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意义]从国家安全观视角,不仅能考察美国数据隐私保护框架的顶层设计,也能充分、全面、立体地揭示出美国数据隐私保护制度的整体趋势与优劣,为我国跨境数字贸易流通有效安全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与内容分析法,对美国新型国家安全观的基本构成与特点、数据隐私立法演化历程及其数据隐私框架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美国新型国家安全观下的数据隐私保护以数字经济优先发展为前提;其数据隐私整体框架,由国内和跨境数据保护与流动规则两个部分组成;美国数据隐私保护统一立法、跨境数据流动监管与治理现代化立法成为趋势;美国主导的同盟国跨境数据流动圈的形成,成为逆全球化的数据贸易壁垒;构建“共同价值观下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鄢闻 《情报探索》2023,(1):16-21
[目的/意义]探讨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政策体系的侧重点与不足,为优化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中央政府出台的27份健康医疗大数据政策文本展开研究,以政策工具理论为基础,构建政策工具X维度、政策目标Y维度二维政策分析框架,梳理我国现有的健康医疗大数据政策现状。[结果/结论]政策工具维度,供给面与环境面政策工具应用比例较大,需求面政策工具应用相对较少;政策目标维度,加强数据保障、深化数据应用类政策较多,夯实数据基础及推动数据服务类政策偏少。政府应强化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注重各个政策目标间政策工具使用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从生命周期视角归纳科学数据安全分级管理实践,为我国科学数据的分级管理和安全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将科学数据的生命周期分为数据获取、数据存储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发布与共享、数据销毁5个阶段,调研国外科学数据管理平台与高校在各阶段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数据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从制度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技术设施层构建分级管理框架。[结果/结论]科学数据的分级大多基于数据的敏感性和风险性,并据此设定数据的访问规则和操作规范等管理措施;在数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通常从物理、技术和管理3方面保障各等级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赵龙文  邹莹莹 《现代情报》2019,39(7):102-108
[目的/意义]针对专利服务存在的问题,构建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创新专利服务体系,有助于提升专利服务质量,实现多方获益。[方法/过程]梳理了专利服务的内容和目的,基于专利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大数据、共享开放和价值挖掘角度出发构建新型的服务体系,重新定义新体系下各参与者的工作职能,针对体系构建难点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结论]基于专利服务参与主体不同需求与特点,制定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商业机构共享合作为辅的专利服务体系能使多方获益,为开展大数据浪潮下的新型专利服务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enerated Content, AIGC)的快速发展给智慧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AIGC驱动的智慧图书馆体系框架、转型路径和面临的关键问题,为推进AIGC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深入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方法/过程]立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环境下传统智慧图书馆的变革与发展,从基础设施层、算法支撑层、数据资源层、业务功能层和服务应用层5个部分构建融合AIGC技术的智慧图书馆体系框架,进而从转型目标制定、服务体系重构、技术设备升级、内容矩阵建设和应用生态拓展等方面提出转型实现路径;针对AIGC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智慧图书馆迭代创新中面临的主要挑战。[结果/结论]通过深入分析AIGC驱动的智慧图书馆转型框架、路径与挑战,为数智化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转型升级与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储节旺  夏莉 《现代情报》2021,40(10):34-42
[目的/意义] 通过构建数据生命周期模型,进一步构建科学数据管理体系,为我国科学数据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过程] 在总结科学数据特征和分析当前存在挑战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总结科学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结果/结论] 构建科学数据管理体系,结合实际提出3点对策:科学数据管理的政策细分、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的阶段性规划和明确责任主体的数据素养与责任。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的组成部分,随着数据科学研究的兴起,高校科学数据安全的政策研究有待深入。[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对美国U.S.News前50名大学的科学数据管理内容进行分析,从“涉及对象”“保护方法”和“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等角度梳理政策重点和空白点。基于科学数据生命周期,从“制度层”“基础设施层”“数据素养层”和“实施层”四个主要层次,构建了高校科学数据安全的内容框架,并分别讨论了科学数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与科学数据安全相关的各个主体的职责。[结果/结论]高校科学数据安全内容贯穿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相关主体包括制度层、基础设施层、数据素养层、执行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究我国现有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文本的内容指向、任务重点以及存在的特点与不足。[方法/过程]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力度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对我国颁布的政府数据开放相关政策进行内容分析。[结果/结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存在以下问题:政策目标分配不均匀,缺乏协同性;政策工具结构失衡,缺乏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整体政策力度偏弱等。因此,仍需从提高政策目标协同性、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完善政策顶层设计等方面完善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李瀛  杨芮 《情报杂志》2023,(1):152-157
[研究目的]构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管理框架,旨在为政府部门数据隐私管理提供思路,提高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保护水平。[研究方法]探讨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所面临的隐私保护困境,通过对发达国家隐私管理框架的梳理与分析并结合我国开放数据实践,构建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管理框架。[研究结论]从制度创新、隐私科技和隐私管理实践3个方面出发构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管理框架,分别讨论了每个环节的核心管理要素、流程及工作要点,为政府部门系统地开展隐私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齐艳红  徐丽辉 《现代情报》2009,29(1):134-143
[目的/意义] 对当前中外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运行方式及保障机制的实证对比研究,有助于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建设与发展。[方法/过程] 以各国Data.Gov平台数据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数据层、平台层、管理层3个层面,分析各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整合与利用机制、开放与协作机制及管理与评估机制的现状。[结果/结论] 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快完成各省市试点工作,早日建成基于CKAN的国家级Data.gov专业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1.
