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巍巍 《广西教育》2014,(17):45-4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是由写几句话到写一篇文章的过渡,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笔者从片段习作训练入手,致力于三年级习作教学探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让学生学会写事状物,为将来写长篇习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时学生的习作做了很明确的要求。要求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保持学生的习作热情,保护学生的习作信心。让学生热爱写作。乐意写习作,写好习作。在习作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以下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对习作过程重视不够,忽视了生活对习作的重要作用,不能正确引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忽视“情”的积累和抒发;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练笔习惯尚未养成,往往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有事写不出,抄写仿写严重。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目睹生活情号、感悟生活事例、参与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积淀情感的兴趣,利用多维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让师生一起走近习作,让学生敢写、能写、乐写,从而让学生改变习作观念,体会习作过程的愉悦,培养自信,在快乐习作中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4.
谭长清 《湖南教育》2007,(11):24-25
在目前的小学习作教学中,交流功能逐渐淡化甚至缺失,学生在这种缺乏交流功能的习作训练中,渐渐失去了写作的原动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交流式习作”研究。我们认为:只有把握了习作的根本特性—交流,习作教学才能逐步唤醒学生内心的需求和意愿,学生在写作中才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5.
颜炜婷 《成才之路》2023,(15):116-119
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教师如果能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出发,根据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及学生的读写现状,精心设计读写融合教学活动,运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加强读写结合的方法指导,让学生读中学写,以读促写,就能帮助学生搭设好习作支架,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使他们不再害怕习作,爱上写作。  相似文献   

6.
写话是习作的基础,是学生从口头语向书面语转变的过程。小学低年级是开展写话教学的主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和作文能力的重要时期。语文课程标准将低年级段习作目标定位为“写话”,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握该学段要求习作要求,将写话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在写话中享受乐趣、建立自信,夯实好作文基础,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7.
陈晓艳 《小学生》2010,(4):13-13
1丰富习作源泉,让学生敢写 习作离不开生活,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是学生习作选材的重要源泉。在习作教学课堂上,我不是指导学生应该写这个,可以写那个,而是安排学生先观察自己周围的一切,草木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让学生多见多识,纵向延伸,开阔眼界,积累习作原料。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要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培养习作兴趣,引导学生愿写、乐写、会写,提高习作水平。近年来,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与习作是两个最重要的教学任务。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写作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想情感的表达,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与沟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对文本的发掘和有效利用,在课堂上整合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借读助写,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杨秋凉 《广西教育》2013,(25):52-52
新课标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写话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对学生将来的习作心理与能力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高年级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在新课标理念下进行低年级写话训练,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引入融合性设计,符合学生习作学习实践需求。教师从读写、演写、评写等角度展开教学引导,以调动学生习作思维、激活学生习作兴趣、塑造学生习作品质,为学生提供丰富训练感知机会,其教学发动呈现多元化特征,教学效果也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2.
韦惠华 《广西教育》2012,(33):42+45-42,45
我们一直追求习作教学的快乐高效,希望学生都能乐写、会写。但事实上,许多小学生还惧怕习作,不善于习作。教师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束缚过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忽视了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习作教学依然高耗低效。对此,教师应当开放习作课堂,激活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作文教学项目设计直接决定习作的质量和方向,小学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设计好习作项目框架,根据项目框架组织作文材料和安排作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有主题、有层次地写好作文,避免没有主题、没有条理地乱写作文。优化习作话题,不断提升学生习作能力,让学生乐意写、愿意写、主动写。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感到作文单调枯燥,没内容可写,是苦差使,因此缺乏习作的兴趣。在“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为什么仍旧不能自由地抒写生活,为什么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呢?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影响学生习作快乐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忽视习作兴趣的激发,学生不想写;(2)缺习作方法的指导,学生不会写;(3)脱离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不愿写。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少年儿童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正确地进行交际。笔者根据新课标对小学各年级的写话习作要求,结合平时教学,谈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怕写、厌写作文。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对作文的内容感到陌生、没兴趣;二是无话可写;三是有了素材无从下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写真实的前提下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2.引导学生在写真实的前提下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1.播放音乐风光片(春天)。(教师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习作…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习作教学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是学生畅写的摇篮。把习作教学与学生的快乐生活及自身的健康成长融合在一起,可以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写清楚"是三年级习作教学的重要目标。作为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认真分析学生习作中写不清楚的原因,再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此,将可以使学生克服习作的畏难情绪,逐步把"写清楚"的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起步习作之难,难于学生不愿写,难于学生写什么,难于学生怎么写。只要在习作教学中解决了渡"趣"、渡"米"和渡"渔"这三个难题,起步习作教学就变得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20.
徐文静 《教育现代化》2006,(10):121-122
习作,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直以来,多数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不会选材,不知道写什么;不善表达,不知道怎么写;不愿评改,不知道如何改,选材、表达、评改成了学生习作道路上的三道障碍。这时,教师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呈现丰富、形象的素材,根据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言之有物;利用媒体促进思维,让学生言之有文;训练学生自主评改,让学生言之有理,就能有效地突破习作教学“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