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于都  胡舜文 《军事记者》2005,(10):12-14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深入开展了抵制新闻低俗之风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有一些媒体陷于低俗泥潭难以自拔,巧打低俗“擦边球”以遮人耳目.新闻娱乐化就是其中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些媒体把贴近受众与媚俗的“娱乐化”等同起来,将新闻娱乐化当作争夺受众的新法宝,视为取胜市场的灵丹妙药。报纸纷纷争“软”,电视竞相比乐,电台抢着搞笑……新闻娱乐化,  相似文献   

2.
抵制低俗之风 提高报道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贤良 《今传媒》2004,(4):29-31
低俗之风被认为是当前新闻报道中的四大公害之一。抵制低俗之风,提高报道品位和公信力,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保民 《新闻窗》2006,(1):44-45
低俗,是媒体为了抓住受众而不惜迎合某种低级趣味。迎合一些不文明、不健康、落后愚昧的东西。低俗之风,是新闻战线消极腐败现象的一种表现。是新闻界的“四大公害”之一。在前两年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对低俗的报道、庸俗的宣传较多地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作为整顿新闻队伍、净化新闻市场的主要内容之一,取得显著成效,但那些低裕的东西,那些宣传色情、凶杀、暴力等格调低下的报道和节目。至今远未绝迹。抵制低俗,远离低俗,崇尚文明,倡导健康高尚的情趣,仍然是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继续努力的目标和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新闻知识》2004,(8):71-72
陕西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召开研讨会正确报道社会新闻坚决抵制低俗之风 近日,陕西省委宣传部,省记协联合召开“正确报道社会新闻、坚决抵制低俗之风”研讨会。陕西日报、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等多家媒体参加了研讨。 研讨会上,各新闻媒体就“积极探索党报社会新闻的有效途径”、“文化传媒的认知和执行”、“弘扬正气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娱乐节目重在引导而非迎合”等专题作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社会新闻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又是媒体竞争的主要武器,搞好社会新闻报道,可以使媒体的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在新闻从业人员中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宣部、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反映出业内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普遍存在,被社会舆论斥之为“四大公害”。  相似文献   

6.
刘洁 《新闻前哨》2010,(10):26-27
"三俗"之风并非始于今日,已成为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文化界的顽症,新闻界一直在同低俗、庸俗、媚俗作斗争,做了很多工作,学界也从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但是,低俗、庸俗和媚俗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普遍根治,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什么“三俗”并非如我们想象的能做到手到病除呢?因为它的确是个难症。“三俗”之风的成因非常复杂。涉及到民族文化、管理制度、新闻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7.
2003年,新闻战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抵制低俗之风是此项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站的低俗之风曾一度收敛。2004年,中央有关部门采取打击淫秽色情专项行动,网络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净化。不过,始终有一些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有意无意地在网络上传播一些低俗内容。这些低俗内容,不同于色情淫秽,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  相似文献   

8.
我们不得不承认.近几年来.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竞争的愈演愈烈,一些媒体为了抢发新闻。争取读者,已放弃对新闻真实性进行思考和甄别的责任。这一点在娱乐新闻上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明星的绯闻、丑闻的“妙作”上,而且已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程度。为此中国记协呼吁要提高娱乐报道的格调,从中央到地方的42家媒体也表示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文化娱乐报道的低俗风。  相似文献   

9.
低低俗新闻与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不良广告,被称为新闻界的"四大毒瘤"或"四大公害".目前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和不良广告经过治理已有所收敛,但低俗新闻却有上升势头.过去媒体的低俗还仅仅局限在对娱乐圈的报道上,现在已波及到各类社会新闻,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鄂东晚报认真开展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反对新闻低俗之风,抵制和杜绝虚假新闻的意识已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他们充分发挥晚报特点和优势,关注民生,倾听民声,反映民情,积极稳妥地开展舆论监督,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广大市民和读者的认可,提高了晚报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一、努力提高新闻品质,防止和杜绝虚假新闻 一是实行新闻采编和广告经营活动严格分开。新闻采编人员不再承担广告创收任务,这样就从制度上杜绝了过  相似文献   

11.
李尧鹏 《新闻记者》2005,(12):47-47
当前.低俗新闻、违法违规广告泛滥等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些问题不仅误导了受众.也损害了媒体形象。反思这一现象,让我们不禁想起“五四”前后蔡元培先生对中国新闻界的忠告。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新闻宣传中出现的改革、创新和贴近的清新之风,对于提高宣传质量,培育新闻队伍,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应看到,近年来,在新闻宣传中也刮起一股低俗之风,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当前正在新闻战线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把低俗之风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解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低俗之风被称作是新闻界的“四项公害”,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极其复杂的,但从根本上说.部分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缺失,是其中无法回避的首要因素。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治理“四项公害”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见解。  相似文献   

14.
刘慧 《新闻实践》2011,(4):56-56
近期对文化产品中的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媒体和社会再次掀起了抵制热潮。但是,不少媒体和人士并未停止对低俗内容的报道和传播,甚至一边痛批某人表演低俗、不堪入目,一边详细介绍其星座血型乃至泳装艳照。面对“三俗”之风,社会一时形成了“一边狠打,一边追捧”的怪现状。  相似文献   

15.
目前.极少数媒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了所谓“吸引眼球”、“扩大卖点”而追低逐俗。大肆炒作明星隐私绯闻,渲染色情暴力,编造虚假新闻,亵渎先贤经典,迎合低级趣味。这种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而且贻害人民,误导公众。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采取有力措施,抵制低俗之风。  相似文献   

16.
新闻记者是记录时代风云的社会活动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近些年来新闻界却出现了有偿新闻屡禁不止、虚假报道时有发生、低俗之风滋长蔓延等不良倾向,在人民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自去年底新闻界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大众传媒从业人员经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等方面都得  相似文献   

17.
低俗新闻与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不良广告,被称为新闻界的"四大毒瘤"或"四大公害".过去媒体的低俗还仅仅局限在对娱乐圈的报道,现在已波及到各类社会新闻,抛开有偿新闻和不良广告暂且不说,目前虚假新闻、低俗新闻让人如鲠在喉,忍不住要问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岭南新闻探索》2006,(1):63-64
近年来.广州人民广播电台积极按照中宣部关于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的要求,认真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有效的杜绝“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这“四害”,为净化节目的版面.纯洁广播的天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19.
2004年4月,我国新闻出版界全面启动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这项活动迄今已取得明显成效,低俗之风受到打击,有所收敛。但低俗之风并未消失,并不时冒出来作怪。现将近期低俗之风种种表现列出,以警示媒体、读留意。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新闻职业道德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新闻界关于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尤其是近年来,由于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等新闻行业作风问题层出不穷,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成为我国新闻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