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加强组织建设,构建整体合力学校成立三生教育领导小组;建立校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职能部门直接抓,各个部门配合抓,全体老师共同抓的"三生教育"网络。全校整体动员形成合力,将"三生教育"落实到行动中。  相似文献   

2.
吴大荣 《文教资料》2005,(28):11-12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都心知肚明这样的一个不是等式的等式:抓“优秀生”可以提高优秀率、升学率;而抓“后进生”则可以提高合格率、毕业率。所以,如何抓好“两头”是每个学校和每个教师必须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然而对于夹在“两头”之间的中间生,他们既不出类拔萃,也不惹是生非。所以在管理上往往被忽视,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然而,他们是“双差生”的预备队,是“优秀生”的后备军。因此,认真研究中间生的心理状况及其发展轨迹,并加以强化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新课题。中间生通常有以下几种不良心态:第一,浓厚的平庸…  相似文献   

3.
2008年2月,云南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学校实施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来抓。2008年8月,三生教育第一版教材出版。2008年秋季学期起,在试点学校实施了三生教育。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与《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对邯郸市、邢台市、石家庄市、唐山市共159名聋生进行了测试,以期了解聋生自我意识与社会期望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聋生自我意识和社会期望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聋生自我意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而社会期望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聋生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维度上都与聋生的社会期望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在躯体外貌与属性维度上与社会期望呈显著正相关,总体上聋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期望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所谓"三生"即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1]。2008年云南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学校实施"三生教育",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来抓。随后以部分学校为试点开展"三生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6.
调查结果显示大四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内部维度发展不平衡,存在较高的"职业效能和职业意愿与期望"与较低的"职业价值和职业意志"的矛盾;女大四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感总体及职业价值、职业意志、职业意愿与期望三维度上显著优于男生;农村来源大四师范生中具有高或中等职业意愿与期望的比例显著多于城镇来源的。在此调查基础上,提出把教师职业认同感纳入师范生培养质量评估与监测指标体系,改善教师职业认同感应从师范教育阶段开始,不能将问题遗留至在职阶段,同时采取相关措施来全面提高大四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衢州聋校聋生职业期望的问卷调查发现:毕业生非正常性的岗位流动非常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在于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听障生的生涯教育工作,帮助听障生充分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业,认识现在的"我"该为今后的就业做何准备。  相似文献   

8.
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即由外在推动转变为内生发展.外在推动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但也诱发了教育异化,而旨在促进教育发展的措施却导致结果偏离初衷,出现远离教育目的的若干迷失.内生发展,表现为大学宗旨、教师、学生、管理、制度和文化六个方面的教育自觉.在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中,抓特质比抓特色更重要,抓规划比抓项目更重要,要“正师名”而不要“造名师”,而且营造共同的环境重于出台特殊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长期和系统的工作,不应随军训结束而结束,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则应贯穿于大学学习生活的始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面求创新、抓关键、寻  相似文献   

10.
余如进 《江苏教育》2007,(13):97-97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倡导与实施,教育“减负”成为备受关注的教育问题,全社会期望在减负中更好地让教育成功、让学生成才。然而,困惑却与期望相伴而生:教育减负推进到现在,为何有些学生却觉得负担不减反增?为何有些学生“负担”减了而成绩仍无明显提高?对减负存在的片面认识并由此所导致的行为偏差,不仅是造成“减负”背离初衷并形成困惑的主要因素,也县当前引管其他一些教育问颢的缘由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大指出:“要继续抓好上层建筑包括各个文化领域的斗、批、改,努力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工人宣传队响应毛主席“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的伟大号召,登上上层建筑领域斗、批、改的政治舞台,肩负着牢固占领、彻底改造教育阵地的历史使命。我们决不辜负党和毛主席的期望,一定要遵照十大精神,在  相似文献   

12.
一个班的语文学困生人数虽少,但对班级的消极影响大。语文老师如果不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学质量肯定就会下降,而且学生语文学不好还会影响到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二元经济转型带来的产业升级和长株潭地区以装备制造业为支柱的产业集群,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高职生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在校生就业期望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长株潭地区高职生对就业前景的期望与现实状况的差异,并提出了促进高职生就业和进一步发展高职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德才兼备"始终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对于语文学科如何在教学中做好"以德为先",笔者则有以下几点想法。一、"以德为先",教师的思想认识要到位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教学任务中的一项重要目标,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一目标往往被忽视或淡化。一些教师教学中花大气力组织学生抓字词句的掌握和段的分析,不利用教学内容有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重  相似文献   

15.
所谓“次文化”(subculture)是指一个大社会中的次级社会(subsociety)或次级团体(subgroup)成员所形成的一套特殊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包括理想、思想、信仰、行为态度、习惯与生活方式等。基于此,台湾国中生次文化系指国中生所特有的一套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国中生次文化的好坏,对于国中教育成效的影响至巨。若国中生次文化有利于教育,则可引导国中生努力向上,进而达成国中教育目标;反之,若国中生次文化不利于教育,则国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从素质教育那里期望什么──素质教育研究之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为素质?何为素质教育?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虽频频动作并有了系列尝试,但仍无法达成较为有说服力的共识,人们为此而大伤脑筋。本文则换了一种思路:从我们究竟从素质教育那里期望什么入手,为认识素质教育与素质开辟新途径。本文以为,我们期望素质教育能在宏观上带来教育结构大调整,造就不同类型与层次的人才,微观上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养成现代人的现代品质以及充实生活的态度,而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某种具体实用的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17.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关键在中小学教育,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则担负着为中小学输送未来教育者的任务,因此,师专生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素质的提高.师专生具备了良好的思想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健康的身心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师专学校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把提高师专生的素质教育放在首位,这是关系到下一个世纪我国建设者整体素质提高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间生是在班级授课制和应试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实际中所形成的一个现实存在的群体。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中间生处于隐性教育放弃的教育处境中,教育期望、教育关注、教育机会及教育交往的缺失,使他们得不到充分的教育,在教育情境中体会不到充实的存在意义感,这样的教育处境对其人格健康和学业成功都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中间生的教育处境应得到更多关注并采取有效对策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论丛》2010,(6):F0003-F0003
一、九中开展生本教育的背景 地处偏远 办学环境不良 生源结构单一 学生家长对教育期望低 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底位徘徊  相似文献   

20.
张楠 《中学教育》2021,18(2):28-41
教育期望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及子女自我教育期望,其差距反映了二者对子代期望教育程度的异质性,亲子间教育期望差距过大不利于子女教育获得与社会阶层提升.作为教育与地位获得的重要中介变量,研究亲子间教育期望差距影响因素对缩小期望差距,实现个人社会阶层流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个人、家庭、学校三个维度探究了亲子间教育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