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外国学生汉语成语的习得偏误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形式偏误、语义偏误、句法偏误和语用偏误等四种类型;成语的教学在讲解上要注意突出重点,在练习上要侧重识记性练习的补充和交际性练习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中介语中的词语偏误包括词语构造的偏误和词语使用上的偏误。留学生在习得目的语时生成了目的语中不存在的词语,这是词汇偏误的一种重要类型,即词语构造上的偏误。本文基于自建越南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这部分合成词进行分析,与汉语中仿词构词及成语活用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语料库偏误研究现状的描述及对新疆少数民族习得汉语语料库中偏误现象的分析研究,发现语料库中偏误现象的普遍性,阐明了偏误研究的价值:从理论上说,可以发现学习者语言习得的规律并深化我们对偏误的认识;从实践上说,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避免偏误,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4.
声调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这篇文章对韩国小学生在学习声调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析,认为偏误主要出现在阳平和上声两个调类上,这与韩语语音上的特点有关。文章在偏误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韩语和小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教学上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前人对外汉语离合词的偏误研究成果上,通过离合词的两种扩展形式分析了以英语为母语留学生习得汉语离合词的偏误以及其原因。此外,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分析了留学生使用离合词带宾语的偏误情况,并针对这些偏误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第二语言习得中,教师会经常发现第二语言习得者难免会出现语法上的错误.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而它往往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并使得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难以取得成效.本文就从偏误是什么出发,以比什凯克总统干部管理学院孔子课堂为例,针对汉语初级学习者在汉语课堂上的偏误,了解偏误分析对汉语教学的意义、偏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待偏误.  相似文献   

7.
回顾近年来趋向补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情况发现,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和习得顺序研究两个方面。学习者学习趋向补语时的主要偏误为结构偏误和语义偏误。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语言迁移、规则泛化和学习策略等方面。学者们还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国内关于趋向补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无论在研究内容上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进一步拓展和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偏误分析要考虑不同的学习对象,学习对象不同,表现出来的偏误也不太一样。越南留学生"了"字句习得有遗漏偏误和误加偏误两类,习得的情况为:(1)初级阶段对"了2"的掌握比"了1"要好;(2)中级阶段是最模糊的阶段;(3)中级阶段以后,后期的偏误主要出现在"了1"上。母语的迁移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上上联读汉语双音节的音变读音是墨西哥汉语习得者习得汉语语音的一个难点,为找出墨西哥汉语习得者上上联读双音节变调的偏误规律,对比分析男女两名汉族人与四名墨西哥汉语习得者的19组上上联读汉语双音节的发音声学数据,发现墨西哥汉语习得者上上联读汉语双音节的音变读音前一音节的正确率共占上上联读总音节数的68.42%,后一音节的错误率占总音节数的11.84%,偏误率88.16%,根据后一音节的偏误类型上的比例,列出了如下偏误类型降级序列:调域偏误(起点、拐点、终点偏低〉起点、拐点、终点偏高)〉调型偏误(拐点偏高〉终点略低)。  相似文献   

10.
运用听辨法,对塔吉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初级水平进行了16种调型组合的32组词语的研究,从易错调型组合及偏误类型、易错调型及偏误调型、各调型难度顺序、各调型在两字调中前后不同位置上的偏误区别等方面,考察塔吉克斯坦汉语初级水平的留学生两字调的声调偏误情况,并针对这些偏误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非日韩学习者偏误汉字的具体描述,发现偏误描述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偏误名称的命名和偏误名称与偏误现象的对应关系上。主要原因:汉字本体研究滞后;研究者缺乏利用相关信息辅助描述偏误的意识;研究者没有厘清个别偏误名称的内涵与外延;研究者缺乏对鉴别偏误的重视。为了能更客观准确地描述偏误,文章主张,加强汉字本体研究,充分借鉴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字本体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学习者信息和语料信息辅助描述偏误;重新界定偏误名称的内涵与外延,统一偏误名称;重视鉴别偏误,减少不必要的归类错误;遵循描述程序,降低偏误描述的主观随意性。  相似文献   

12.
西班牙语属于印欧语系,语法上跟汉语差异较大。这些差异容易引发母语西班牙语者学习汉语时出现语法偏误。文章对西班牙语学生的一些常见语法偏误进行分析,通过汉西语法对比找出偏误的原因,并探讨偏误与难度等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比较韩国留学生作文与汉语本族语者语料就“一样“句及“不一样“句的使用,发现中介语中“不一样“句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本族语者语料.初、中、高级各阶段的主要偏误有相同点也有阶段性.从偏误率上看,初级的偏误率最高,中级的偏误率最低,高级的偏误率高于中级,可见即使到了高年级,在教学中还要重视语法的巩固,强调表达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个案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分析了美国学生汉语单音节声调中的时长、调域、调型和调值偏误;总结了其偏误声调时长较短、调域较窄以及阳平调和上声调易出现偏误的特征;分析和解释了造成其声调偏误的母语音调习惯干扰、发音机制制约、教材与教学策略影响、学习策略影响等原因;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非随机任意抽样法抽取语音训练约100小时左右的4名墨西哥汉语习得者,对其288个普通话单音节四声的发音进行声学分析。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显示,汉语语音训练约100小时左右的墨西哥汉语习得者的普通话四声偏误和错误的特点是:(1)在调域偏误上有如下降级序列:去声>阴平>阳平;(2)在调型偏误上有如下降级序列:阳平>上声;(3)调型偏误和调域偏误>调型错误。声学分析;调类;调型;调域;错误;偏误  相似文献   

16.
在近五年外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偏误分析和习得顺序两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偏误主要包括结构偏误和语义偏误,偏误产生原因主要有母语迁移、目的语迁移、教学和教材的因素等等。习得顺序研究主要是拟构了趋向补语考察项目的习得顺序,学者们还针对外国学生趋向补语习得情形提出了教学建议与对策。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无论在研究内容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进一步改善与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在近五年外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偏误分析和习得顺序两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偏误主要包括结构偏误和语义偏误,偏误产生原因主要有母语迁移、目的语迁移、教学和教材的因素等等。习得顺序研究主要是拟构了趋向补语考察项目的习得顺序,学者们还针对外国学生趋向补语习得情形提出了教学建议与对策。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无论在研究内容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进一步改善与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越南留学生在使用汉语"在"字方所短语时,常常出现句中位置上的偏误。文章采用抽样统计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越南留学生习得"在"字方所短语的句中位置偏误作了统计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种教学策略:(1)标记理论与"在"字方所短语的偏误教学策略;(2)汉越句法成分对比与"NP+VP+在+方所"结构的偏误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与维吾尔语语气词在用法上存在着较多的不对应,致使维吾尔族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气词时出现了多种偏误。本文在对偏误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偏误分析入手,对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偏误分析理论的观点做了简要综述,着重阐述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偏误的分类及其分类方法,并探讨了怎样正确认识和应对偏误的教学策略。鉴于偏误分析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指导作用,教师对学习者在口语交际中出现的偏误无疑要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并针对学习者所犯的不同偏误采取灵活的应对策略,从而促进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发展,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