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斌 《兰台世界》2012,(36):125-126
龙舟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民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本文在阐述龙由来的基础上,剖析了关于中国龙舟运动起源的三种观点,进而探究了龙舟运动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学锋 《兰台世界》2012,(28):71-72
自古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崇拜龙的传统,龙文化也是我国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特色.在古代许多建筑上有龙的装饰,古代传说中有龙的各种描述,在许多物品上有龙的形象,许多民俗体育活动也离不开龙的影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五月初五端午节的龙舟竞技,具有龙文化的浓厚特色.  相似文献   

3.
高一青 《东南传播》2012,(2):169-I0001
<正>龙腾盛世年祥瑞,花开两岸春渐深。当龙年钟声敲响时,东南广播公司携手海峡两岸20多家广播电台为两岸听众奉献了新春广播大礼一《龙年说龙》春节联播节目。两岸广播人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度挖掘龙文化,展示龙民俗之乐、龙建筑之奇、龙音乐之美、龙戏曲之妙、龙书法之趣、龙收藏之珍……东南广播公司牵头组织两岸广播春节联播己持续六  相似文献   

4.
2012年为农历壬辰年,生肖排列属龙,又称龙年.在我国,有不少与"龙"有关的文化,在龙年到来之际,品赏一下龙文化,亦别有一番情趣.龙歇后语在我国无数歇后语中,有的与龙有关,如"龙王爷作法——呼风唤雨"、"鲤鱼跳龙门——想高升"、"驴头插龙角——四不象"、"画龙点睛——功夫到家了"、"麻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蚂蚱跳龙门——想得高"、"龙灯的脑壳——由人玩耍"、"蛟龙困在沙滩上——抖不起威风"、"龙珠跟着龙尾转——不对头"、"跳蚤充龙种——冒牌货"、"龙王爷的帮手——虾兵蟹将"、"龙灯的胡须——没人理"等.这些歇后语诙谐风趣,令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了一期关于我国农民文化的节目,节目介绍了一部描述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各地农民文化的纪录片,片中出现的长兴县地方舞龙表演<百叶龙>,引起了正在收看节目的长兴县档案局局长张满山的关注.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定是个宝贝,按捺不住兴奋之情,连夜上网搜索相关资料,结果所有资料都印证了张局长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代表,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广告资源.现代广告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事件和塑造社会“拟态环境”的重要信息装置.在广告中使用以“龙”为代表的传统元素不仅能提高广告效果、塑造品牌个性、实现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支撑我国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战略转型,更能达到宣传祖国文化、提高文化认同、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龙凤山风景区,位于朝阳市喀左县尤杖子乡,距北京与沈阳各430公里。在喀左县发现了最早的新石器时期的中华龙文化的图腾和5000多年前的祈福朝拜文化,因此这里也被誉为中华龙文化起源地、中国祈福朝拜文化发祥地。龙凤山(天龙源)风景区,原始生态环境优美,是古人类的宜居地,也是现代人类的最佳休闲地。这里峰峦雄峻、松柏怪绝、泉水圣灵、景色秀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结合龟兹壁画遗存、出土文物所反映的文化信息,对古龟兹龙文化源流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可以对龟兹文化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龙回头景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海滨以南2公里处,俯瞰龙湾海滨,依山傍海,这里风光秀美,风光旖旎,是葫芦岛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关于龙回头,相传乾隆皇帝出来游玩时,回京途中曾路过此处,见此美景不止一次地回头观望,这便是龙回头的由来。龙回头景观台依山临海,松涛起  相似文献   

