016年至2020年涉华社会民生报道的道德基础。发现《镜报》关注中国动物保护、传统习俗、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女性地位、儿童保护和灾难救援等社会民生议题,整体使用负面的道德基础,呈现道德冲突框架:突出民生"伤害",而非"关爱";强调"欺骗",诉求"公平";放大"背叛",背弃"忠诚";批评制度和法律的"权威"。文章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对英国媒体涉华民生报道背后的道德冲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中国价值观对外传播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丛芹 《文化学刊》2010,(1):151-156
传统手工艺制作、现代设计、后现代设计虽然在观念、方法、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但都是"创造人造物",大致可以在"造物"(包括符号体系)的层面或意义上加以理解。当代设计就无法用"造物"来指称了,原因是,不仅所造已不完全是"物",对"造"还提出了生态要求、抒情要求、体验要求、变异性要求、个性化要求、道德要求,等等。因此,可以用一个动词性的"生"字来替换"造",用一个名词性的"生"字来替换"物",即"生生",并由此从方法和本体两个层面来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7.
生态道德是人类为保护自身的生存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内涵包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所谓"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为使人们遵循其道德准则,自行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道德影响的过程.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十分重要,事关他们能否成人成才的大事.文章对中学生道德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文章对怎样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出了如下对策:一是提高他们对生态文明的理性认知水平;二是引导他们切实关注生态问题,让他们对生态问题有感性的认识;三是加强他们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提升他们的生态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0.
道德文化的生成与异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反思四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中国道德文化传统实际上同时是一种道德异化传统.在中国道德文化一些关键性思想意识的生成机制中,就原生性地含有异化的成分"殷鉴"意识所表征的道德专利和垄断"革命";"有德"与"有位"依存论所折射出的道德文化主体不能独立自主,以及最终演化为边缘化传统;诸子百家对人心险恶的历史警惕,以及道家文化对伪劣道德的激烈批判,却被精神的逍遥之游所消解;在道德修养的范式设计上,道家的"两行"诡论与儒家的危苦磨难,表现出反塑造和过度塑造的倾向;凡此,都需要我们以反思的态度重新辨识清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前沿话题 ,它主要思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 ,不同于传统的人与社会的道德概念。在以往有关生态的美学研究中 ,大都孤立地谈论生态中的美学构成或生态思想 ,虽然联系了人 ,但没有联系人的行为和动机与生态所构成的伦理关系。以崇尚自然为基本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观 ,同时也体现出以关注自然界中的人为鲜明特征的生态伦理精神 ,这与当代环境伦理学所阐述的思想具有相通之处。中国人的审美世界事实上是以生态伦理为依据而形成的一种宏大的、整一的、体现出人文内涵的精神境界 ,它通过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两个层面体现出来。当代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的根源还在于美学 ,在这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这一优秀美学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梳理和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构建新时代文明乡村的必然要求。"道德银行"的出现,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现实路径。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临汾市蒲县"道德银行"进行调研,在分析其运行机制和评选细则的基础上,总结"道德银行"作用下当地乡风文明的现实成就,进而归纳得出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完善奖惩制度、加强多样载体建设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和冲突是造成中美贸易战的深层原因。通过"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对比,可以窥见中美理想社会诉求的差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理想社会的诉求,例如温饱问题的彻底解决,生活的富裕,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而美国的理想社会诉求来源于宗教使命,多表现为追求物质财富和个人成功,具有个体主义的特点。我们应该更注重发掘"中国梦"的精神、道德、修养、生态、人文等方面的经验,加大"中国梦"的宣传力度,并在更为广泛的跨文化交往中,不断深化对"中国梦"和"美国梦"的理解和认识,以期实现更为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仁"是《论语》体现的儒家核心思想,孔子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道德要求和道德境界,并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在《论语》的表述中,"仁"的层次和内涵极为丰富,其中建立在亲亲关系之上的"孝悌"是"仁"的基础,而"忠恕"则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孔子"仁"的思想体系经历时代变迁,对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仍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友渔 《文化学刊》2008,(2):173-173
转型社会道德价值的普遍疏离,使社会面临着公共生活之"道德合理性"基础缺失的窘境:在一个充满不公、不义的社会里如何"为公"、"取义"?市场经济和尘世功利社会的自由、个性和竞争等铁的法则对人们美好生活梦境的全面主宰,  相似文献   

16.
孔子"仁"学说的功利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大功利观"的角度肯定了道德论与功利论的同一性,指出迄今为止研究中国传统道德学说的论著,仍然有过分地强调两者的对立,而忽视甚至完全抹杀它们之间的同一性的倾向.同时以孔子"仁"论为例阐释了其道德学说的人本特色和功利特色,发掘其中功利论内涵与道德观传统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尝试着为中国古代道德思想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龙江森工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全面树立大生态观念和"保护生态、热爱生态、珍惜生态、建设生态"的全民共识,形成了"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缺绿补绿、立体造绿、完美塑绿、全民护绿"的热潮,把美丽的林区打造  相似文献   

18.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之"仁"从三个层次进行描述即以外延描述、从人所具有的品质层次对"仁"进行内涵式的描述、对"仁"的超越层面的描述。这一过程体现了孔子道德思想从感性出发达到理性认知,最后达到无限境界的特点,从而彰显了孔子思想的道德理想主义特色,即以无限超越的理想为旨归,注重实行与理性认同合一的品格。  相似文献   

19.
生命伦理指的是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其在由生到死的生命过程所应当遵循践行的原则和观念。先秦时期,儒家哲学有着丰富的生命伦理思想,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生命态度的多重性。先秦儒家既"尊生""贵生",强调人生命的重要;也承认生命必然会终结;然而,又不主张轻易放弃生命。二是道德生命的至上性。先秦儒家重视道德生命,将其置于自然生命之上,又以"仁""礼""义"等为原则,用道德生命对自然生命进行引导、教化、约束和限制,充分体现了道德生命的至高无上。三是自然生命的超越性。先秦儒家以功业、道德、留名来等精神生命的永恒实现对自然生命的超越。四是生命价值的提升性。先秦儒家认为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是一个由"内圣"到"外王"的实现过程,也是由己及人、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的提升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如今自利化趋势严重的社会,"德"作为东西方公认的思想价值被社会高度重视。道德判断有功利主义、利他主义等标准,道德行为的动机也多种多样。在社会原子化个人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依靠契约维持,然而,不能否认一种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精神没有存在的可能性。本文从情感出发解释"道德人"存在、道德社会形成的可能性。孟子从人本身固有的"恻隐之心"的情感出发解释人之道德本性,这可以证明道德意识为人本身固有,当代公共伦理精神由于人本身之道德性而有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