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华 《考试周刊》2012,(76):100-101
作者通过品牌战略的视角对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得出:竞技武术难度过高,具有不易普及推广的特点;传统武术缺乏统一教材,在推广上杂乱无序;段位制武术不易科学量化,并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发展路径:塑造武术品牌;建立武术标准化;以连锁式经营推广武术。  相似文献   

2.
毛其德 《考试周刊》2011,(26):152-153
本文对中国武术的价值、社会功能、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国武术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确立其在国际体育中的地位:挖掘武术多元价值;创建现代武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竞技武术机制;积极推广、广泛交流;立足国内,走向奥运。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对中国武术的发展状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文章认为:中国武术的“过度简单化、全面现代化、强制世界化”的发展选择,正在加剧“中国武术”的“自身文化的贫瘠化、传统体系的另类化、民族个性的消失化”。中国武术的文化危机正在形成,并且有加剧不懈的倾向。中国武术发展走进了一个问题重重的时代。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指出:体育化后的中国武术不会成为武术发展的救命稻草;“重西轻中”的武术专业教育对于中国武术继承和发展是无利的;夹杂在“体育”课程中的学校武术教育不利于中国武术的普及。中国武术要成为世界的武术,要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我们必须坚持武术的特色,绝不能让武术跟在西方体育的后面跑,不能按照西方体育的标准去改变自己,否则,武术也只能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次级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杨祥全所著的《中国武术思想史》(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一书,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统筹中国武术发展的全部历程,用简练的语言概述了从先秦诸子百家到现代信息时代武术思想的变迁与发展;在提出新观点、新思想的同时,重新定义了中国武术的概念;通过对大量古籍文献的实证考察、理论推演,发现中国武术在社会演变中的内在规律——宗吾、谦和;在深入探究武术思想的同时,提出"武术资源——军事武术""武术发展点——艺术武术"论断,以此构建中国武术多元化机制——民间武术与军事武术的互补发展、艺术武术与竞赛武术的协  相似文献   

5.
从跆拳道推广发展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功之处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对中国武术发展有益的启示.它促进世界人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了解,有利于扩大中国武术的对外宣传,加快武术的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6.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获得成功举办,武术已经成为奥运会期间表演项目的背景下,进一步弘扬中华武术,推动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是我们广大武术工作者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对武术在国际上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策略,有助于中国武术的更好发展,也有利于武术在全世界的进一步推广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武术现阶段所处的状况进行整理研究,并且在基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武术发展、针对性较强的对策:首先完善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模式;其次竞技武术是安徽省武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武术发展要以竞技武术为敲门砖,让世界了解中国武术文化;第三加大武术在大众体育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武术的概念,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武术的内容与分类,武术的特点,武术的功能价值,武术的地位等方面对中国武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体育方向上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世界武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派系.加快中国武术走进普通高校,既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新时代人类过度依赖机器所产生的亚健康的必要方法.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武术体育课程并不普及,已经开展武术体育课程的高校,又受到教师紧缺、授课难度大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武术课程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因此立足于中国武术未来发展的大好前景,加快中国武术在普通高校中的推广和普及,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哲学人为"无道为有道",这是截拳道的思想核心.发展武术要以宽广的胸怀去吸收其它搏击术的长处,促进自我创新;中国武术要"打"向世界,而不是简单的商业推广;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现代全球化的新文化指导中国武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武术不仅仅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而且在强身健体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上世纪末,国家体育总局开始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相关策略,从而更好地推动了中国武术的发展和传承。在促进高校武术教学新时期发展的目标导向下,本文以高校武术教学为研究对象,就《中国武术段位制》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简要介绍《中国武术段位制》促进中国武术发展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在武学教学中的发展和实施现状,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武术段位制》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多种方法和相关理论,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认为武术文化是对其进行产业化发展的有利资源;武术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武术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的应用,使中国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武术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影响力极大的一个民族传统体育品牌。但迄今为止,从品牌营销的角度考察武术推广的研究并不多。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重新审视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品牌的历史,并运用品牌营销运作规律进行武术推广,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而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必须借助媒介。新时期,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为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促进武术的推广,在全球范围传播中华武术提供了契机。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新媒体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然后提出了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时下,与跆拳道、球类等竞技健身项目红红火火的发展势头相比,武术比赛和武术培训却很少有人问津,为何武术发展如此冷清,是什么因素阻碍了武术的发展,影响了武术的传播和推广,都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和高度的重视.该文从学校这个主要的武术教学阵地,以及武术本身和社会发展对武术的影响三方面对中国武术发展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后奥运时期,武术作为中国几千年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武术“入奥”的奋斗目标不能放弃,要做到武术向世界的推广和传播,必须从国内武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做起。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对贵州省民族地区的武术开展现状进行走访、调研,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为今后民族地区的武术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件光耀璀璨的艺术瑰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武术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中国武术被一代又一代中国武术人才不断发展和完善,汲取了百家之长,对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皖北地区武术文化产业的优势进行分析,了解其在当代中国发展武术文化的现状和价值,探讨了皖北武术文化发展的过程及其特征,深入研究皖北地区武术文化的传承策略,并提出了发展皖北地区武术文化产业科学合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以及借鉴已有的中国武术分类研究方法,在对武当武术所有的活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之后,我们根据其活动的群体、作用、特点等。划分为武当民间武术、武当军事武术、武当道教武术、武当武术流派。以使人们对武当武术有一个曼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利于武当武术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武术和日本空手道进行了比较研究。武术较空手道在内容和体系更为丰富和复杂,在技术层面上包涵了空手道的所有技术类别;文化层面上武术较空手道所涵载更为深邃和宽泛,但没有空手道具体和明确;空手道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推广值得中国武术人学习和借鉴,尤其是空手道的级位/段位制度和礼仪。  相似文献   

20.
中华功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上的一颗闪耀的明珠。在中华民族武术的传承上,各大高校是推广、发展、普及中国功夫的主要阵地。在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上,各大高校师生和广大武术爱好者应努力发展自己,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