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颦一笑,一蹙一展,所表露出来的思想和情感都会真实客观地展现给电视观众,它们不同于人们的一般日常动作,而是用表情、动作和体姿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达意,这种“人体语言”、“行为语言”都是非有声语言符号,就是所谓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包括气质、语言、着装、表情等方面。而服装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共同构成主持人进行大众传播的基本载体。服装能够直接参与视觉形象的塑造,传达主持人的思想、个性、文化修养、艺术品位,帮助主持人与受众进行美的交流。服饰语言是否得体,与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相互关联。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学会正确的运用服饰语言,  相似文献   

3.
莫智深 《视听》2016,(7):70-71
采访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每一篇新闻稿件的出炉,都离不开记者前期的深入采访。记者在采访一线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所使用的声音、动作、手势、姿态、表情等都属于采访语言,采访语言可分为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在电视新闻采访活动中,采访人正确、恰当地运用好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新闻作品的信息量和质量。文章试就电视新闻采访中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合理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一般都非常重视对新闻人物语言信息的传播,以至于记者们在采访时总是给人一种边提问边埋头记录被采访对象谈话的印象。而对于人物非语言信息的体态语言信息,则往往不注意捕捉。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使新闻报道显得呆板、干瘪,不传神。所谓体态语言信息,指的是人们通过动作、表情、外表、服饰等,间接传递出的信息。行为科学家曾指出,“人们的所作所为比他们的所说所讲更为重要”。南振中同志在《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一文中写道:“眼睛,是人身上灵敏的器官,它像一架精密的自动摄像机,随  相似文献   

5.
吴振泉 《北京档案》2006,(10):37-37
体态语言是一种广泛运用的无声语言,它是以人的动作、表情、服饰等来表示意义的一种无声语言,能起到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感情、辅助和加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接待利用者,档案收管用各个环节工作中与各机关单位进行交往,参加社会活动、处理日常事务时,如果能够用正确的体态语言辅以有声语言,则可以增强表达思想感情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对塑造档案馆的良好形象的影响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谈图书馆员的体态语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态语言是以人的眼神、表情、仪容仪表、体态姿势、精神气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自70年代初诞生以来,就以其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在公共关系、商务洽谈、表演、教学、服务行业、外交活动等方面充分展现着它独特的魅力,并成为人际交往时的另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7.
周志鹃  邱蔚 《视听界》2006,(5):98-99
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来看,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的,83%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要精确地表达一个信息应该是7%的语言 38%的声音 55%的表情和动作等无声信息。而这与人体有关的表情、动作即为体态语,又称人体语言。电视最吸引受众的便是它的可视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节目主持人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符号,不仅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也利用自己的体态表情达意。“近取其神”重在眼神及笑容。在取中景、近景镜头时,最能抓住观众眼球的便是主持人的眼睛及笑容,这是最能传达人的情感信息的部位,主持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通过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被电视镜头放…  相似文献   

8.
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双通道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用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观众接受的所有信息都离不开镜头所提供的画面语言,同时也包括其他诸如声音、色彩、神态、表情等非语言符号所营造的氛围。电视新闻的传播魅力,除了在于对形象画面细节等语言符号的把握外,还可以通过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深化新闻报道主题,丰富新闻报道内涵,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非语言符号,是伴随着同期声讲话的神态、表情、动作、语气、语调,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构成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现代电视新闻中,除了语言、画面外,大量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调动了观众联想的能力,使信息在观众大脑中以不断流动的方式转换。如人物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及空间语言等,这些元素形成综合的多方位立体信息传播,使新闻画面信息饱满丰富,观众能够从非语言符号中体会到新闻背后丰富的信息内含。  相似文献   

9.
试论图书馆情报人员的体态语言马光华,王国红(西北大学图书馆)一、体态语言简介“体态语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新鲜的“语言”。图书情报部门常常提起“情报检索语言”、“规范化语言”、“文明礼貌语言”等行业语言,而“体态语言”却鲜为人知。但伴随着西方科技文化...  相似文献   

10.
周素兰 《大观周刊》2010,(37):176-176
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利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交流感情。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包括讲述语言和体态语言。讲述语言是体育教师上课时大量使用的语言。它应做到生动形象,新鲜活泼;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体态语言包括动作示范和手势。正确、优美的体态语言有助于体育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时骏 《新闻与写作》2001,(10):17-18
体态语是当代语言学家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那里借用过来的术语,是指能够表达思想、感情和传递信息的人体姿态、动作和表情的语言。如成语中的手舞足蹈、袖手旁观、促膝谈心;北京话中的打一巴掌揉三揉、睁一眼闭一眼、胳膊拧不过大腿等等。显然,体态语只是个比喻的说法。它并不是“形声”意义上的语言,而是通过视觉感受到的,具有表惰、达意、传神、暗示、指代以及传播信息等功能的“无声语言”。由于体态语跟口头语言之间存在一种水乳交融,虚实互补的关系,语言学巾又称之为副语言。 那末,体态语言在新闻语言中又占一个什么位置…  相似文献   

12.
脸文化与图书馆美学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益 《图书馆》2007,(1):69-72,75
人的体态语言是一种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脸部表情语言是体态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因其特有的特征而形成它独有的“脸文化”。至于脸文化的作用,具有代表性的脸文化的表现形式,图书馆员文明服务表情造型,微笑服务意识的培养,服务美学与美学服务的关系,以及服务美学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等等,旨在于把图书馆的服务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采访作为新闻传播的基础环节,任何新闻稿件的撰写,均离不开采访工作的参与。而作为采访一线者而言,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强化,能够在获取采访对象认可度的同时,推进采访质量、采访信息量的提升。本文首先对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进行分析,其次阐述电视新闻采访应遵循的原则,最后探究电视新闻采访中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颦一笑,一蹙一展,所表露出来的思想和情感都会真实客观地展现给电视观众,它们不同于人们的一般日常动作,而是用表情、动作和体姿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达意,这种"人体语言"、"行业语言"都是非有声语言符号,就是所谓的体态语言.  相似文献   

15.
刘力军 《新闻传播》2006,(12):62-63,6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载体。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是构成人类语言的三种形态,广播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主耍使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因此,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与受众的沟通。影响着节目的进程、质量和品位,影响着传播效果。主持人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把握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对主持人来说至关重要。主持人语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李佳 《视听界》2011,(5):113-113
非语言交际包括四个手段: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运用好“非语言表达”,有助于表情达意和更好地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报纸的一张脸,在传媒语言飞速进化、表情越来越生动的当代.军报的表情似乎依然有些僵硬,那些本可以活跃起来的表情肌还是懒得一动。  相似文献   

18.
何莉 《大观周刊》2011,(52):218-218
体态语言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笔者阐述了体态语言与体育教学的概念和关系及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注重体态语言优化读者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态语言是人际交往中实现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读者工作中,注重自身的体态语言,实现与读者的交流和沟通;注重读者的体态语言。即时掌握读者反馈的信息,优化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各类平面广告中,“视觉语言”非常重要。它是广告创意的载体,是渲染主题的表现形式,是赢得受众的重要手段。是广告成功的台柱子。 一则“视觉语言”非常精彩的广告,可以不用广告语,不用任何注释和说明就可以准确地表情达意,让受众“于无声处听惊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