10.
周杰伦的《龙拳》因一年一度的除夕盛宴被再度炒得沸沸扬扬,在百事公司推出的这个产品宣传广告“龙拳篇”的MTV中,大量运用了中国功夫、武馆、龙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但整个MTV的拍摄手法和周杰伦的打扮又极具日本漫画风格。在这里,“龙”和“拳”都被现代都市流行文化加以包装改造、重新演绎了。在这里,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观点摘要     
龙新民:深化改革发挥优势龙新民在人教社、外研社调研时强调,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经从试点进入到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出版体制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任务繁重。要坚定改革的信心,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出切合出版社实际的改革模式。他还强调,中央十分重视中华文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古农业立国,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雨水对于古代先民的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对降雨没有科学的认识,古代先民多将这种自然现象归结于某种神秘力量,各类求雨巫术和传说应运而生,并逐渐流传发展成为根深蒂固的民间信仰和民间习俗。本文从民间关于龙行雨的传说故事出发,探讨古代求雨巫术之一——以龙求雨现象的发轫渊源和发展情况,分析龙和雨之间的联系,针对不同地区流传的传说特点进行比较和归纳,并说明龙作为雨神的文化内涵和现存状况。  相似文献   

13.
每月视点     
事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透露行业管理新思路今年两会,图书价格、互联网内容规范、卡拉OK版权收费成为一些代表委员议论的热点。全国人大代表、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龙新民透露了管理上的新思路。去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定价平均降低了约11%,全国中小学生家长少支出约12亿元。今后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将继续采取措施降低图书价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关于网络出版,新闻出版总署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互联网出版管理规定,规定经批准出台后,凡属网络图书、报刊等网络出版活动将进行规范管理,并为网络图书、报刊等出版…  相似文献   

14.
《小黑龙》     
本故事取材自关于“黑龙江”由来的民间传说,讲的是在山东的小山村里,李福的妻子生了一条小黑龙,小黑龙不被家人接受,飞到了白龙江里,最终在村民的帮助下,打败了无恶不作的大白龙。  相似文献   

15.
韩晓松 《大观周刊》2012,(18):25-26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的图腾,是中国最神圣的动物神,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最早的图腾到雨水神再到帝王的象征,龙这一形象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始终是一个吉祥、强大的象征。本文从宗教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出发,探讨了是龙这一图腾形象的形成历程以及这一信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草龙,又称稻草龙或香龙。舞草龙是开化县农民庆丰收兆吉祥,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流传甚广,在县城西乡、北乡为多见,其中以苏庄草龙为最讲究,最壮美。马金、何田、菖蒲等乡镇又称迎香龙,因草龙捆扎是以稻草搓扎粗大绳索,再扎成龙首龙尾,形同长龙,绳索上插上点燃的香枝而得名。舞草龙总是选在每年的中秋之夜,当团圆饭吃罢,皓月当空,舞龙队便高擎香火草龙,“狂奔狂舞,穿梭于村中大道,起舞于晒场田野”。夜空中的香火龙飞舞腾跃,吞云吐雾,忽而“龙头戏珠”,忽而又“龙身打串”,一时“龙头咬尾”若即若离,一时又“龙尾圈头”缠缠绵绵,伴随欢快的打击乐声,给人带人亘古的文化畅想之中。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12月27日,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龙新民出席会议,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于永湛受龙新民署长委托,代表总署党组做工作报告;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柳斌杰作关于制定<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说明并主持会议;28日,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龙新民,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作了重要讲话,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于永湛主持会议,柳斌杰作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18.
高欣雨 《东南传播》2010,(7):142-144
"文化移转"可以用来分析一种文化被调整后,融合于另一种文化并推广至世界的过程。本文将依据这个过程,分析在动画片《美国龙:杰克龙》中,中国文化是如何经迪士尼化,"熔合"产出一个中美混血小英雄的角色,并被推向世界。通过比较《美国龙:杰克龙》第二季与第一季的不同,本文尝试将这个过程进一步扩充到反馈和调整的部分,对已有"文化移转"的过程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9.
书业内外     
是图腾正名还是文化屠“龙”据《重庆晚报》报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已经成为一个代表性的符号。但日前,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吴友富的一个名为《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科研选题,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吴友富在接受上海一媒体采访时称,中国国家形象品牌应该凸显出和平、和谐的理  相似文献   

20.
谈小明(长兴林城镇天平桥村书记):百叶龙在我们林城镇天平村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以前舞龙在我们这里是一种群众的业余文化.百叶龙是以前我们的前辈传下来的,是一种吉祥物.我们农村都是农民,靠劳动、种田,要风调雨顺才能保证丰收,在这样的情况下,用百叶龙在丰收以后在春节、节假日庆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