徐蕾  李庆  肖相泽 《现代情报》2018,38(6):157-164
[目的/意义]本文在已有的关于大数据政策研究基础上,分析当前国内的大数据政策的关注焦点与不足,为后续的政策创新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以9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出台的政策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扎根理论、词频分析和政策力度测量方法,确立政策关键词的权重,借鉴Ochiia系数得出关键词共词矩阵,利用可视化分析工具获取共词网络。并综合运用度中心性研究、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网络的结点特征与网络结构。[结果/结论]发现现阶段我国大数据试验区政策重点关注金融财税对大数据发展的支持、大数据产业的集聚发展、基本的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发展应用等方面。对于产业引导基金、核心企业培育、大数据的深层次应用以及外部技术的引进等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2.
科技情报大数据业务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机遇,针对情报服务领域大数据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方法/过程]该论文结合信息技术领域的虚拟化技术、云平台技术、高性能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科技情报大数据业务平台架构,详细阐述了硬件层、虚拟层、支撑层和业务层主要功能和所需技术;并对大数据处理首要任务存储进行了探索,搭建了基于hadoop和hbase的大数据存储平台。[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大数据情报业务平台从整体架构进行了设计,并实现了存储模块,下一步实现分析和可视化部门,可以为情报的收集和处理提供大数据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从多个源头捕获海量数据成为可能,大数据作为新型资产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元素。目前学术界对于大数据如何影响现有的创新管理理论和企业的创新管理实践并未做系统性论述。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结合大数据的特征,从大数据对企业创新模式、创新参与主体、创新战略以及创新组织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认为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创新管理将呈现迭代创新、平台战略、海量用户参与的趋势。文章提出了大数据对创新管理范式影响的概念框架,为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创新实践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盐湖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中国盐湖产业大数据平台,形成数据共享与分析决策体系,实现中国盐湖产业数据链全覆盖,辅助科学决策。从盐湖产业生态链闭环角度整合九大数据资源,展开中国盐湖产业大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施,打造了基础设施层、数据中心层和平台应用层3个层次的总体架构,并针对盐湖产业数据中心和平台功能建设过程中关键技术及问题难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平台提供了智能检索、统计分析、专题报告和知识产权导航等服务,为中国盐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是大数据环境下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重要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探讨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科技情报工作效能的影响,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与时代同行共进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从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整体影响出发,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超级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下我国科技情报工作思维、机制、模式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变革。[结果/结论]大数据改变情报工作思维、人工智能增强情报判断能力、移动互联网创新情报工作模式、传输和计算速度飞跃增进情报与决策联动关系;新技术革命既是一个提升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参谋""智囊"形象和地位的良好机遇,又是一次对情报战略预见、决策引领能力的严峻挑战,更是一场情报生产革新之战。  相似文献   

16.
陈一 《现代情报》2019,39(11):159-167
[目的/意义] 本文从实践及政策上,梳理了我国大数据交易中产权问题的管理进展,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大数据交易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 在实践上,从合法授权、权属流转、交易监管3个方面调查了我国典型大数据交易平台的产权管理现状;政策上,归纳了目前我国大数据发展政策中对数据交易产权的规定,并从政策工具视角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对大数据交易中的产权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大数据交易产权政策结构失衡,对实践的约束力也有待加强,需要加强产权的激励和资源配置作用,拉动大数据交易市场发展,同时国家层面出台相应法律政策予以规范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7.
陈美 《现代情报》2019,39(3):69-76
[目的/意义]本研究针对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面临的挑战,设计并构建基于CKAN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和改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对CKAN的应用及特征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CKAN具有的核心功能,探讨CKAN的元数据管理以及关联数据集的API发布,最后给出平台安装的步骤和策略。[结果/结论]充分发挥CKAN平台的核心功能、元数据管理以及关联数据集的API发布等方面的优势,结合Drupal等开源内容管理框架来构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才是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大数据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然而,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依旧是制约我国政务大数据整体发展水平提升重要瓶颈。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政务大数据,破解“数字鸿沟”难题亟待学界探究。[研究方法]将TOE框架与中国具体的治理情境相结合,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务大数据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省级政务大数据发展水平受到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次,共有7种实现省级政务大数据高水平发展的路径;根据主导因素的差异,7种发展路径可归纳为:黄牛型(组织驱动型)、脱兔型(技术驱动型)和雄狮型(技术-组织驱动型)三大发展模式。黄牛型和脱兔型应尽可能向雄狮型的发展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研究智能情报分析模式特点、发展方向及研究建设策略。[方法/过程]在分析神经网络、知识工程两类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支撑智能情报分析服务的大数据资源体系框架结构及建设原则,并分析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方法在情报分析中的单独应用与融合发展问题。[结果/结论]认为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是智能情报分析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而实现智能情报分析的关键,一是加强一次数据资源和二次数据资源建设,二是加强深度学习技术与知识图谱技术在科技情报分析中应用的研究,三是建立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相融合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素养是数据密集型时代科研人员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必备能力,国内对于科学数据素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尚处于初步发展和探索阶段。对我国科研人员科学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利于明确我国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目标与能力评价依据。[方法/过程]从科学数据素养能力研究着手,通过对国外科学数据素养研究文献的调研与综述,深入分析并提取能力要素,按照科学数据素养过程结构内涵进行聚类,确定科学数据生命周期各阶段应该具备的科学数据素养能力;针对我国不同学科领域科研人员的科学数据管理与利用行为进行调查访谈,研究我国科研人员科学数据素养能力特征。[结果/结论]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与基本架构,为我国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