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历史题材小说高于历史的重要途径,就是开拓广间的历史和审美空间,强化审美效果。《曾国藩》的历史时空十分广网。就地理空间而论、涉及了两湖四广、河南河北、江皖浙闽等除台湾、西藏.内蒙少数边沿省份外的几乎整个中国大陆;就人文空间而论,概括了当时存在于中国的五大矛盾,即太平天国代表的广大农民与四四政府代表的地主阶级的矛盾、中华民族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矛盾、港民族与汉民族的矛盾、封建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派系的矛盾、清朝皇室与地方官员的矛盾,像及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繁育、思想.乃至包筑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石鲁处于20世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其艺术思想始终纠缠在外在与内在的激烈矛盾斗争之中,显得十分复杂。要准确把握石鲁的艺术思想脉络.必须紧紧抓住两条线索:一是20世纪中国民族艺术传统与西方艺术的矛盾关系;二是20世纪中后期学术、艺术与政治的矛盾关系。前者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后者是上层建筑中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问题。根据石鲁在不同时期对待两对关系的思想主张的不同,可将其艺术思想的变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是与当时社会背景紧密联系的.也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有一个完整的产生、发展、消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八五三年三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后,即改南京为天京。并在此定都,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此后,太平天国政权与清朝政权南北对峙达十年之久。其间太平天国政权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商业政策和措施,对当时中国的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太平天国的商业政策应如何评价,史学界褒贬不一。本文试图将太平天国的商业政策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同清朝政府的商业政策进行对比考察,以期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略论独立战争时期美国政治思想的特点李景旺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是当时美国社会现实的反映,它随着社会矛盾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而发展。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具有与当时欧洲各国所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所以这一时期的美国政治思想就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洪仁Gan与西方传教士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化取向,作为拜上帝教的最初信徒和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第二号领袖人物的洪仁Gan对西方传教士的关系是不大相同的。洪仁Gan与西方传教士的关系是太平天国外交关系的晴雨表。拜上帝教与正统基督教的争论和矛盾既是化方面的冲突,更是政治方面的抗衡。  相似文献   

6.
一、太平天国革命前夜的土地问题在清朝初期,由于人口大量减少和赋税相对减轻,同时也由于清王朝实行「更名田」和鼓励人民开荒等缓和社会矛盾和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因此小自耕农曾一度增加不少。但是,就在号称「鼎盛」的熙乾时代,土地问题已经日益严重起来,这就是封建统治产生危机的基础,也是当时社会各阶层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石达开留在广西宜州北山的诗碑,不仅真实地表达了太平天国崇拜上帝、灭佛反孔的思想主张,而且反映了石达开“一统太平”的雄心,以及不得不从天京出走的矛盾心态。诗作表明,太平天国虽是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但也只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石达开则是一个有着历史局限性的悲剧式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洪秀全的早期作及太平天国革命的社会实践,认为洪秀全的思想中没有真正的近代平等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太平天国广大军民也没有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洪秀全仍然沿袭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制度那一套。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起义,由于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所以遇到了如何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打交道的新课题,然而太平天国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并不成功,他们缺少对国际社会的认知,外交策略混乱又矛盾,他们虽有反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意识,但有时又会把西方人幻想成洋兄弟,同时又有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思想。这三种矛盾的心态导致了太平天国在外交上的失败和其在国际干涉下的覆灭。  相似文献   

10.
夏目漱石的作品《那以后》故事情节的矛盾有:(1)平岗与三千代的婚姻矛盾;(2)长井代助与家庭的对抗;(3)代助与平岗的情敌矛盾。这些矛盾隐藏在日本社会状态中,表现为传统思想与追求纯粹爱情的斗争。夏目漱石在《那以后》中运用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反映明治末期日本社会的阴暗气氛及由封建危机引发的种种社会矛盾,并对当时日本的民族心理进行无情的揭露和鞭挞。本文从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角度,分析探索明治末年的日本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主张并重视妇女教育,在客观上对解放妇女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并非是太平天国男女平等思想的体现,更不是解放妇女的一种自觉的主观措施。从太平天国妇女教育的目的、内容和用途来看,它只是太平天国宗教思想的一种体现,反映出客家妇女教育的遗风,没有摆脱传统封建女子教育的范畴,本质上仍是封建传统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西方学者从事客家与太平天国研究的早期阶段。他们从探询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及力量来源问题起步,进而肯定太平天国运动是客家的“民族革命”,再进而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体力量客家人置于人类学研究视野之内予以探究,既促进了西方人类学的发展,又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的客家与太平天国研究以及汉族客家民系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太平天国,它尊崇“拜上帝教”。此教与基督教颇为相似,而且传教士艾约瑟与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歼交往甚深,故而,艾约瑟坚信,太平天国会转信基督教,基督教最终会征服整个中国。拜上帝教是为太平天国能够正常存在而服务的,与艾约瑟所宣扬的基督教信仰存在着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研究中关于妇女政策的性质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是一场妇女解放运动;不是一场妇女解放运动。近年来后者占了上风,而且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发掘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太平天国的女子教育较清末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它的局限性证明它不是一场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对上帝形象的创造与基督教上帝纯灵说有着天壤之别。太平天国创造的上帝具有人类的相貌和性格,是人格化的神灵。太平天国领导人心中的上帝形象,是来源于洪秀全的异梦、受到《劝世良言》的启示并融入了民间宗教的成分再加上他们的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复合体。太平天国依靠上帝的形象动员民众、加强管理、调适领导集团内部的关系,无疑有助于太平天国的发展。同时,太平天国领导人也凭藉上帝的权威来谋求自己的利益,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时期的周庄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庄镇以陶煦家族为核心,组织团练与太平天国对抗,又由费秀元出面,接受太平天国的封号,实行骑墙的“两边办”,两面三刀,纵横捭阖,但其根本立场始终是站在清朝政府一边的。周庄有关人员对太平天国进行颠覆活动,充当清军的乡导,为清军办理后勤,给太平天国造成重大损失。可以说,陶煦之类地方势力的存在,是太平天国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的妇女服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平天国的服饰,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氛围的影响,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文化特点。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还没有对太平天国妇女服饰进行过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妇女服饰作为服饰中最丰富多彩的一页,能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出太平天国独有的风格,直接生动地反映出太平天国固有的思想内涵、政治色彩、宗教信仰和文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吴善中教授等编著的《太平天国史学述论》于2013年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太平天国史学述论》按史学史的基本理路,对新中国成立后太平天国研究作了阶段性或专题性的述评,较全面地反映了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总结性著作,既可以作为历史系研究生的太平天国史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太平天国史研究者的重要工具书.  相似文献   

19.
论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平天国政权不能笼统地定为“农民政权”或“封建政权”。1853年定都南京前,太平天国颁布了反映农民阶级愿望的纲领性文件,并把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清王朝,作为惟一的斗争目标,此时它属于农民政权。定都南京后,太平天国将对清的矛头转向内部,为巩固与争夺最高领导权而相互残杀,个人与宗族利益至上,它转变为洪秀全家族的封建政权。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妇女参军作战和从事军事防御工作,展现了太平女军的风采,为太平天国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女军建制全,规模大,数量多,为世罕见。从女军的来源,参军的原因看,太平天国主张妇女参军作战,还只是战争条件下的一种客观需要;是为了解决广大妇女、儿童随军的需要;是太平天国“别男行女行”政策的必然结果;是解决太平军兵力少,不够用的需要;是广西客家妇女尚武习俗在天国中的一种自然延续和反映;广大妇女还只是作为“宗教战士”参军作战,根本谈不上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