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永生 《金秋科苑》2010,(12):28-28
东营市位于黄河最下游,当地水资源比较缺乏,属于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用水主要依赖黄河水,黄河来水量受季节影响大,年际来水量不均,对于东营市建设了大批平原水库,通过水库的调蓄作用,使供水与用水协调一致,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谈发展节水灌溉型高效生态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的保障水平,直接关心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目前,世界上的90个国家,40%的人口出现缺水,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09位,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东营市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按水资源总量计算,目前全市人均占有量为317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6%,每亩耕地平均占有量10.8%。由于近几年黄河断流时间逐年延长,黄河来水量有逐年递减趋势,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农业,近几年每年农田受…  相似文献   

3.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控制黄河上游、河龙区间和龙三区间三个洪水来源区,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来沙(悬沙)量的98%。入库站已积累了70多年的水文泥沙资料,建库后又积累了近50年的水库冲淤断面资料,还观测了7~8年的推移质输沙资料,集中体现了黄河多泥沙河流的特性。文章据此对黄河三门峡库区高含沙水流变化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陈永生 《金秋科苑》2010,(12):30-3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逐步的体现出来,同时国家力主发展节约型社会,积极推行节水型城市的创建,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一个关键问题。东营市位于黄河最下游,当地水资源比较缺乏,经济社会需水主要依赖于黄河水,节水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东营市各大灌区均已实施了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干渠都已衬砌,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渠道衬砌的结构型式进行研究,优化工程设计,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永生 《今日科苑》2010,(12):30-3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逐步的体现出来,同时国家力主发展节约型社会,积极推行节水型城市的创建,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一个关键问题。东营市位于黄河最下游,当地水资源比较缺乏,经济社会需水主要依赖于黄河水,节水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东营市各大灌区均已实施了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干渠都已衬砌,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渠道衬砌的结构型式进行研究,优化工程设计,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刘春龙 《今日科苑》2009,(12):148-148
东营市位于黄河的入海口,为改善城市生态,提升城市品位,东营市规划构建"九横十纵"的城市水网水系,打造"黄河水城"。本文重点介绍在"黄河水城"建设中采用的混凝土格种植香根草护岸、土工合成材料和沙石混凝土护岸和混凝土预制块护岸等三种符合东营市河道特点的新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
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水资源贫乏,流经东营市138KM的唯一可开发利用的客水资源—黄河水的科学利用与合理调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合理的调度、科学的使用黄河水资源,才能造福黄河三角洲这座新兴城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气候连续干旱,水库年来水量一直较少,加之工业及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加,因此造成蓄水量十分紧张。我厂二号机是结合弓长岭选矿厂用水来发电的,即重复利用方式发电。但发电用水量较选矿厂用水量相比,每天浪费水十万立方米左右。考虑到经济效益问题,我厂决定对二号机组进行技术改造,欲更换一台250KW机组来替代原630KW机组,以达到发电的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该文根据东营市经济发展特征、用水现状以及未来人口增长情况,研究了东营市各行业用水定额及需水预测方法,对东营市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居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此预测为近期(2010年)、中期(2020年)和远期(2030年)的需水量预测,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的需水量呈现稳定的趋势,其它产业需水量所占比例不断升高。预测成果为东营市今后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和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40年里,西藏的冰川失去了7%的冰,致使天然河道枯水期径流减少,丰水期与枯水期来水量差异加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灌溉期(枯水期3~5月)用水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灌区中蓄水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旁侧水库布置方案具有诸多优点,在山南地区江北灌区中布置较多,其全断面复合土工膜防渗方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其效益显著,值得研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引言水库调度是水库运行管理的中心环节,调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但水库调度是一个复杂的的决策问题。由于水库的来水量每年不同,一年内的来水过程也多种多样。水库的来水与需水之间存在着矛盾,为了解决供需矛盾.使水库的蓄水量利用达到最优.需对水库的水量进行优化调度。  相似文献   

12.
1 包头市可利用供水水源状况包头市区可利用的供水水源有 :地下水资源、水库水和黄河水。包头市及近郊范围内的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资源量为 1 .2 6× 1 0 8m3/a;水库可向城市提供 5× 1 0 4 m3/d,作为城市自来水公司季节性调节水源 ;目前包头市在黄河昭君坟段和磴口段取黄河水量为 1 .5 7× 1 0 8m3/a作为城市供水 (包括包钢用水 )。综合地下水和地表水 ,现包间市区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为 3× 1 0 8m3/a左右 (含 1× 1 0 8m3/a的农业用水 ,可作为城市供水资源量约为 2× 1 0 8m3/a左右 )。 1 996年城市总供水量为 2 .5 5× 1 0 8m3/a,地下水已…  相似文献   

13.
文章满拉、冲巴湖两座水库有限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目的,确保年楚河流域内"三县一区"(康马县、江孜县、白朗县、桑珠孜区)60多万亩农田、林草地的灌溉用水,充分发挥满拉、冲巴湖水库农牧业灌溉社会效益。从促进下游广大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和下游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水资源使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以满拉、冲巴湖水库联合调度为指导,编制满拉、冲巴湖水库2015年春灌期间供水计划。  相似文献   

14.
辛洪燕 《科技风》2014,(13):268-268
龙口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湾南岸,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586毫米,是一个近乎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资源性缺水,属水危机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愈加突出。现状水利资源条件下,提高水利工程的蓄水能力,成为解决水供需矛盾的主要措施之一。王屋水库作为龙口市唯一的1座大型水库,建成运行50多年来,在保障龙口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已成为全市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水源地。王屋水库具备蓄水增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条件,结合水库除险加固提高兴利水位进行增容,投资省效益高,能得到国家、省水库增容专项资金支持,功在当今,利在后世,极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正> 几年来,我国沿海海洋战线在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发展相当迅速,取得大量的科技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发展东营市海洋产业,就要善于引进和推广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海洋技术,努力促进海洋产业的科技进步。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亟待开发利用 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是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是我国京津塘经济区和山东半岛经济区的结合部,也是我国重要的石  相似文献   

16.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古老华夏文明,在入海口冲击形成了近代的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地处黄河入海地域,因黄河泥沙堆积而成的沿海盐碱地面积广阔,但由于缺少适宜的水产经济物种养殖,大面积的盐碱地或池塘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相似文献   

17.
黄河鱼汤     
<正>黄河入海口淤积区绿浪波伏的芦苇荡中有一条黄河故道,至今漾着条状的岁月波澜。它的行政位置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那里仍有一座黄河故道大桥。我初次去时就见撒网人向着河滩收网,网的是波光里的夕阳。就在黄河故道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库在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水库为人们提供日常所需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为灌溉、养殖提供水源,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目前我国各类小型水库均存在大量的病险水库。这不但影响水库性能的发挥,还严重危害着水库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目前的形势看,这些病险水库已经成为我国防洪系统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除险加固工作已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措施进行了探析,希望对同类型工程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在黄河入海口的渤海之滨,闪烁着一颗新的明珠,这就是新兴的石油工业城市——东营市。东营市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繁荣技术市场,促进地企结合,作为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战略举措,加速了农业产业化、工业集体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已成为山东省两个跨世纪  相似文献   

20.
根据延吉市五道水库近10年来供用水情况,以设计保证率为75%入库水量与用水为分析对象,采用三个月滑动应供水量确定水库旱限水位,同时考虑水库冬季封冻影响,经综合分析确定在保证安全供水前提下水库旱限水位为317.60m,为五道水库合理地制定供水调度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